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美國五大快餐霸主都是哪些品牌?1954年12月4日:首家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開張。
我們今天看看美國流行的5大快餐店的歷史。
很多朋友認為漢堡王是歐洲的快餐連鎖店,其實並非如此。
今天,我們簡單說一說全球五大連鎖店的歷史。
麥當勞
薩沙之前寫過的文章。
麥當勞的創始人是理查德和莫里斯·麥當勞兄弟。這對兄弟是猶太人,他們本來在好萊塢開了一個電影院。為了招攬生意,他們向觀眾提供啤酒和熱狗快餐。
沒想到,電影院很快就倒閉了,反而快餐的生意比較火紅。
在1940年,麥當勞兄弟決定轉行搞快餐,將熱狗升級為漢堡。
當時美國遍地都是漢堡店,麥當勞兄弟為什麼能夠成功?
在於他們對於漢堡的質量有著病態的要求,對於原材料的質量以及漢堡的口味要求極高。
這雖然讓麥當勞漢堡獨樹一幟,卻也導致經營方面非常平庸。
麥當勞快餐店經營了15年,表面上生意非常好,規模卻始終無法擴大,規模不大。
為啥?麥當勞兄弟需要嚴格控制食品的質量,根本不放心將大量分店交給別人管理。
此時,他們遇到了一個叫作雷·克洛克的捷克裔移民。
克洛克是個非常出色的推銷員,一生中推銷過無數商品卻都不太成功。這三人非常投緣,很快成為好朋友,又成為商業夥伴。
在克洛克的推銷和新式經營模式下,麥當勞公司得以像吹氣球一樣飛速壯大,到今天已經有了4萬家分店。
代價是,麥當勞兄弟同克洛克的理念不合,被迫在1961年將所有股份賣給他,放棄了自己親手創造的麥當勞。本來麥當勞兄弟還保留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還改了名字,試圖繼續按照自己的理念經營。然而,克洛克從商業角度考量,不允許出現這麼危險的競爭者,不惜代價的對這家店進行圍攻。
結果是,麥當勞兄弟手中唯一的店面破產倒閉,三人也從非常好的朋友變為仇敵。直到今天,麥當勞兄弟的後代仍然認為克洛克是個小人,利用祖輩的信任用卑劣手段奪取了麥當勞。
話雖如此,克洛克和麥當勞兄弟都是創造性的人才。除了對於漢堡做到精益求精以外,麥當勞兄弟更是創造了櫃檯式快速點餐、取餐服務,以及流水線組裝漢堡概念。
在麥當勞快餐店普及之前,美國仍然是那種點餐型汽車餐廳。
簡而言之,這種汽車餐廳有一個非常大的停車場,由服務員跑到每輛車那裡點餐和送餐,導致效率很低,而且需要僱傭大量員工。麥當勞兄弟推廣了司機自己到櫃檯點餐和取餐的模式,最終皆大歡喜。
至於流水線組裝漢堡的理念,就是麥當勞兄弟強調食品原材料的基礎上,採用流水線製造漢堡的方法,藉此大大提高效率。本來一個漢堡需要15分鐘才能製成,採用這種模式只要不到一半的時間,也就提高了賺錢的效率。
而克洛克則推出了新式的加盟連鎖商模式,由麥當勞購買店鋪,再出租給連鎖商借此收取租金和進行房地產投資。這使得麥當勞公司透過炒房產而實力強大,遠非其他快餐公司可以相比。
麥當勞最出名的就是漢堡和炸薯條,另外就是同可口可樂公司進行幾十年的戰略合作。
肯德基
肯德基的歷史比麥當勞要早,最初是著名的肯德基爺爺哈蘭德·桑德斯創造的炸雞店。
桑德斯的經歷也很複雜,幼年喪父(一說父親是拋棄家庭離家出走),母親為了養活三個孩子被迫去罐頭工廠打工。
桑德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在8歲就被迫學會了烹飪,尤其是炸雞,目的是給妹妹們做飯,因為母親平時不在家。
在12歲時,桑德斯為了養活幼小的弟妹(一說是被繼父虐待),12歲就離開家工作,從事了很多職業。
桑德斯的大半生非常不順利,吃了很多的苦頭。
只有小學文化的桑德斯找工作非常困難,曾經在農場種田、在城鎮做油漆工、四處推銷保險還當過兵。
在艱難的討生活中,桑德斯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透過強大的毅力自學完成了中學課程,以及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獲得了律師資格。
小學生自學成為律師,在當時的美國基本就是天方夜譚,無數正兒八經的大學生花費多年,也無法拿到律師執照。
律師是美國高收入階層,桑德斯很快成為一個有名的年輕律師,藉此賺了不少錢。
本來桑德斯從事律師後生活應該會好轉,然而一次庭審期間他發現自己的委託人隱瞞了重大事實,欺騙了他。
桑德斯立即知道,這個傢伙就是這起案子的真兇。他不願意為這種壞蛋辯護,兩人就在法庭上大吵起來,甚至動手撕打。
這種藐視法庭的行為,讓20多歲的桑德斯被永久吊銷了律師執照,還聲名狼藉。
好在做律師有些積蓄,桑德斯選擇開辦了一家航運公司,傾家蕩產買了幾艘船送旅客過河。
沒想到幾年後,政府就在這條河上建橋,桑德斯只能賤賣了船隻,財產所剩無幾。
隨後他又開辦了煤油公司,結果電燈很快普及,公司再次關門。
40歲的桑德斯被迫開了個小小的米其林輪胎店,親自開車運輸輪胎。他的運氣極差,一次開車時出了嚴重的車禍,不但人受了傷,車輛和輪胎又全毀,公司再次破產清零。
走投無路的桑德斯只能恢復到年輕時候打零工的生涯,只是此時年齡大了更不好找工作。
他甚至擔任過鄉下助產士。
對於助產士的生涯,桑德斯尷尬的回憶“在那裡,沒有其他人做這個。女人沒有這種膽量,男人認為這是汙穢和違背教義的(助產期間會看到陌生產婦隱私部位)。我之所以幫助鄉下婦女生育,就是為了錢。當然,那些婦女願意讓一個男人來接生,同樣是因為貧困。”
全家過得非常淒涼,他的第一任妻子選擇離婚,他們的三個孩子有一個因無力承擔鉅額醫療費而病死。
桑德斯回憶,那段時間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悲傷,患上了抑鬱症。如果他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早就選擇自殺而死(基督徒認為自殺會下地獄)。
而桑德斯所有的朋友和親戚也認為,他是個天生的失敗者,永遠不會成功:“他屢屢失敗不是因為元氣不好,而是因為魯莽、缺乏自制力、急躁和自以為是。”
桑德斯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能用最後一點錢,在小鎮邊公路上開了個小型加油站。
給車輛加油賺不到幾個錢,桑德斯又在加油站經營快餐試圖多賺一些,主要經營炸雞、牛排、火腿等。
8歲就會烹飪的桑德斯將快餐做的相當牛逼,尤其是他有炸雞的獨家配方,其他同行都無法仿製。
同麥當勞兄弟一樣,加油站的生意不怎麼樣,經營快餐尤其是炸雞賺了不少。
於是,桑德斯從30年代開始專門經營以炸雞為主的快餐生意,還貸款開了一家有140個座位的快餐店。
桑德斯掌握獨家的炸雞配料,他的炸雞成為肯塔基州有名的土產。
這個獨家炸雞配方,絕對不是桑德斯一時心血來潮或者碰巧發明的,而是多年刻苦磨鍊的結果。
桑德斯是麥當勞兄弟那種追求完美的人,他的炸雞配方先後改進了長達9年之久。甚至配方出名以後,桑德斯還在不斷地改良,又花費數年時間。
桑德斯在炸雞中加入了高達11種香草和香料,還利用高壓鍋取代平底鍋來增強雞肉的風味和縮短烹調時間。
在當時,這也是很牛逼的技術改進。傳統炸雞需要二三十分鐘時間,而桑德斯的炸雞隻需要不到10分鐘。
直到1936年,因為桑德斯的功績,肯塔基州州長授予他一個肯塔基州上校這個榮譽稱號。
肯塔基州上校不是真正的上校,而是肯塔基州授予本州有突出貢獻公民的榮譽頭銜,類似於大學榮譽博士、球隊的榮譽隊員。這就是上校的由來。
不過,炸雞和上校頭銜沒有讓桑德斯富裕起來,他10多年只經營一家餐廳,還揹負著沉重的銀行貸款,根本無力擴張。
小富即安的生活,也是桑德斯人生難得的平靜時期。
然而,在他66歲也就是1956年,桑德斯的餐廳因為公路擴建被拆除了。
此時的桑德斯已經是個老人了,鬚髮都已經花白,本來想就此退休。然而家裡的負擔很重,依靠桑德斯每月105美元的退休金根本不夠用。
萬般無奈下,年邁的桑德斯成為一個掮客,在全國遊走推銷他的炸雞特許經營權。
桑德斯是非常有商業頭腦的,絕不是廉價賣掉自己的炸雞配方。他每到一家飯店,就讓老闆試吃他的炸雞:如果飯店喜歡炸雞味道,簽約賣的每一塊雞,繳5分錢給上校。
桑德斯的炸雞很好吃,但特許經營模式不被當時絕大部分商人接受。
很多飯店老闆認為,桑這個老頭子或許有什麼精神疾病,或者是窮瘋了。
好在他的第二任妻子,始終陪在身邊支援他。桑德斯回憶:“我和妻子在車裡睡了很多個晚上,等待餐廳開門,這樣我們就可以第一個進去做我的推銷活動"。
據說桑德斯在嘗試推廣自己的炸雞時,被拒絕了1009次,直到第1010次才成功。
而成功的那次,還是因為老闆看他可憐,又唯恐此人是精神病人會鬧事,才硬著頭皮答應的。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家就會有第二家,僅僅1964年就有400家獲得特許經營權的肯德基餐廳開門。
全國的推銷大大提高了桑德斯炸雞的名氣,由此肯德基的逐步變為全國皆知的名牌,在1964年在美國和加拿大開了600家肯德基直營店。
由此,肯德基異軍突起,成為僅次於麥當勞的美國快餐巨頭。
桑德斯因身體原因,在74歲退出了肯德基的經營,將股份以200萬美元價格賣給了律師約翰·布朗和資本家傑克·麥塞等人組成的投資集團。
根據合同,桑德斯一直擔任肯德基的廣告推廣工作,直到1980年以90歲高齡去世。
所以,我們看到了很多桑德斯親自出演的肯德基爺爺廣告。
在美國乃至全世界,肯德基的影響力不如麥當勞。這主要是,肯德基的食品以炸雞為主,選單很多年沒有大的更新。而全世界很多國家認為炸雞是一種不健康食品,只能偶爾吃一吃。
肯德基在全世界有1萬多家店,比麥當勞差了一大截。
有趣的是,中國人很喜歡肯德基炸雞的口味,肯德基在中國就有4500多家分店。
那麼,美國乃至歐洲的炸雞店眾多,華人開設的炸雞店就不少,為什麼肯德基能夠做到這麼大?
除了桑德斯的獨家配方以外,還有對於食品的嚴格態度:產品是在各個肯德基分店手工裹上麥粉,並與調味料混合,全程為2到4分鐘。接著,不超過7分鐘以180攝氏度加壓炸雞塊。然後,雞肉放置5分鐘,等雞肉充分冷卻,再放進保溫烤箱。為確保雞肉新鮮度,肯德基政策規定如果雞肉沒有在90分鐘內售出,必須將棄置。
有趣的是,我們中國人認為肯德基爺爺應該是個和藹可親、溫和有禮貌的老人。
實際上,桑德斯性格粗暴,舉止野蠻。他的員工認為,老闆桑德斯心腸不壞,但言談舉止非常粗俗,同生殖器相關的咒罵不離口,甚至當著女員工的面,大說涉及性的下流罵人話。
桑德斯舉止很野蠻,從不主動讓步,必要時候甚至敢於拼命。除了在法庭上毆打自己的當事人以外,桑德斯還曾涉及了一場殺人案。
當時桑德斯和另一家快餐店老闆斯圖爾特惡意競爭,互相塗抹對方的廣告牌。
一次桑德斯同他的兩個餐廳經理閒逛的時候,發現斯圖爾特又在塗抹他們的廣告牌,就衝下去激烈爭吵。爭吵很快轉為扭打,斯圖爾特吃虧後開槍射擊,將那個叫做羅伯特·吉布森的經理當場打死。面對朋友被擊斃,桑德斯沒有逃走,反而繼續追打斯圖爾特。倒是殺了人的斯圖爾特心慌逃走,後來被捉住判了18年徒刑。
必勝客
很多中國人視為正式西餐的必勝客,其實它在美國是一家普通披薩快餐連鎖店。
必勝客的創始人,是丹·卡尼和法蘭克·卡尼兄弟。
卡尼兄弟比麥當勞兄弟、桑德斯上校要年輕的多,他們在上世紀30年代出生在堪薩斯州。
兄弟兩人都很聰明,順利考入大學。
父母是二婚,家裡又有12個孩子,兄弟兩人不願意吃閒飯,希望在學習期間打工賺學費。
1958年,20歲左右的兄弟兩人在一家小酒館喝酒。
酒館的老闆娘是看著兄弟兩人長大的,還是一個房地產經紀人。
一次閒談期間,老闆娘認為打工不如創業。以兄弟兩人的聰明才智,家裡又有些資本,可以選擇一個投資最小的行業,萬一失敗沒什麼大的損失,就當積累社會經驗。
卡尼兄弟猶豫再三,認為餐飲業的投資小、技術含量低。
當地的人很喜歡吃披薩,卡尼兄弟向父母借了600美元,買了一些二手裝置,又租了一間只有25個座位的店面,唯一的亮點就是屋頂是紅色。
他們沒有給披薩店取像樣的名字,一個親戚隨口說:你們的餐廳外觀像一個小屋。
於是,卡尼兄弟將快餐廳叫做“Pizza Hut”,將紅屋頂設為品牌標識。
必勝客專營披薩和牛排快餐,對於食物的要求很高。
最初的卡尼兄弟壓根不懂快餐行業,也不懂烹飪。但他們非常擅長學習,還是可怕的工作狂。
他們的老朋友這麼說:“他從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想的都是做生意。卡尼兄弟沒有什麼幽默感,只在不停地學習,管理上也很直接,從不饒舌和廢話,只要完美的完成一個個任務。”
卡尼兄弟花費了10年時間,將必勝客做強做大,慢慢走上了連鎖經營的模式。
說起來,卡尼兄弟比麥當勞兄弟和桑德斯聰明得多,他們很懂廣告宣傳和拉投資。
早在必勝客誕生7年後,規模還很有限,卡尼兄弟就投放了第一支電視廣告片“Putt-Putt toPizza Hut”。
1967年世界最大的比薩(直徑1.8米)在德克薩斯州的必勝客餐廳隆重開業的時候,被烘烤出來。
1968年必勝客在加拿大開設第一家國外分店,從此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從1972年到1974年,必勝客僅在美國當地的營銷投入就從94萬美元增長至317萬美元,並且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宣傳必勝客這個品牌。
到了1977年,必勝客就發展到4000多家分店,成為美國排行第一的披薩連鎖快餐店。
有趣的是,卡尼兄弟很有自知之明。他們認為,壯大的必勝客集團不是自己可以經營的,最終以3億美元賣給了百事可樂公司。
隨後,卡尼兄弟投資了20多家企業,涉及房地產、石油、天然氣、汽車等等,結果只有5家企業賺錢,其他都是大虧特虧。
無奈之下,卡尼兄弟又在90年代重新搞披薩連鎖,接手了棒約翰,直到10年後重病纏身才被迫退休。
就像上面說的,中國人很長一段時間將必勝客當作高檔西餐,是需要“下一點決心才能去消費”的地方,它代表著時尚,代表著購買力,“貴但值得”。
中國第一家必勝客在1990年開門,地點是北京東直門:初入中國,必勝客當時的樣子,完全是美國必勝客“家庭消費”模式的翻版,餐廳裡裝著彩色的吊燈,深色的桌椅, 體現著位於郊區的、傳統美國家庭的家居風格,產品也以比薩為主。作為當時的高消費餐飲選擇,消費者們穿戴整齊地走進必勝客,“學習”享用西餐的知識,小心翼翼地拿起刀叉去享用美食。
很多人有關於必勝客的回憶:作為土生土長的老成都,85後錢女士第一次吃西餐就是在必勝客總府路店,這是成都必勝客的第一家店吧,我記得是2000年,真的是人山人海的排隊。後來每次父母獎勵我都是帶我來必勝客這家店吃西餐,回憶起來,人生大部分開心的時刻好像都在這裡。儘管它店址從當時的2樓換到了現在的3樓,但是隻要它在這裡,我的美好記憶就不會消散。”
漢堡王
漢堡王也是做漢堡的,在1953年由戴夫·埃傑頓及詹姆斯·麥克拉莫爾創立。
漢堡王的各方面同麥當勞很相似,因此建立以後互掐了多年:說起漢堡王“碰瓷”麥當勞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73年漢堡王發起的“Have it your way(我選我味)”營銷活動。在宣傳自家漢堡能夠個性化搭配口味和餡料的同時,漢堡王順便“拉踩”了一下麥當勞,稱它是一個“不夠靈活的漢堡機器”。
1982年,漢堡王又發起“火烤而非油炸”的廣告大戰,聲稱皇堡在匿名口味測試中勝過麥當勞巨無霸漢堡。這一輪進攻效果斐然,漢堡王的銷售和市場份額迅速提升,甚至引得麥當勞訴諸法律手段,要求停播漢堡王的廣告。
2015年,漢堡王在巴西投放廣告片《每一次改變都會留下印記》,邀請了五位身上紋有巨無霸文身的麥當勞死忠粉進行拍攝。影片中,在試吃漢堡王后,有四位食客當即“倒戈”投入漢堡王的懷抱,在原有的巨無霸文身上添加了漢堡王的獨特標誌。
那麼,為什麼漢堡王如此掐麥當勞?
倒不完全是同行為冤家,而是大家積怨多年。
漢堡王成立後不久,就被強大的麥當勞擠兌的站不住腳。
眼見餐廳就要倒閉,兩個創始人被迫以低價大漢堡作為賣點。
大家都知道,低價和大漢堡本來就是矛盾的。
如果大漢堡能夠賺錢更多,麥當勞早就這麼搞了。麥當勞兄弟曾經說,漢堡的重量和尺寸都是經過無數次實驗和計算的結果。以麥當勞的牛肉漢堡為例,牛肉塊少了10克,客人會感覺吃不飽,非常不滿意。但牛肉塊多10克,麥當勞的這款漢堡就會虧本。
可以說,漢堡王搞大漢堡本來就是無可奈何的險中求勝。
漢堡王創始人詹姆斯·麥克拉莫爾這麼回憶:這家新漢堡王餐廳的生意非常差,我們兩人的心情都不好。我為了找點事情做,沿著街道亂走。在不到一百米之外,一家開車點餐的餐廳(不是麥當勞)前面有一長排的顧客,站在那等著上門光顧。我注意到有個招牌展示一個大漢堡,所以我決定沿著街道走過去看個究竟,跟著排到隊伍裡。那家餐廳破舊又骯髒,工作人員的外表打扮令人不敢恭維。停車場沒有鋪面,所以車子一開,塵土便揚起,讓那些排隊或坐在車子裡的人都感到不快。男士洗手間位在建築外面,那扇門勉強靠一隻鉸鏈掛在那裡。這地方一團亂,但是我一直看著等待點餐的長排顧客。這些人為什麼擠在這地方,而沿街往下走一百碼的新漢堡王卻沒有生意上門?
我排著隊,注意到剛拿到餐點的顧客提著袋子出來,裡面裝著一些大漢堡。我點了兩個,一個給我自己,一個給還坐在漢堡王店裡的戴夫。我打開了漢堡包裝,看到一塊巨大的麵包上有一片差不多100克的漢堡肉(當時普通的漢堡肉為50克左右),搭配生菜、番茄、美乃滋、醃黃瓜、洋蔥和番茄醬。咬了幾口之後,我不難理解為何這些顧客都提著滿滿的一袋出來了。這個漢堡很大,而且非常美味。我沿街走回漢堡王,嘴裡還津津有味地嚼著那個大漢堡,並且帶了一個給戴夫。我對它的美味留下深刻印象,想聽聽戴夫的看法。
新漢堡王店還是沒有任何客人上門,戴夫沒別的事好做,於是打開了他的漢堡,和我一樣吃得心滿意足。就在這時候,我開始有了一個念頭,這將對我們的事業形成最重大的影響。我們在州內的許多旅程中,戴夫總是負責開車。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剛吃掉的那個又大又美味的漢堡,而且我越想就越熱衷於在心裡逐漸成形的一個念頭。
大漢堡這種創意讓漢堡王終於起死回生,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只有100家分店而已,不能同麥當勞相比。
到了1958年漢堡王出現資金困難,只能勉強維持經營。
此時麥當勞突然推出了巨無霸漢堡,尺寸同漢堡王差不多,價格還更低。漢堡王遭到巨無霸衝擊後,差點直接倒閉。
兩個創始人始終無法解決資金問題,被迫在1967年將漢堡王賣給了美國餐飲巨頭貝氏堡。
創始人們認為,麥當勞在關鍵時候退出巨無霸漢堡,就是一種惡意打壓,試圖乘人之危弄垮漢堡王,雙方徹底結了樑子。
隨後麥當勞仍然想方設法壓制漢堡王,折騰到1989年,貝氏堡支援不住,被迫再次將漢堡王轉賣。
直到今天,兩家公司仍然在互掐:2016年麥當勞的一則廣告,路邊立了兩塊路牌告訴過路人,
再走5公里,你就能吃到麥當勞。而最近一家漢堡王要在258公里外。
當然,麥當勞的囂張是有道理的,當年漢堡王的銷售額還不到自己的十二分之一。
Subway
Subway賽百味在中國的名氣不大,這同它主要經營三明治和沙拉有關係。
賽百味由佛雷德·德魯卡和彼得·巴克在1965年建立。
有趣的是,佛雷德·德魯卡當時僅有17歲,向親戚彼得·巴克借了1000美元開了三明治公司,也是為了賺取大學學費。
彼得·巴克是一個物理學博士,在一家工作擔任物理專家。他根本不認為德魯卡有能力還清1000美元,這錢就當白送了。
沒想到,賽百味做的很成功,成為一家紅火的快餐店。
巴克非常高興的持續投資,最終辭職轉行搞餐飲。
賽百味在2010年成為全球第一的快餐連鎖店,擁有3萬3000多家餐廳,巴克的財產也有16億美元!
賽百味之所以做的這麼好,主要在於德魯卡的三明治理念。
美國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學習、工作時候沒時間正經吃飯,而習慣於吃個三明治應付一下。
大家經常看美劇的話,就會發現很多美國職場白領中午不去餐廳,而是隨便在工作位或者公司附近咖啡館吃個三明治,這就是午餐了。很多職場社牛也將三明治作為早餐,隨便吃完就上班去了。
美國人對早餐和午餐不太重視,晚餐則要好好吃一頓。
所以,美國滿街都是三明治店,任何一個咖啡館或者小餐廳也賣三明治。
德魯卡的理念則不同,認為這些三明治都是不健康的。
此時德魯卡高中畢業,準備就讀於醫學院。從醫生的角度出發,德魯卡認為大部分疾病是吃出來的,必須吃健康和營養的飲食。
他認為必須做健康的三明治,這是賽百味的座右銘。
德魯卡在經營快餐店的堅持讀書,最終從布里奇波特大學畢業。
不過,賽百味在中國沒什麼名氣,主要是中國人不太能夠接受三明治這種冷餐。
對於中國人來說,即便是快餐,也會選擇熱氣騰騰的包子、飯糰、煎餅等等,不會去選擇冷食。
中午就算沒時間出去吃飯,也可以點熱食外賣,或者乾脆用微波爐熱一熱冷飯,也比吃冷冰冰的三明治要好。
即便一些年輕人可以接受冷餐三明治,然而賽百味的定價較高,一個三明治往往要三十多元。
相比起來,羅森等超市三明治基本都在幾元最多不過10多元,差距是明顯的。
任何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想要大幅度更改是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老電視劇《義不容情》中,男主和女主試圖推廣夏天吃海鮮火鍋的概念,男主的好友就不同意。這個好友常年搞餐廳,經驗比較豐富:香港人吃東西是很挑剔的,味道稍微有點差距就沒有人來吃。你們搞新東西不是說不行,但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很可能根本就沒有人來吃。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