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蘭州春節,
在鼓聲鞭炮聲中開始,以一場閱兵結束
春節記憶,是人們心中最為難忘的記憶之一。對春節的感受,實際上是個人心境的隱射與感悟。回家的路不同,身處的地域不同,春節的味道就不同。
那麼,一百多年前的蘭州春節,對一個外國人而言會是什麼味道呢?這位外國人名叫馬達漢。馬達漢是一位俄國探險家,實際上是有著特殊任務的騎兵軍官,也就是間諜。1906年夏,馬達漢從中亞進入中國新疆後,對新疆的南疆、北疆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於1907年12月間,進入河西走廊,一路東行,在1907年農曆臘月底,進入蘭州。他在蘭州停留一段時間後,經甘肅、陝西、河南、山西、內蒙古、河北抵達北京。長達兩年的考察中,馬達漢不僅記錄了詳盡的旅行日記,寫下了大量的考察報告,還拍攝了1370多幅照片。
進入蘭州的馬達漢,聽著街巷中喧天的鑼鼓,抵抗著流感的襲擊。在馬達漢的筆下蘭州人的春節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在濃濃的年味中,就讓我們走進一個外國人在蘭州的春節記憶。
在喀什葛爾,
袁道臺給他取了中國名字
對於馬達漢,蘭州人似乎不陌生。說到黃河鐵橋的老照片,就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馬達漢。一百多年前,這位聲名赫赫的探險家,路經蘭州,拍攝了一些珍貴的照片和考察資料,給我們記錄了百年前的蘭州細節。
說起馬達漢,就不能不說他的身份。馬達漢出生在芬蘭,是芬蘭瑞典族人。當時,芬蘭是沙皇俄國的一個藩屬,名為芬蘭大公國。這是後來馬達漢經歷撲朔迷離的原因。馬達漢畢業於沙皇俄國的一所著名的騎兵學校,曾任沙皇的侍衛官。
1906年開始的從中亞到北京的考察是他的第二次中國之行。第一次是在1905年,他作為一名沙皇近衛騎兵團的中校軍官,參加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1906年春,俄國總參謀長帕裡琴將軍召見他,計劃讓他參加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主持的從中亞到北京的考古。這也就是後來人們將馬達漢的考察歷程稱為“從裡海到太平洋的考察”的來歷。
這次考察馬達漢承擔的任務是沿中國的西北和北部邊疆蒐集軍事統計資料,要求他必須自行估測中國的國防能力,包括軍隊編制和軍事訓練等等。從這一方面,人們也能看出當時沙俄對中國西北的窺伺。其中有一個很突出的任務,尋找一條從中國喀什葛爾經過蘭州通往北京的道路。有人說,當時俄軍計劃把騎兵和擁有各種裝備的獨立軍團送往蘭州。同時,他還承擔著芬蘭一個學會的考察任務,在沿途考察民族風俗,蒐集古代文物。
為何會選中他擔任這一任務呢?至今依舊是個謎團。許多人認為,馬達漢的中國之行和他在日俄戰爭中的想法有關。在日俄戰爭時,馬達漢曾有騎馬穿越蒙古高原的想法,很多人都知道他的這種想法。是不是真與此有關,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不幸的是,他和伯希和的相處並不很好,他們的考察僅僅走了從安集延到喀什葛爾這一段就不得不分手。
1906年夏天,考察隊進入中國境內,馬達漢這個名字也閃亮登場了。馬達漢是他的中文名字,他從新疆入境,是辦理海關事務的袁道臺給他起的。馬達漢的俄文姓發音第一個音節是MA。這位袁道臺就按照中文姓氏取姓馬,馬達漢這個名字就是天馬行空抵達漢地的意思。實際上,在馬達漢之前,已經有多位俄國探險家進入中國了。
1907年12月間馬達漢進入甘肅境內,一路向東,開始考察。
蘭州春節,在鼓聲鞭炮聲中開始,以一場閱兵結束
進入河西走廊的馬達漢,很不幸運。在抵達蘭州前,他染上了流感,高燒不退。一路走走停停,總算在1907年臘月底進了蘭州城。
進蘭州城的馬達漢,濃濃的年味給他不同尋常的感受。在他的筆下,蘭州這個城市似乎有些與眾不同。
進城之前在黃河北,他站在岸邊的高地上,仔細地觀察了蘭州地形以及城牆防禦設施的分佈。在他眼中,黃河水是深色的,水勢洶湧。河對岸高山連綿,光禿禿的山崗上有一座尖角型的城堡(似乎是烽火臺)控制河谷的制高點。在山崗還有四座城堡,上有射擊孔和胸牆。
蘭州很熱鬧。他們穿過高大城樓後,來到黃河邊的渡口,因為修建鐵橋的緣故,浮橋已經拆除了,過河需要乘船,船工穿著紅藍相間的號服,操作船隻。他特別強調過河是免費的。
過河,進入城區,馬達漢就感受到了節日的氛圍。這讓他們十分新奇。按照推算,這天似乎是大年三十。第二天,就是中國人的春節。雖然同流感病毒作鬥爭,他還是親歷了蘭州的春節。
首先是震天響的鞭炮和鑼鼓。整個夜晚,幾乎被炮聲、鑼鼓聲所籠罩。他出門上街,看到了另一種景象,家家門上貼著紅紙春聯,門口還掛著燈籠,貼著花花綠綠的紙條,就連拉車的牲口也披戴著鮮豔的紙花和綢帶。有的車伕光著頭,吆喝著牲口,有的車前還有人騎馬開道,有的車側面坐著盛裝侍者。這似乎是拜年的人們。人們在街頭相互彎腰請安祝福新春。拜完年的客人們拱手向男主人告別,而女主人則不出門。這個節日要持續五六天時間。
當然,馬達漢的記述中還有社火隊。對遠道而來的馬達漢來說,社火隊是非常新奇的。那些社火隊(馬達漢稱之為樂隊)沿街行進,邊走邊敲打。前面有人舉著旗幟開道,跟在後面的樂隊則拼命吹奏,以至於吹奏者滿頭大汗。
正月十四放煙火,十六進行閱兵。閱兵典禮在中午舉行,故而婦女也出門觀看,地點在南城牆邊的一個操場裡,現場人潮湧動。眾多的馬車形成巷道,供人們通行。先進行的是社火隊表演,社火隊從各個不同角度入場,同時還有一條巨龍在蜿蜒舞動。
馬達漢特別關注閱兵,一營一營計程車兵走過,有看上去比較精悍的新軍,也有老式舊軍,還有旗營。最後則是兩隊騎兵。當陝甘總督的綠呢大轎走過佇列後,閱兵就結束了,春節也就過完了。
視角與眾不同,直言黃河鐵橋有些窄了
因為生病,馬達漢在蘭州停留的時間比較長,但考察並不深入。因而他的記述新鮮中透著好奇,但考察的重點,並不是過年的民俗,而是蘭州新政。
黃河鐵橋是蘭州地標性的橋樑。鐵橋也是清末新政的產物。有一張鐵橋修建時的照片,最為顯眼,那是黃河鐵橋的施工現場,一個巨大沉箱,周圍是上上下下忙碌的人們,低矮的房屋,忙碌的人群一覽無餘。這張照片就是馬達漢拍攝的。
馬達漢詳細瞭解了蘭州的眾多新政措施,特別關注道臺彭英甲。他記述,彭英甲是從瀋陽調來的。馬達漢認為,彭不吸鴉片,愛慕虛榮,雄心勃勃,尤其愛好工業,是甘肅新政改革推崇者。他還打探到甘肅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省裡的財富,計劃修建一條從西安到蘭州的鐵路。
在他記述中我們發現,清末甘肅新政的攤子鋪得很大,涉及到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似乎有點撒胡椒麵的感覺,存在不少問題,對於興建中的黃河鐵橋,馬達漢就敏銳地指出一點,鐵橋的橋面不夠寬。
除此之外,他還對蘭州人口、經濟做了全方位的調查。儘管他做這種調查的目的不純,但所保留的資訊卻值得人們好好研讀。當時,蘭州主要外貿支柱是水煙,綠煙外銷額100萬兩白銀,水煙外銷額25萬兩白銀。城裡有絲綢店30多家,當鋪18家,各種小店鋪60家,60多家藥房,書店有7家。因為路途上染了流感,發高燒,他一個月沒有寫日記。關於蘭州的情況,多是他病癒後描述的。
離開蘭州後,他去了青海,停留不久後,就繼續東行了。1908年的七八月份,抵達北京,在俄國使館起草了他的報告。馬達漢的整個行程達14000公里,沿途考察、瞭解各地民族、民俗,同時蒐集各類古代文物。他的考察重點是新疆,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可以這樣說,馬達漢利用芬蘭貴族和俄國派遣特使的雙重身份,在沿途考察時往往避開絲綢之路的主幹道,將觸角深入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區域,記錄當地的地形地貌,考察水文,瞭解部族關係。
如今我們翻閱他留下的為數不多的蘭州春節照片,這些百年前的圖片資料,讓我們似乎感受到百年前蘭州的那個春節就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