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東南部,有一座小城,如果坐車繞城而行,會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當地的美食幾乎被按照地域“一分為四”,涇渭分明又相互融合。
北城,老陝風味獨霸天下,一碗湯濃料足的羊肉泡開啟美滿的一天,蒸麵是最不可或缺的靈魂一餐。
南城,重慶的爆辣給足了麻辣燙透徹天靈蓋的豐富層次感,農家土製煙燻臘肉可搭配萬物。
東城,荊楚大地帶來風味獨特的合渣可葷可素,一杯稠酒既能擔得起迎客的重任,又是居家必備的飲品。
西城,川陝豐富的食材和多變的烹飪方法,讓蒸盆子總是壓軸出現,一碗特製辣醬便能使普普通通的火鍋名揚天下。
它,就是安康。
穿過秦嶺隧道,面前便是大巴山北坡,朝下望去,漢江自西向東從一座小城中穿流而過,這便是位於陝西東南部,有著“西北小江南”之稱的安康。
巍巍秦嶺阻隔了北方的冷空氣,沿山川而下的漢江給這裡增添了溼潤。
有人戲稱安康是“西安後花園”,每到節假日大批的西安人便會開車湧向這裡。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空氣質量優良、氣候適宜,還有種類繁多、口味多樣的美食誘惑著他們。
安康市紫陽縣 | ©圖蟲:文扉
美食也是一地文化的折射,“混血”美食的形成也離不開安康地理以及歷史文化的多重影響。地處四川、陝西、湖北、重慶四省交界處的安康,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上至秦漢時期移民以充實人口和解決饑荒問題、下至明清時期因戰亂而施行的多次大規模人口遷徙。歷史上安康的境內人口幾度大起大落,移民浪潮也隨之潮起潮落。
安康移民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到了明末清初時期,政局逐漸穩定之後,隨著鼓勵招墾政策的實行,有不少來自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難民移民境內開荒墾地。
隨著移民的湧入,安康人口逐漸增加,有了“十戶人家,有九戶是客民”的說法,也奠定了現在安康的人口基礎。
漢陰
又因自古漢水可通達江海,上游從漢中入川,下游至漢口進荊楚,所以順漢江而生的安康成為了重要的商貿集散地。
安康最顯著的文化特徵就是移民文化,安康的美食,也自帶這濃厚的“混血”氣息。
海納百川的安康包容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多樣文化,這些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融碰撞後對安康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也奠定了安康人的飲食、語言和風俗習慣。
不論由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遷來墾荒的移民還是漢江上南來北往的客商,都為安康帶來了四方的美味,也造就了當地“一分為四”的奇觀。
雖然安康從地理分界上不屬於北方,但“陝”字頭該有的美食依然會出現在安康的街頭巷陌。
老回民街口沒有招牌的羊肉泡每天清早擠滿了人,這是外地遊客靠地圖也絕對找不到的私藏美味。
每個清晨,羊肉泡店門口都擠滿了人
安康羊肉泡區別於水盆羊肉,湯濃肉爛,清香味醇。大鍋煮肉煲湯,儘可能保留肉和湯的原汁原味。而饃也與西安的不同,採用的是發麵餅,掰饃手法上比西安更為粗獷。
用乳白色的滾湯冒饃和肉,然後撒香菜,根據個人口味新增鹽和辣椒。
羊肉泡
肉夾饃在網紅的鼓樓早市則演變成麻辣燙夾饃,每天早上鼓樓小學門口都大排長龍,店家會在燙好的土豆片、豆皮等食材兩面蘸上秘製醬料,夾進饃中加辣椒油,由每位食客親自將竹籤從饃中拔出,至此“禮成”。
安康特色擂辣椒
在安康,麵皮被口感更為厚實柔韌的蒸麵所代替。千萬不要跟安康人爭論這到底是麵皮還是米皮,在他們心中,蒸麵就是無可取代的存在。
蒸麵
蒸麵的調料也跟麵皮大相徑庭,底層鋪著脆嫩的黃豆芽,上面一層是炸到焦香的油潑辣子上覆蓋著香濃的芝麻醬,最後再澆一勺特色醋汁,與蒸麵混合後,味道層次分明又恰到好處。
甘肅天水的麻辣燙今年爆火之後,我就在想安康麻辣燙什麼時候也能火一把!
熱愛麻辣燙的人都知道,好吃的麻辣燙關鍵在於調料。以前總覺得辣味都是一樣的,在安康我第一次吃到普普通通的辣椒居然可以有那麼多層次。一份麻辣燙初嘗隱隱有嗆辣椒的香氣,再吃一口、又一口…...辣度逐漸遞進,就這麼上頭了。
安康的辣透徹痛快,卻沒川渝那麼重的椒麻,永遠不急不躁,柔和又熱烈。
麻辣燙店門口的串串
鎮坪的洋芋粑粑炒臘肉是典型的川渝菜品。當地特產小土豆製成的洋芋粑粑外皮過油略微焦脆,一口咬下去又軟軟糯糯,搭配上川渝人家必不可少的臘肉迅速翻炒,便是一道口感滑潤爽口的美味。
洋芋粑粑炒臘肉
安康人的日常就是在漢江邊飲茶吃飯,不論在市區還是鄉下,都能感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
石泉高山峽谷間的後柳水鄉有著“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般的恬靜,一年四季從不乏遊客。要想尋得更靜謐的地方放鬆,只需進入安康周邊山野,隨處可見大片茶園。
南部的平利縣自唐朝起就是八大茶葉產區之一,當地所產的富硒綠茶早已享譽海內外。
茶園飲茶 | ©圖蟲:等讓
如果你愛品茶,不妨來安康,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看一江兩岸燈火闌珊,品特色青茶,乘著竹筏漂流於江上,體驗古代詩畫中的高雅愜意。
大概受明初湖北麻城移民文化的影響,有些老安康人會管吃早飯叫“過早”。
安康人的早餐既可吃到南方風味的餈粑、米線,又可品嚐到西北特色的牛肉餅、羊肉泡。
麻辣燙夾饃
而最具安康特色的早餐蒸麵有個絕佳的搭子——五里稠酒。
稠酒的工藝源於當地農家純手工製作發酵釀造黃酒的習俗,比甜酒更加精細。經過過濾的酒液色澤橙黃,綿甜爽口,被當地人形容“頗有古風”。
安康人像山西人打醋一樣,習慣用大塑膠桶去裝。除了日常餐桌飲用,也是逢年過節、招待貴賓的頭酒。
五里稠酒 | ©安康旅遊
安康東邊緊鄰湖北的白河縣,因漢江水運而繁華,又有“小漢口”的美譽。
白河肉糕這道非遺美食跟近鄰湖北荊州的名菜荊沙魚糕做法頗為相似,都是用豬肉、雞蛋、澱粉為主要原料蒸制而成,只是荊州魚糕之中增加了魚糜。肉糕主要用於煲湯,先將肉丸鋪在碗底,再擺上一層肉糕,最後澆上雞湯即可。
白河肉糕
合渣更是毋庸置疑復刻了湖北恩施土家菜,只是做法上略有不同。安康這邊喜歡在未過濾的連渣豆漿中,加青菜或山野菜混合煮成糊狀。
而在恩施合渣吃法更多,有較稀不加任何調料的淡合渣,也有煮的稍幹後加加鮮湯配豬肉、仔雞、雞蛋等做成的合渣火鍋。
當地市場的應季美食
靠山吃山,靠江當然要吃江中魚鮮。來自漢江的江團魚和花鰱是每晚江邊餐館不可或缺的美食,來安康沒有人能逃得過石鍋魚的誘惑。
高階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烹飪方式。
將現殺的魚切塊醃製幾分鐘,然後把熬好的高湯倒入石鍋中,加麻辣調料一起燉煮,喜歡重油重辣火鍋的人一定會喜歡。鮮嫩可口的石鍋魚搭配的蘸料必須是石泉特色“搨辣子”,“搨”這個字形象表明了它的做法:將辣椒及生薑、大蒜等原料放在石臼(石窩)裡,用石杵搗碎而成。
石鍋江團魚
安康下轄的漢陰縣更能感受到東西南北飲食文化的雜糅。澗池燴麵片的湯頭是經過長時間熬製的骨頭湯,面片的配菜是紅薯粉條、木耳、黃花菜等食材。
最受歡迎的漢陰小吃是滿滿芝麻的炕炕饃,鹹香薄脆的麵餅,一口下去酥到掉渣。酸辣茴香小魚、酸辣魔芋豆腐這些特色菜,則結合了安康本地人愛吃酸和西南地區的重油重辣。
炕炕饃
紫陽蒸盆子源自漢水船伕,更傳奇的說法是西漢劉邦率軍東進伐楚時,廚師為軍隊踐行的臨時創意。精選豬蹄、雞塊、雞蛋餃子,佐以蓮藕、蘿蔔等分層疊放特製烏盆中,慢蒸12小時以上。揭開蓋香飄四溢,是節日待客的壓軸大菜。
蒸盆子
安康,是北方的南方,也是南方的北方,南腔北調的口音在這裡融合,南甜北鹹,東酸西辣在這裡匯聚。
安康不怕挑剔的食客,秦楚巴蜀的混血美食總能滿足不同人的胃。“西安後花園”的含金量,還在不斷提高,不信,你來嚐嚐!
編輯/Tasia
文/張甜
圖/張甜、圖蟲
社群互動
《時尚旅遊》開社群啦!
如果你也愛旅行、愛攝影、愛生活
快加入我們!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雲”遊世界~
還有不定期社群專屬福利
速速來抱團兒吧↓
旅先森VX:LLxs0515
(新增時記得備註入群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