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隨著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的不斷取勝,蔣介石陷入了艱難的決策之中。他在川渝、海南島、臺灣島之間猶豫不決,面對失去解放戰場主動權的尷尬局面,國共內戰的大勢對國民黨內部形成了巨大的考驗。
在這個關鍵時刻,有一位國民黨內部的重要人物突然站出來,與大多數高層建議撤向川渝地區的觀點相悖,力主蔣介石應該撤往臺灣。這位高人正是李宗仁,他深知臺灣地勢險要,有利於進行最後的抵抗和保衛。李宗仁的堅定立場和深謀遠慮最終說服了蔣介石,使得國軍開始了跨越臺灣海峽的轉移。
與此同時,毛主席也在這一時刻收到了一封神秘信件。信中的人主張解放軍應該迅速奪取臺灣,以斷絕蔣介石的後路。這位神秘人正是彭德懷,他透過信函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對戰局的獨到見解。彭德懷認為,奪取臺灣可以在國共內戰中迅速打破僵局,扭轉整個戰局。毛主席對彭德懷的建議頗為重視,最終決定支援解放軍奪取臺灣的計劃。
這兩位關鍵人物的決策和建議,不僅影響了國共內戰的最終走向,也奠定了臺灣在後來歷史程序中的特殊地位。
1949年初,隨著國共內戰的失勢,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面臨重大的決策。在一場緊急會議上,三個方案浮出水面,分別是撤往西南的西昌,堅守東南的海南島,以及由一位不同尋常的人提出的撤守臺灣。
這位不同尋常的人就是張其昀,一位史地學家出身的文人。張其昀在國民黨內部地位卓越,成為蔣介石的重要謀士。他的建議引起了眾多議員的質疑,但他卻以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解釋著他的選擇。
張其昀詳細陳述了撤守臺灣的五項“天時地利”:首先,臺灣海峽的阻隔為國民黨提供了堅不可摧的屏障,保衛臺灣的難度遠高於其他方案。其次,臺灣的氣候和豐富的物產使得島上可以自給自足,為持久抵抗提供了條件。
第三,日軍統治下的臺灣留下了相對完善的交通和工業設施,有助於國民黨迅速發展經濟和軍事實力。第四,臺灣地處於太平洋,不僅能夠向東抵禦解放軍,還能得到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支援。最後,相對較少的共產黨員和良好的交通基礎,使得國民黨有能力在臺灣鎮壓任何潛在的動盪。
蔣介石深思熟慮後,接受了張其昀的建議,決定撤守臺灣。這一決策成為國共內戰後期的關鍵之舉,也是臺灣歷史的分水嶺。除了張其昀,還有另外一個高人也曾提出過,他就是楊傑。
楊傑早年曾遠赴日本求學,結識了日後的國共主席蔣介石。他的加入同盟會是為了響應孫中山的革命呼聲,懷揣救國理想踏上了複雜而曲折的征程。
辛亥革命爆發後,楊傑迅速回國投入革命大潮,憑藉在日本的軍事學習和過人的軍事才能,很快在滬軍中嶄露頭角,晉升為團長。北洋政府的混亂和軍閥內鬥令他深感失望,他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雲南,擔任滇軍軍參謀長。
在滇軍中,楊傑與老將朱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憑藉著出色的才幹,他很快升任滇軍總指揮,並與朱德攜手合作,成功收復了瀘州,為抵禦川軍做出了傑出的戰功。
儘管已經是中將軍銜,但楊傑並沒有對當前的成就感到滿足。為了更深入地研究軍事理論,他毅然放棄高職位,自願降為中校軍銜,前往日本陸軍大學深造。在日本,他被譽為“天才將軍”,取得了卓越的學業成績,備受法國軍事家霞飛元帥的讚譽。
回國後,楊傑迅速投入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協助蔣介石奪取中原大勝。他的出色表現使他成為蔣介石的得力參謀長,並擔任國民黨陸軍大學校長,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傑與蔣介石等領導層的軍略分歧逐漸顯露。儘管多次建言積極抗戰,但他最終因與當時的國民黨中樞不合而被排擠。被推至次要崗位,擔任國民陸軍大學教育長,隨後出任蘇聯大使,為中國爭取外援物資。
在國際間,楊傑以其精湛的軍事知識和眼光備受認可,斯大林讚譽他為“戰略專家”,英國國防大臣盛讚他為“軍學泰斗”。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國共內戰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國共軍力對比發生明顯倒轉。胡宗南部在西南地區已陷入困境,毛主席準備發出戰略決戰的指令。
這時,毛主席收到了一封引人注目的來信,署名為“陸軍大學楊傑”。這位署名的人物不同尋常,曾是蔣介石的參謀長,如今卻在給毛主席寫信,提出了一項大膽的戰略設想。
楊傑在一封信中坦言心跡,直截了當地表示西南地區的解放只是時間問題。他預測蔣軍將陷入絕境,最終只能退守到相對獨立的海南、臺灣兩島上。為了粉碎國民黨的海上撤退計劃,他建議毛主席儘早調集軍力,展開對臺灣與海南兩島的進攻與佔領。
這一設想與毛主席的軍事思考不謀而合。毛主席對戰爭的深刻理解使他早已認識到了臺灣和海南島的重要性。於是,毛主席立即草擬了一份檔案,傳送給粟裕同志,要求在條件充分的時候,先於蔣介石一步攻下臺灣島與海南島,以斷絕國民黨的退路。
現實情況卻使這一設想難以實現。當時,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仍在中原戰場,與臺灣相隔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加之臺灣海峽內的“黑水溝”等地形難題,解放軍渡海難度巨大。
儘管這一計劃未能立即實施,但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的勢頭不斷增強,鄧小平和賀龍兩位同志率領的軍隊很快解放了西南全境,插上了解放的紅旗。同時,南下的解放軍也成功解放了海南島,讓解放軍與臺灣的國民黨軍隔海相望。
國民黨殘部仍然成功退守到臺灣,建立了金門、馬祖等要塞,實現了蔣介石的退守臺灣計劃。這一情況正如信中所預見,雖然解放軍在大陸取得勝利,但臺灣問題仍然存在。
楊傑,一位充滿愛國熱情的民主人士,深陷解放戰爭的波瀾之中。在國共內戰期間,他對蔣介石公然撕毀《雙十協定》、破壞和平的行為感到憤慨。他毫不猶豫地表達了自己對國家未來的憂慮,並在此過程中贏得了共產黨的支援。共產黨積極支援他進行民主革命,與各界的民主派人士一同展開反蔣的鬥爭,同時也鼓勵進步的民主報刊。
蔣介石對楊傑的反抗感到不滿。在1949年,蔣介石不甘失敗,派遣特務潛入解放區傳播謠言,試圖煽動民眾的恐慌情緒。楊傑為了安撫民心,親自召開記者招待會,公開發表演講澄清事實。這種公開的反蔣行動激怒了蔣介石,他下令暗殺楊傑。
為了保障楊傑的安全,共產黨感受到了蔣介石可能進行報復行動的威脅,因此邀請他前往北京工作。這是為了確保他的人身安全。楊傑深知自己在西南地區進行的策反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儘管他理解中央政府的擔憂,但他請求暫緩離開,強調個人的安危相對次要。他堅信如果離開,將會前功盡棄,因此願意繼續為共產黨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蔣介石的殺心愈發沉重。雲南省主席盧漢發動了“九九整肅”行動,楊傑成為首當其衝的抓捕物件。在特務趕到之際,楊傑已經逃到了香港。蔣介石不甘示弱,再次命令特務專程趕到香港,終結了一代民主愛國人士楊傑的生命。
在張其昀的力薦下,蔣介石最終做出了力排眾議東撤臺灣的決定,成功保住了國民政權。與此同時,軍事高參楊傑也透徹地洞察到了老蔣的整體佈局,將臺灣島視為戰略前沿。
儘管楊傑的建議未能得到實踐,但這一細節足以展現他的卓越才華和深厚的愛國熱情。楊傑這位備受推崇的將軍並未能親眼見證新中國的誕生。原本受中共邀請前往北平共商建國大事的他,在臨行前不幸遭到蔣介石特務的暗算,悲劇的命運讓他在新中國建國前夕飲恨黃泉。
儘管楊傑未能親歷新中國的成立,但他卓越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傑出的將領風範將永遠流傳下去。他的名字將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一顆璀璨明星,為後人樹立了崇高的楷模。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