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歷史悠久的大國沒有大屠殺呢~
這次側重種族滅絕的主題,按國家列舉幾個。
中國 明朝的趕苗拓業和剿滅都掌蠻
苗瑤族群廣泛分佈於中國中南部,在中國古代被籠統地稱為百苗。明代時期,針對不服統治的苗瑤人的戰爭和屠殺時有發生,從明史裡面摘錄一些。
七年,賊渠蒙能攻平溪衛。都指揮鄭泰等擊卻之,能中火槍死,瑛遂進沅州。連破鬼板等一百六十餘寨。與尚書石璞移兵天柱,率陳友等分擊天堂諸寨,復大破之。克寨二百七十,擒偽侯伯以下一百二人。時英宗已復位。捷聞,璞召還,瑛留鎮貴州、湖廣。瑛討蒙能餘黨,克銅鼓藕洞一百九十五寨,覃洞、上隆諸苗各斬其渠納款。帝嘉瑛功,進侯。天順二年,東苗幹把豬等僭偽號,攻都勻諸衛。命瑛與巡撫白圭合川、湖、雲、貴軍討之,克六百餘寨。邊方悉定。瑛前後克寨幾二千,俘斬四萬餘。平苗之功,前此無與比者。 松潘地雜番苗,密邇董卜韓胡,舊設參將一人。天順五年,守臣告警,廷議設副總兵,以貴鎮守。未抵鎮而山都掌蠻叛,詔便道先翦之。貴分兩哨直抵其巢,連破四十餘寨。斬首千一百級,生擒八百餘人,餘賊遠遁。貴亦感嵐氣,未至松潘卒。帝為輟朝一日,賜賻及祭葬如制。
當然,清朝針對苗人的戰爭和屠殺也時有發生。
都掌蠻也稱僰人,生活在四川南部,雲貴川黔交界地區一帶。從宋代到明代,都掌蠻和中央王朝的戰爭時有發生,最終以明代徹底屠殺平定都掌蠻告終。
成化元年起兵部,尋轉左。四川戎縣山都掌蠻數叛,陷合江等九縣。廷議發大軍討之。以襄城伯李瑾充總兵官,太監劉恆為監督,進信尚書,提督軍務。至永寧,分道進。都督芮成由戎縣;巡撫貴州都御史陳宜、參將吳經由芒部;都指揮崔旻由普市冰腦;南寧伯毛榮由李子關;巡撫四川都御史汪浩、參將宰用由渡船鋪;左右遊擊將軍羅秉忠、穆義由金鵝池;而信與瑾居中節制。轉戰六日,破龍背、豹尾諸寨七百五十餘。明年至大壩,焚寨千四百五十。前後斬首四千五百有奇,俘獲無算。按諸九姓不奉化者遷瀘州衛,於渡船鋪增置關堡。改大壩為太平川長官司,分山都掌地,設官建治控制之。帝降璽書嘉勞。錄功,進兼大理寺卿,與白圭同蒞兵部。言官劾信上首功不實。信四疏乞休,不許。信欲有為,而阻於圭,不自得,數稱疾。 都掌蠻者,居敘州戎縣,介高、珙、筠連、長寧、江安、納溪六縣間,古滬戎也。成化初為亂,程信討平之。正德中,普法惡復為亂,馬昊討平之。至是,其酋阿大、阿二、方三等據九絲山,剽遠近。其山修廣,而四隅峭仄。東北則雞冠嶺、都都寨、凌霄峰三岡,峻壁數千仞。有阿苟者,居凌霄峰,為賊耳目,威儀出入如王者。省吾議討之,屬顯軍事。起故將郭成、安大朝為佐,調諸土兵,合官軍凡十四萬人。萬厲改元三月,畢集敘州,誘執阿苟,攻拔凌霄,進逼都都寨。三酋遣其黨阿墨固守。官軍頓匝月,鑿灘以通漕,擊斬阿墨,拔其寨。阿大自守雞冠。顯令人誘以官,而分五哨盡壁九絲城下。乘無備,夜半腰糹亙上,斬關入。遲明,諸將畢至。阿二、方三走保牡豬寨。郭成破雞冠,獲阿大。諸軍攻牡豬,擒方三。阿二走,追獲於貴州大盤山。克寨六十餘,獲賊魁三十六,俘斬四千六百,拓地四百餘里,得諸葛銅鼓九十三,銅鐵鍋各一。阿大泣曰:“鼓聲宏者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鼓山顛,群蠻畢集,今已矣。”鍋狀如鼎,大可函牛,刻畫有文彩。相傳諸葛亮以鼓鎮蠻。鼓失,則蠻運終矣。錄功,進顯都督同知。已而剿餘孽,復俘斬千一百有奇。
描繪準噶爾戰爭的清代繪畫
清朝的準噶爾滅族
準噶爾是衛拉特蒙古的一支。清代時期,中央王朝與準噶爾人進行了超過百年的戰爭,最終在乾隆時期徹底平定準噶爾人。乾隆帝認為準噶爾人反覆無常、豺狼成性,下令徹底剿滅準噶爾人。最終由於清軍的屠殺和瘟疫等原因,絕大多數準噶爾人(估計大約50萬)死亡。
日本 關東大虐殺
日本人用竹槍刺殺朝鮮人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在日本的部分朝鮮勞工加入日本左翼組織的碼頭工人工會,其中一些高呼反殖民口號,遭到日本的嚴厲鎮壓。
被焚燒的朝鮮族屍體
日本政府默許或暗示軍隊、警察、治安維持會,將鎮壓擴大到東京、橫濱、神奈川對各地的朝鮮族人,對其大肆屠殺。日本警方同時散佈仇恨謠言,致使部分日本民眾自發組織起來襲擊殺害朝鮮族,或者被誤認族的中國僑民。還有一些日本的共產黨人、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死於屠殺,據估計,死於屠殺的約有6000-9000人。橫濱的朝鮮族人有大約50%-90%被殺害。
英國 1876-1878年印度大饑荒
大饑荒期間,馬德拉斯沿海擺滿了出口的糧食
1876-1878年,印度南部和西南部的德干高原發乾旱,繼而引起大饑荒,並蔓延至印度北部和西北部。大饑荒影響了印度約5850萬人口,約560-960萬人(現代估計約有820萬人)死於饑荒。
大饑荒期間,班加羅爾的印度災民
雖然名字叫印度大饑荒,但這場饑荒很大程度上是人禍。在大饑荒期間,印度對外出口的小麥數量反而創了新高,英國殖民政府不但堅持對糧食貿易採取自由放任政策,還堅持採用嚴格的救濟標準,只配發極少的救濟物資。同時要求領取救濟的印度人進行高強度勞動。英國殖民政府在大饑荒期間的不作為,甚至逆向作為,也讓一些人將大饑荒視為一場大屠殺。
當然,英國統治期間,印度的大饑荒時有發生,死亡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的大饑荒也有好幾次。加起來,在英國人不到200年的殖民統治下,印度死於饑荒的人至少也有三四千萬,僅1850-1899年間,死於大饑荒的就有超過1500萬人。其實在殖民統治前,印度也經常發生饑荒,但很少遊如此大規模的人員死亡,殖民政府的不作為,是導致印度大饑荒後果嚴重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亞原住民種族滅絕
1788年開始,英國對澳大利亞開展殖民統治。在英國統治澳大利亞的不到兩百年裡,殖民政府對原住民採取系統性的種族滅絕行為,旨在消滅澳大利亞原住民和託雷斯海峽島民的文化。
殖民者對昆士蘭地區原住民的大規模屠殺
殖民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採取屠殺、驅趕、強制遷移、強制同化等手段。甚至將澳大利亞原住民視為動物一般的研究物件。塔斯馬尼亞島的原住民幾乎全部被消滅,成為世界歷史上種族滅絕的經典案例。
美國 血淚之路
描繪文明五部落的插畫
1830年,為了侵佔印第安人的土地,美國頒佈《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將居住在美國東南部的奇克索人、切羅基人、喬克託人、克里克人以及塞米諾爾人,也就是所謂文明五部落(從這個名字就看得出,這幾個印第安部族對歐洲殖民者比較友善,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也比較多)強制遷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保留地。
印第安部族遷移路線地圖
在長達20年的強制遷移過程中,文明五部落的上萬人口死於遷徙以及遷徙過程中的傳染病、戰爭等,這段過程,也被後人稱為“血淚之路”。一些歷史學家將美國政府的強制遷移,視為一種種族清洗或者種族滅絕。
德國 德意志帝國的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種族滅絕
被鐵鏈鎖起來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
赫雷羅人和納馬人生活在今天的奈米比亞。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對西南非洲發起殖民,並與當地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發生衝突。
赫雷羅人戰俘
德國殖民者希望在非洲建立以白人為主的非洲新德國,將原住民安置在保留地,並將大部分土地分配給殖民者和公司。德國人奪走了原住民的財產和土地,大量赫雷羅人和納馬人被德國人強制趕往沙漠,或者囚禁在集中營中。據估計,約有2.4-10萬赫雷羅人被殺,約有1萬納馬人被殺。這也被認為是20世紀的第一場種族滅絕。
納粹德國的羅姆人大屠殺
說到納粹德國,大家都知道有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其實納粹德國也對歐洲的羅姆人,即吉普賽人發起過大屠殺,可惜他們的聲音遠遠沒有猶太人響亮。
集中營裡的羅姆人
羅姆人祖先來自印度,中世紀時來到歐洲,散居在歐洲各地。在希特勒的統治下,納粹德國將羅姆人列為國家的敵人和毒瘤,對他們大肆誣衊和並進行系統性屠殺。據估計,至少有15萬羅姆人死於大屠殺,而按照比較高的估計,死於大屠殺的羅姆人多達150萬,接近當時歐洲羅姆人總數的一半。
一位遇害的羅姆人
諷刺的是,儘管納粹德國奉行雅利安人至上。但來自印度的羅姆人,身體裡流淌的雅利安人血統,也許比德國人比例更高。
俄羅斯 沙俄切爾克斯-諾蓋種族滅絕
切爾克斯人生活在北高加索,狹義上專指阿迪格人,也可以用來指代西北高加索乃至北高加索人。諾蓋人是說突厥語的遊牧民族,曾經廣泛遊牧於黑海一帶。俄國征服克里米亞的過程中,許多諾蓋遊牧部落遷徙到北高加索一帶,和切爾克斯人雜居在一起。之後俄國人進一步將目光延伸到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各部族發生了數十年的戰爭。
土耳其切爾克斯後裔紀念大流散的遊行活動
俄羅斯在北高加索的戰爭進行得尤為漫長和慘烈,經歷了長達47年的戰爭,最終征服了北高加索。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俄國對切爾克斯人和諾蓋人進行了系統的大屠殺、驅逐和種族遷徙。俄國境內的絕大多數切爾克斯人都被屠殺或驅逐。超過百萬的高加索人和數萬諾蓋人被迫逃往奧斯曼帝國,遷徙和定居過程中也有大量人口死亡。
切爾克斯人以美貌聞名,奧斯曼宮廷中有不少宮女后妃就是切爾克斯人
切爾克斯-諾蓋種族滅絕是19世紀最大規模的種族清洗。在戰爭之前,估計北高加索約有400萬切爾克斯人,而在種族清洗中,約有100-150萬切爾克斯人死於俄國的屠殺,又有約50萬切爾克斯人死於強迫行軍和逃往,另外約有100-150萬切爾克斯人被驅逐出境。1897年,俄國境內只剩下約15萬切爾克斯人,不到戰爭前的四分之一。
蘇聯的扁豆行動(車臣、印古什人強制遷移)
19世紀的高加索各族,最右邊的男子代表車臣人
車臣人和印古什人也生活在北高加索,兩族語言相近,在高加索戰爭中曾積極抵抗俄國軍隊。1847年,高加索的車臣人多達150萬,但在戰爭之後的1861年,人口大幅下降到14萬(部分遷移到奧斯曼帝國的廣義切爾克斯人,可能就是車臣和印古什人)。
用來遷徙車臣和印古什人的火車
此後的數十年,車臣和印古什人的反抗時有發生。二戰期間,蘇聯征服懷疑車臣和印古什人和納粹德國勾結,並且擔心國內發生穆斯林起義,於是決定對其採取強制移民,這一計劃被稱為“扁豆行動”。約65-72萬車臣和印古什人被強制遷徙到中亞地區,其中不服管束或者難以被遷徙的往往被直接處決,就地消滅。據估計約有12-20萬車臣和印古什人死於扁豆行動。
奧斯曼-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亞美尼亞人生活在南高加索,歷史悠久,曾建立過強大的王國。奧斯曼帝國建立後,亞美尼亞人的許多生活區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如今的亞美尼亞共和國當時則處於波斯統治之下)。傳統上,奧斯曼帝國奉行米利特製度,保證非穆斯林的財產和宗教自由,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善於經商的亞美尼亞人在經濟和貿易上佔有重要地位,但政治地位相對較低。
1895年,美國人拍攝的被屠殺的亞美尼亞人
19世紀,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和希臘獨立戰爭的成功,奧斯曼帝國境內眾多民族紛紛發起獨立運動,亞美尼亞人也不例外,19世紀末,奉行泛伊斯蘭主義的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哈米德二世對亞美尼亞獨立分子展開大規模鎮壓,導致8-3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此外據說也有數萬名亞述人遇害(亞述人和亞美尼亞人都信仰基督教)。這次屠殺也被成為哈米德大屠殺。
強制遷移前,被聚集在一起的亞美尼亞人
一戰前夕,奧斯曼帝國境內估計約有200萬亞美尼亞人,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亞美尼亞人都多。但奧斯曼帝國的亞美尼亞人散居在帝國各地,在哪裡都不是主體民族。一戰時期,奧斯曼帝國末期三帕夏之一,當時擔任戰爭部長的恩維爾帕夏認為亞美尼亞人勾結俄國人,對亞美尼亞人發起大肆迫害。在戰爭期間,許多亞美尼亞人被屠殺、強制遷徙或驅逐出境。據估計,約有60-150萬亞美尼亞人死於一戰期間的種族滅絕行為。
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的希臘種族滅絕
和亞美尼亞人有類似遭遇的是希臘人。數千年之前,土耳其沿海就生活著許多希臘人,在羅馬帝國超過一千年的統治之下,土耳其的希臘化進一步加深,從黑海沿岸到小亞細亞內陸,今天的土耳其境內,曾經生活著大量希臘人。
1922年計程車麥那(今天的伊茲密爾),數萬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死於大火
一戰期間,土耳其人懷疑信仰基督教的希臘人是不穩定因素,民族主義者則認為,要建立現代民族國家,就必須清除境內威脅到土耳其人主體地位的少數民族,希臘人於是受到了特別關注。從一戰前的1913年春開始,帝國便對愛琴海和色雷斯東部的希臘人進行驅逐和強制遷移,同時和希臘簽署協議,讓希臘用境內的土耳其人交換帝國境內的希臘人,但是在一戰爆發前,人口交換工作並未完成。
士麥那大火的受害者
一戰期間,奧斯曼帝國繼續對希臘人的迫害和強制遷移,許多希臘人被強制遷往土耳其內陸。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對希臘人的迫害並未停止。這時又發生了希土戰爭,土耳其人對境內的希臘人進行系統行的屠殺、強姦,並燒燬村莊。據估計,從1914年到1922年,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境內約有29-75萬希臘人死於種族滅絕行為。大多數難民和倖存者逃往希臘,據說讓希臘人口一下子增加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