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十一月即將過去,12月6日就到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節氣是初冬到仲冬的轉折,應及時順應時節調整飲食。因為地域不同,南北方大雪的習俗不一樣,但是大雪進補食俗卻是一致的。12月6日大雪節氣,記住“吃三白,做一事,忌一事”,早了解傳統習俗!
一、吃三白
1、
大雪節氣,我們的三餐飲食最重要的是多吃一些禦寒有營養的食材,互相搭配,讓食材的營養互補,會更加健康。白蘿蔔是大雪節氣非常健康的一種白色蔬菜,白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能夠有效幫助人體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羊肉是冬季吃最好的肉類,兩者都是冬季食材的寵兒,都易吸收非常滋補。用砂鍋把白蘿蔔和羊腩一起燉,冬天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菜,營養滋補又健康養生。
材料:羊腩1塊,白蘿蔔1個,蔥段適量,薑片少許,生抽醬油1勺,鹽少許,花生油少許。
做法:1、白蘿蔔一個,清洗乾淨切成滾刀塊。2、把羊腩切成方塊,羊腩肥中帶瘦,最適合燉著吃。3、可乾燒砂鍋加入少許花生油燒熱,加入蔥、姜爆香。4、倒入羊腩肉塊充分煸炒均勻,加少許生抽醬油炒勻,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改成小火慢慢燉。5、羊肉大約燉1小時,湯汁就少了,加入白蘿蔔和少許鹽,繼續燉大約15分鐘,羊腩和白蘿蔔都充分燉熟之後,直接關火上桌。6、蘿蔔和羊肉搭配是最佳搭配,營養和功效都可以互補,好吃不上火。
2、白山藥
山藥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家常食材,山藥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膽鹼和卵磷脂,具有增強神經細胞活性,有助於增強記憶功能。山藥配上排骨一起燉,營養滋補效果翻倍。
材料:排骨,山藥,蔥,姜,花椒,鹽,老抽,花生油。
做法:1、把山藥去皮切塊,注意山藥去皮過程最好戴手套完成,否則有些人會手癢。排骨剁成一寸長短的小塊,用開水焯過洗淨。2、鍋里加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蔥、姜、花椒、陳皮炒香。3、放入排骨煸炒,加入老抽醬油,加入開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燉約30分鐘。4、加入山藥,燉到山藥熟透,即可出鍋盛盤。
3、白百合
大雪時節,天氣乾燥寒冷,容易感冒,咽喉也會不舒服。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功效;雪梨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百合和雪梨搭配一起煮一鍋湯清燥潤肺效果最佳,早晚喝上一碗百合雪梨湯,會立馬見效,驅寒潤肺效果很棒。
食材:百合、雪梨、老冰糖、枸杞
做法:1、雪梨去皮洗乾淨,百合劈開一瓣一瓣的。2、雪梨切成小塊,倒入砂鍋中,再加上適量水,先大火燒開,再小火慢燉。3、大約燉20分鐘左右,再加入老冰糖,繼續小火慢燉5分鐘,即可關火。4、盛到碗裡,慢慢喝,嗓子不舒服的感覺瞬間就會消失,不信你做了試試吧。
二、做一事:製作冰雪雕
北方大雪節氣期間氣溫較低,降雪量較大,人們通常會利用這些條件製作冰雕和雪雕。冰雕和雪雕是中國北方獨有的藝術形式,其作品形態各異,極具觀賞價值。這些冰雪作品不僅展示了中國北方冬季的風貌,也傳遞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忌一事:忌亂用加溼器
大雪節氣,隨著室內開始供暖,加溼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過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溼器不當會引起“加溼器肺炎”。假如加溼器沒有正確清潔和消毒,使用時間過長,加溼器內壁就會滋生真菌或細菌,其中一些致病菌會透過細小的水滴顆粒,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