作者:王子庫
一部《紅樓夢》,矗立了中外文學史里程上的一座高峰,寶黛釵三人的情感恩怨是非,蕩氣迴腸,令讀者唏噓惋惜,歎為觀止。
按書中白描,寶黛釵給讀者的大體印象:賈寶玉,紈絝子弟、乖張任性、風流倜儻;林黛玉,至情至性、蘭心蕙質、目下無塵;薛寶釵,容貌豐美、品格端方、行為豁達。
後人多腹誹,寶玉媽寶男,黛玉公主病,寶釵心機女。
而就黛玉和寶釵,世人多厚前者而薄後者,加之人云亦云,便先入為主地覺得寶釵城府深、心機重,“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然而,“假語村言、真事隱去”的曹公究竟欲將寶釵如何雕琢,筆者不敢妄加揣度,更不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箇中滋味,倘若將書中寶釵置於當今,其諸多知行卻便是中國傳統女性應當汲取、效仿之典範。
修身修心向上向前的逐夢者。
寶釵進京,有聘徵嬪妃、待選才人及贊善之初衷。欲達徵選之標準,須得內外兼修、品貌絕倫、蘭心蕙質,既要心動,又要行動。
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為人“隨分從時,容貌豐美”,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
腹有詩書氣自華,若非日積月累之修心、修為,難能“山中高士晶瑩雪”;若非向上向前之夢想,怎能會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之志向。若現實生活中,得遇此般女子,定會給人以奮進、勵志之警醒與鼓勵。
維護傳統傳承美德的踐行者。
寶黛之愛情,是向封建禮教抗爭和挑戰;釵玉之婚姻,是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遵從和踐行。今人之觀點、理念,追求美好、崇尚自由無可指責,多給以支援、鼓勵,然置於其時其事,卻是有悖三從四德。
寶釵之待選、女紅針黹、崇詩尚禮,以及孝順母親、維護薛蟠、規勸寶玉、和悅賈母、聽從王夫人、友睦姐妹、體恤下人等,樁樁件件都彰顯山中高士、停機之德、舉案齊眉,很好地傳承著傳統和美德。譬如於劉姥姥,多人多不屑、戲弄、瞧不起,特別是在四十回鳳姐出醜劉姥姥一環節,曹公生動描述再現了場景,人皆本性、姿態百出,即便是呆板如王夫人也無例外,獨獨未有寶釵之狀之貌,可見其賢淑一斑。
至於對長輩之從,對元妃之敬,對黛玉、湘雲之助,對寶玉之善,對鶯兒之情及小惠識大體對下人之意,無不顯其傳統、傳承蘊含之才德、賢德與美德。
秀外慧中才華拔萃的佼佼者。
論及才華與美貌,曹公名黛為飛燕瀟湘子、釵為楊妃蘅蕪君,可謂環肥燕瘦,五車八斗。至於二人,曹公從不吝嗇讚美與賞識。
筆者以為,若論詩風詞韻,黛玉涵詩仙之浪漫、飄逸、靈動,寶釵蘊詩聖之沉雄、渾厚、篤實,然不分伯仲、各具千秋。
大觀園詩社、吟詠,幾乎每一次都是二卿奪魁。林瀟湘魁奪菊花詩,是基於蘅蕪君之命題;薛蘅蕪諷和螃蟹詠,是熟諳世間人太陰毒。海棠詩社上,以海棠珍重芳姿、淡極更豔之質,以物及人、自證品行;在桃花詩社中,以柳絮萬縷千絲終不改、憑力上青雲之品,以小博大、胸懷大志,也暗合了寶釵之青雲之志、詠絮之才。
不僅僅於詩詞,甚至於雜書野史也多有涉獵。在畫術醫理、博聞強記、生意管家等方面,寶釵都可謂行家裡手、人中翹楚。在“時寶釵小惠全大體”中,一句“我替你們算出來了”,可見其瞭然於胸;對於責任者,分工明確、雜亂有章;同時,兼顧全域性,把園中責任者和旁觀者,都置身於整體運作中,均衡利益,規避了瓜田李下之嫌,於是“眾人都歡聲鼎沸”。實實在在一位突出區域性、統籌全域性、因地因人而宜之改革者、實幹家。
而對於讀書之認知,認為女孩子“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如此見地,怎不令人讚歎折服,豈若“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覓閒愁之無病呻吟讓人捧腹而詬病!
審時度勢知曉進退的智者。
一部《紅樓夢》,演繹了“千紅同窟、萬豔同杯”,記錄了榮辱興衰、悲歡離合,是一個時代的縮寫,是當時社會的影射。每一個人物走臺,都是在“演出這懷(悲)金悼玉的《紅樓夢》”,而曹大導演在製片中,同情、鍾情於寶釵,私人訂製了這位能夠審時度勢、面對現實、知曉進退的智慧型演員。
前文有敘,寶釵出場,冠以“聘徵嬪妃、待選才人及贊善”之身份,試想,以寶卿才貌,藉以元妃(後來封賜)之隱形委蛇,應該順理成章。可天不隨願,蟠兄為香菱而死馮淵,破滅了皇宮夢。
退而求次,便欲“金玉良姻”為“國舅夫人”。據實而言,此舉並無可厚非,作為“四大家族”紫薇舍人之後,修身、修心“山中高士”,修行、修為“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無論宮中嬪妃還是國戚夫人,都該是身價、門戶不負的。在修身養性中,寶釵可謂集儒釋道三位一體的。
以“金玉良姻”證佛家之因果,以“藏愚守拙”法道家之弗爭,以“青雲之志”行儒家之立世。因此,雖然“美中不足意難平”,卻也“舉案齊眉”了。至於金釧之投井,“失了腳掉下去的······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而三姐之落紅、湘蓮之剃度,寶釵“並不在意”,認為是“前生命定”,倒是應該酬謝辛辛苦苦的夥計們。
似是冷酷無情,其實是寶釵不戀過往、面向未來之豁達之舉,與其哭哭啼啼、哀哀怨怨,不如面對現實,珍惜當下,也契合了她“三位一體”之博學識、高站位、大格局之超然與客觀。
榮國府抄撿大觀園,寶釵審時度勢,避嫌避險,搬出蘅蕪苑,回到母親身邊,以退為進、在外而安,實在於人於己都是理性、兩全之舉。
玲瓏機敏知情知性的女孩。
寶釵不獨獨是人們眼中的女夫子,更是保持著天真無邪、玲瓏剔透的本性本真的女孩。在於黛玉“蘭言解疑癖”直言,也是個“淘氣的、夠個人纏的”小囡;看雜書時“他們是偷揹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揹著他們看”,古靈精怪。滴翠亭戲彩蝶,讓一個天真爛漫、純淨晶瑩的女孩香汗淋漓、嬌喘細細躍然紙上,展現了一幅動感十足、陽光明媚的純美畫面。
在面對寶玉時,也是“羞籠紅麝串”、笑掩“冷香丸”、多次“紅了臉”,顧及顏面、多多謙讓。在薛蟠面前,也是聽話、懂事、嫻雅的小妹妹。
就書中而言,金玉良姻一語成讖了,這從“可嘆停機德”“縱然是舉案齊眉”判詞中可略知一二。而其命運,致於賈府及寶玉這“好風”如何,都無奈於寶釵之從容不迫、獨善其身。書中“薛寶釵”“蘅蕪苑”“金項圈”“冷香丸”等都多次隱喻了寶釵的冷靜、剛毅與堅強,以其“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之毅力、處變不驚之定力、“淡極始知花更豔”之魅力、“山中高士”之能力、敢破敢立之魄力,必定會為自己和家庭撐起一片廣闊藍天。其雖然敗給了命運,輸在了時代,但一定會贏得自己,贏得未來。
零零散散、瑣瑣碎碎了這些,並未深諳、深究曹公《紅樓夢》(前八十回),所言皆望文生義、膚淺短視之語,敬請諸君勿怪勿笑!
【作者簡介】王子庫,男,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高階政工師。中國詩人作家網簽約詩人、終身會員。作品多有被多家紙刊及網媒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