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北京不足 1 小時高鐵車程的地方,隱藏著一座充滿年代感的老城——河北保定。在北京人的“去班味兒小城”清單中,保定可以說是相當熟悉的存在。僅僅 40 分鐘的高鐵行程,對眾多“北漂”來說,比他們每天搭乘地鐵的通勤時間還要短。
每到週末,大批“北漂”就會南下“佔領”保定,從熟悉的日常中短暫抽離,在這個看似沒有什麼旅遊氛圍的目的地,來一場悠然自得的城市漫步。
在當下,說走就走的旅行已成為常態,人們奔赴一座城的緣由也愈發多元化。而保定,除了驢肉火燒,你可以追尋千禧年 Y2K 的印記,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過去,暫時忘卻工作的焦慮與疲憊,盡情享受週末旅行的鬆弛感,這也是一種開啟保定之旅的新思路。
當你坐在前往保定的高鐵上,會漸漸發覺自己彷彿進入了北京的一個“平行時空”。與如今冷峻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老小區家屬樓。
伴隨著工業的發展,會拔地而起一片片配套的生活區。在計劃經濟時代,這種“前廠後家”的生活模式盛行多年。這些生活區不僅有住宅,還有食堂、澡堂、電影院、醫院、學校,甚至小花園等一應俱全。
保定作為一座工業老城,伴隨著城市傳統工業的發展起伏,在“西郊八廠”周圍,也形成了這樣一片充滿回憶的家屬院文化。
這裡雖然沒有如今商品房小區的豪華,但卻如一個避風港,接納著一代又一代的工人在此安家落戶。樂凱膠片廠、熱電廠、棉紡織廠等老舊工業,曾經創造無數輝煌。然而當工業綺夢落幕,繁華逐漸褪去,頗具年代感的老小區家屬樓,成為了千禧一代追尋夢想的烏托邦。
從保定站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城市建築中蘊含的工業浪漫,在老城區中不斷延伸。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城區在崛起,而遊逛在保定如毛細血管般的老小區中,更像是一場充滿“中式夢核”韻味的尋跡之旅。
憑藉著那朦朧的感覺,穿過時間的長廊,找尋那些尚存的、承載著80後90後回憶的實際載體。
如同許多二三線城市生活的縮影,即便不是保定人,行走在街巷之間,也總能在細微之處找到那些久違的、能夠引發共鳴的情感印記。就如同照片中那粗顆粒的膠片質感一般,來自千禧年間的舊物,彷彿在這裡形成了一層“時間的結界”。一股撲面而來的北方Y2K風,狠狠地擊中了那久違的年代回憶。
當下,所有的“千禧世代”都在懷念2000年,復刻 Y2K。無論是的Y2K美學,還是 “中式夢核”的定義,如今都不再侷限於時尚領域的某種風格,而更像是廣義上無數人對回憶的懷舊風潮。嗅覺靈敏的“千禧學”愛好者,會將目光鎖定在保定“西郊八大廠”,作為此次Y2K風尋跡的主要目標。
打車定位目的地,鎖定幾個大致的區域,如樂凱一生活區、熱電廠第一生活區、毛紡廠第一生活區等……
這些附近保留下來的老小區,仍堅持以工廠名稱來區分。以這樣一種獨特的角度開啟城市散步之旅,形成了保定工業老區獨有的“文藝復興”。
然而,細細品味後會發現,這裡的千禧尋舊在時間上也有劃分。
那些頗具年代感的“蘇式家屬樓”,大約建於上世紀50年代前後,樓層不高,只有四五層,紅磚牆體,一片連廊正對著露臺。如今看似破舊的這些老樓,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與平房生活相比,也曾是令人豔羨的存在。
在樓下曬太陽的老人,就坐在樓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大概因為都是幾十年的“同事”或是“子弟”,所以彼此都很熟悉,相互打著招呼。鄰里之間的溫情在老家屬樓裡顯得格外濃郁和親切。這樣的老樓對於千禧一代來說,啟用的是“爺爺奶奶家”的回憶,也是在冰冷的大城市新小區裡難得的體驗。
與蘇式筒子樓毗鄰而建的,還有建於上世紀 90 年代前後的家屬樓,更充滿了千禧年dream core的感覺。大樓上的藍色玻璃,家屬樓附近空地上簡易的小公園,小超市裡昏暗光線中的柴米油鹽味兒……
無數次想象著和父母從自己家前往爺爺奶奶家的那段回憶,而在保定,這些家屬樓成為了夢中的地標。在夢中,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而現實裡,這些老樓因為有街角曬太陽的老人們,讓那滿是噪點的夢境變得清晰而真實。
舊的樓終將會成為廢墟,新的樓也會有老去的一天。晾曬的床單,面朝太陽的沙發座椅,甚至是樓棟口報刊箱上的字跡,這些凝聚了無數普通人記憶中生動細節的地方,也已經變得斑駁。
如今,在樂凱膠捲廠附近的住宅區,上次來還是一棟棟毗鄰的家屬樓,如今卻已被圍擋起來,成為了一片等待再次被利用的空地。
對很多人來說,這些老舊小區就是“一座城市裡的鄉愁”,不僅是千禧世代的精神烏托邦,也是一座老城的情感印記。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曾經一代人對未來的展望,漸漸成為了“時代的回憶”,並且正在慢慢消失。
而此刻,時間彷彿在保定“西郊八廠”的老舊家屬樓和建築上停滯,短暫地帶著我們穿越了時間的長河,在某一個瞬間回到了童年的街角。
逛商場和動物園,這大概是娛樂還不那麼發達的千禧一代,最具代表性的童年回憶了吧。在保定,除了充滿生活氣息的“西郊八廠”家屬院,保定動物園和時代商廈,更有著濃郁的舊時光味道。
曾經,朝陽大街是保定最繁華的商業街,而時代商廈,猶如它的名字一般,承載著這座老城地標商業體跨越時代的美好憧憬。相較於百貨大樓,時代商廈似乎更貼近千禧年的氣息。在上世紀 90 年代前後,保定人關於“時髦”的記憶,都在這裡匯聚。
當你走進時代商廈,彷彿瞬間穿越了一個年代,那木質扶手的樓梯、曾風靡一時的綠牆裙、迴轉的樓梯、張燈結綵般的小彩燈,以及一樓淺淺的瓷磚魚池……
這一切都散發著舊日的氣息,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張童年的老照片,那是拽著媽媽衣角要糖吃的瞬間。若不是買糖葫蘆的店員提醒了一句“請出示二維碼”,你或許會恍惚,不知是自己穿越到了過去,還是昨日又重現於當下。打車只需10多分鐘,就能到達位於時代商廈不遠處的保定動物園。
與其他動物園不同,保定動物園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百年公園,其源頭可追溯到 1921 年直係軍閥曹錕建立的南關花園。而且,由於“北動後院”的存在,許多珍稀物種被寄養在這裡。
近兩年,這個滿載著保定人童年回憶的動物園,不斷傳出即將搬遷的訊息,這也引發了許多人想要去記錄童年碎片記憶的復古熱潮,使其成為當地備受歡迎的“夢核感”打卡地。動物園分北門和東門,都保留著童年記憶中老式動物園應有的模樣,北側沿街被一圈古城牆環繞,斑駁的米奇和米妮站在門口的冬青叢中向你揮手,彷彿一場夢核之旅就此開啟。
“要帶著家裡乾癟的橘子去喂猴,要快快長大,長到 1.2 米,去坐公園裡的海盜船”,轉眼間,這都已是 20 年前的事了,那時是 2000 年,全世界都在迎接 21 世紀,歡慶千禧年。曾經的水上樂園也停留在了當時。那曾經歐式風格的跨湖木板吊橋,早已被廢棄。而童年回憶中地標般的大章魚滑梯,帶著上世紀的色彩風格,依然在原地,等待著那些已經長大的人帶著模糊的回憶前來探望它。大象館、獅虎館牆上的瓷磚手繪畫,蘑菇亭、小房子那紅黃藍相間的配色風格……
動物的籠子和場館都帶著歲月的痕跡,鐵欄杆已經生鏽,角落裡那早已廢棄的“聊齋鬼城”,散發著獨特的中式恐怖神秘氛圍。
由於其風格和設施的陳舊,這種停留在上世紀的破碎感,讓這座動物園無意間擁有了中式夢核的獨特韻味。很多人關於動物園的回憶,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而這裡的懷舊感,被來打卡的網友評價為“一如八歲那年出片”。
當我們已經習慣了去那些動輒上百元門票的野生動物園,習慣了更標準化、科學化的城市配套設施,這座門票僅需15元的保定動物園,似乎被賦予了某種浪漫的象徵意義。
你總能在這座動物園的各個角落,找到屬於千禧年記憶的歸屬感。然而,這種穿越時空的體驗,因為可能搬遷的訊息,留給你去真實感受懷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坐上一輛城際交通,前往保定的區縣訪古,這絕對是週末保定之行中令人驚喜的彩蛋。甚至在事後回顧時,會有種分不清究竟是為了旅行體驗還是旅行目的而前往的奇妙錯覺。
定州和曲陽,憑藉著豐富的歷史遺蹟,吸引了眾多訪古愛好者專程前往。在高鐵網路縱橫交錯的當今時代,選擇乘坐客運車出行,本身就已是讓人感到新奇的旅行體驗。而前往曲陽的小巴車,則更有直接將旅客帶回到上世紀 90 年代的強烈穿越感。
定州汽車站的候車大廳,依然保留著年代劇中的那種風格。光線照射進來,灑落在座椅上,光影的效果更增添了映入眼簾畫面的電影感。那略顯陳舊的安檢機器,大概是整個大廳中最具現代氣息的存在。司機在候車廳內遊走,詢問著每一位新進來的乘客“是否前往曲陽”。走到售票視窗,掃碼支付了9元車費後,從窗口裡面遞出一張機打的車票。在司機的招呼下,坐上那輛外形已經頗為破舊的麵包小巴。
車內的裝飾,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彷彿存在於記憶深處的90年代曾乘坐過的城鄉小巴。
老舊的風扇、座椅,來回吹拂的舊窗簾,讓中式夢核中的影像在此刻變得具體而鮮活。司機座位旁邊,車中間那凸起的臺子大概是發動機,過去在過熱時還需要往裡面加水。這個位置在過去還能加坐一個小孩子,燙屁股,如今則放置著貨物。上車時看到一兜一兜的東西,起初還以為是乘客的行李,沒想到這些也是“乘客”,司機還會提前為它們的“目的地”聯絡好,沿途將它們放下。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因為這種看似“頗為落後”的運輸方式,反而顯得格外溫情。
前往曲陽的車程大約需要一個小時,途中會經過曲陽北外環,在這附近可以看到許多雕塑之鄉的雕塑。這也是曲陽的一大景觀,把公路當作貨架,各路大神的雕塑混搭在一起,不論是北歐神話還是中國傳說,都能在這裡看到。甚至還看到了一個超巨大的成吉思汗雕塑,由於小巴車疾馳而過,沒能來得及拍下照片。
曲陽最著名的北嶽廟,也是讓許多人專程從保定市區坐車前來的。整個德寧之殿氣勢恢宏,規格之高讓人有種身處朝堂之上的感覺。大殿裡的壁畫《雲行雨溼》和《萬國咸寧》儲存完好,每個角色的神韻都清晰可見,大名鼎鼎的曲陽鬼就像是整個壁畫的彩蛋隱藏其中。
步行前往修德寺塔,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田間。塔就在一棵大樹後面突然閃現出來,寺廟已經不在了,只有光禿禿的一座塔矗立在農田裡,少年騎著腳踏車在土路上飛馳而過。他們就像夢境中的NPC,又彷彿是千禧年記憶中那個無憂無慮的乘風少年。
與保定市區相比,曲陽的生活更具有時間的壓縮性。時間彷彿在這裡凝固,一切都還保持著上世紀的那種生活狀態。正陽街和西街沒有太多連鎖餐飲,更多的是街邊現做現賣的小販。
乘坐公交前往羊平鎮,這裡的公交需要招手才會停下,下車時還要和司機師傅打招呼。雖然這對i人來說是很大的困擾,但公交司機和乘客都非常熱心。如果說建築是儲存千禧年記憶的時間載體,那麼這些顯得有些遙遠的生活方式則讓你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彷彿回到了過去。
在社交平臺上,時常能看到“200元週末玩遍保定”這樣的攻略。與北京相比,保定的消費水平和物價彷彿還帶著2000年高性價比的特色。一座老城,總少不了本地人在飲食上對老味道的傳承。提到保定,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就是“沒有一隻驢能活著走出保定”。保定的美食藏匿於街頭巷尾,甚至深入許多老舊小區,不經意間就能領略到老城裡的生活氣息。
令人感到頗為便捷的是,保定城區的歷史建築分佈十分集中。除了追尋千禧年的回憶,在老城區進行一場歷史之旅也值得抽出幾個小時來細細品味。從真覺禪寺出發,依次經過白記包子、鐘樓商廈、天主教堂、直隸總督博物院、古蓮花池、菊衚衕、永隆茂驢肉火燒、西大街、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最後抵達天羲齋,這樣一路走來,基本上能夠串聯起保定的近代史,同時還能順道打卡幾家極具保定特色的美食老味道。
當我們在回味這一切的時候不禁思考,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我們在追尋千禧年記憶的同時,這裡或許也曾是更老一輩人的“夢核回憶”呢。
本地推薦 tips
策劃 / 悅遊編輯部
編輯 / 王學碩
撰文 / 小桶粥粥
圖片提供 / 小桶粥粥
版式設計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