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馮曉暉
本篇首發於《九江日報 · 長江週刊》2024年12月1日,總第1010期。發表時有刪節,以下為原文。
概述:
11984年12月,星子廬山山南旅遊公司與九江華江旅遊開發公司聯營修復太乙村,命名“太乙度假村”,投資80萬元,同時修建公路3.19公里。
太乙村景區入口 筆者攝於2017年2月
評述:
位於廬山山南的太乙村曾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將軍別墅村”。有段時間它的宣傳語是:“登廬山不到太乙村,只算半個遊山人。”1994年太乙村景區門票的背面,印製的景區簡介如下:
“廬山太乙村將軍風景旅遊區位於廬山南麓,其背靠太乙峰,左扶五老峰,右依漢陽峰,面對鄱陽湖,是連線牯嶺景區與山南名大景區的咽喉之地。她內涵隱廬將軍村、靜廬度假村、靈廬太乙峰、夢廬九奇峰、函廬別墅區、錦廬飛瀑區、茗廬貢茶園、愛廬管理區,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這裡是聖君大禹之師太乙真人修煉成仙之地;是蔣介石、蔡廷楷、、陳誠、嚴立山等國民黨軍界要人的隱逸之地;陶淵明、陸修靜、李白、呂洞賓、徐霞客、顧貞觀、康有為、李四光、毛澤東、周恩來等歷代名人均涉足此地。奇峰怪石、雲海霧趣、松濤竹浪、琴泉彩瀑等八大自然景觀相得益彰、令人歎為觀止。”
1994年景區門票 收藏人:張廷
按太乙村景區的介紹,這座位於廬山半山腰上的小村莊,稱得上卓爾不凡,竟有那麼多將軍要員在此地駐巢隱居,有那麼多名人騷客涉足此地。那一年,筆者走訪太乙村,但見一棟棟房子上寫著蔣介石、陳誠、馮玉祥、白崇禧等名字,算起來民國一級上將近半數在此建了別墅。其中有些已經修復,還有不少殘垣斷壁。
當時不由感慨,卻也心生疑惑:這批人在廬山上都有別墅,為什麼還要擠到半山腰上的小村莊中?
太乙村內的別墅 筆者攝於2017年2月
太乙村裡最有名的別墅,是蔣介石與宋美齡的“月泉別墅”。據稱,1931年6月14日,就在這棟別墅旁,暗殺大王王亞樵派人刺殺蔣介石未果,殺手殞命。廬山刺蔣的故事,衍生出了一系列專著、電視劇、專欄片等,成為了廬山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事件。然而筆者對這一故事的來龍去脈做了考證,確定它是一件後人編造的假故事。
一個偽造的歷史事件,為什麼會發生在太乙村?如此說來,太乙村的神奇歷史,是否可靠?
太乙村內的月泉別墅 筆者攝於2017年2月
為此,筆者查詢了包括《申報》在內的幾個民國報刊資料庫,愕然地發現,理應名聞遐邇的太乙村竟沒什麼新聞,筆者查到一條記錄,它和含鄱口等景點一起出現了廬山旅遊線路圖中,並沒有被多提一句。住過大批多高官要員的太乙村,為何不被記者關注,也沒有官方的報道?
太乙村的海拔約800米左右,是一塊位於山南主要登山道旁的坡地,因在太乙峰之下而得名。1921年出版的《廬山指南》中尚無太乙村。193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廬山指南》中出現了太乙村的名字,並沒提到什麼將軍、高官,倒是說有人在這裡用新法種植水蜜桃、蘋果等,收穫頗豐。請注意下文中,搞種植的是廣東新會人。
《廬山指南》 商務印書館,1933年
在1934年吳宗慈編撰的《廬山志》對太乙村做了介紹。文中稱,開闢太乙村的,是廣東嘉應府(今梅州市)的古層冰和曾晚歸。
古直(字層冰)是梅州的歷史文化名人、詩人、教育家。他早年參加同盟會,組織過反清起義,參加過討袁活動,當過縣長。大約在1921年,因對時局不滿,古直辭官返鄉。其後,他來到廬山,決意隱居於此,遂在太乙村建屋,讀書撰稿,並搞農林試驗。據東林寺有關記載,他曾出資恢復寺院,並設帳教書,還編著過《陶靖節(陶淵明)年譜》。1925年,古直就任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文科教授。
太乙村開闢者古直像 圖源:古詩大全網
太乙村的另一位開闢者曾蹇,字糾伯,別署晚歸,廣東梅縣人。曾就讀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參加同盟會。1917年出任廣東南雄知縣,後任廣東政府委員。1920年罷官後,他與好友古直等人到廬山太乙村隱居。1926年再度出仕,先後在廣東及安徽幾個行政區任行政督查專員。
古層冰和曾晚歸開闢太乙村後,就有些同鄉好友相約而來,購地築室。十餘年間,已有十餘家。目前,並沒有這些廣東人的準確名單,但無論怎樣,也不能稱這裡是將軍村。古直和曾蹇都是行政官僚,據說還有一位軍醫,是少將銜,但那也只是文職,算不上正經將軍。
據吳宗慈於1947年編撰的《廬山續志稿》記載,太乙村於1938年日寇進攻廬山後全毀。沒有任何記錄顯示,蔣介石、陳誠、馮玉祥等人在此地建有別墅,也沒有任何記錄顯示,那些古代、現代名人,在太乙村逗留過。古代沒有太乙村,近代的太乙村也沒有值得蔣介石、毛澤東等人來訪問的價值。
太乙村中的殘垣斷壁 筆者攝於2017年2月
為什麼那一批廣東人選擇在太乙村建別墅?蔣介石、馮玉祥等人的別墅又是怎麼來的?
前者其實很好解釋。就好比,你有億萬資產,又覺得廬山是個避暑的好地方,能不能現在到牯嶺上建一棟別墅?當然不行,因為在廬山風景區建築房屋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私宅絕不可能。
當年也沒那麼容易,歐美人把持著廬山上最好的地塊,不會將土地租售給中國人。在民國初年,即便是中國的將軍、富豪,在廬山上也受到歧視排擠。直到1928 年以後,南京政府政權穩固,越來越多中國的達官貴人開始在廬山上修築別墅,在 1931 年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後,牯嶺掀起了新一輪由國人主導的建築熱潮,傳教士和外國機構也紛紛將自己的別墅賣給中國人,離開廬山。蔣介石、汪精衛等人在廬山上的別墅,就是這麼來的。
1920年代初,古直這類人在牯嶺上拿不到好地塊,就退而求其次,就在半山腰(海拔800米是山上山下的分界線)從農民手裡買塊地,自己蓋房子,省錢也能避暑,還可以種種地。
所以說,太乙村就是一群說有錢也有錢,說沒錢也沒錢的廣東人,在廬山搞的一堆小產權房。有人先試水,接著就有親朋跟進,老鄉扎堆。太乙村以前不會有,它依託於牯嶺開發。牯嶺興盛,南山登山道上挑擔子的人多了,才能在半山腰上建得起房子,才能買得起生活物資。
太乙村風景區宣傳頁 收藏人:張廷
至於那些傳說是怎麼來的。筆者不知道,但聽說過一個相當不靠譜的故事。
話說在上世紀80年代,有某位九江籍的著名文人(據說是古直在東林寺教過的學生),招來了一批江浙文人以及老闆,相約共同開發某個村子。這村子已是廢墟,地方不錯,但沒啥故事。
怎麼辦呢?文人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他們對一堆殘垣斷壁搞起了天馬行空,起了一些特別好聽的名字,隨後當即指定:這一棟,是馮教授別墅!那一棟,是張主席的!隔壁的,住何司令肯定是最合適。
筆者不知道這段故事是真是假。
太乙村索道聯票 收藏人:張廷
無論故事多麼精彩,太乙村一直沒多少遊客,雖然它也算得上廬山山南著名景點。筆者以為,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從九星公路出發到太乙村有13公里,開車40多分鐘,有些路段極其險峻,坡陡彎急。
2005年3月7日,星子縣人壽保險公司組織單位職工到太乙村開展“三八”婦女節登山活動。當天下午一點半活動結束,職工們乘坐租來的中巴下山。車輛從度假區開出後,沿坡道一直下滑,最終衝出盤山公路,墜入數十米深的懸崖。
事故現場 圖源:搜狐網
該中巴核載15人,實載44人。事故最終造成22人死亡,22人受傷。幾十年來,廬山景區發生過兩次客車翻入山崖,一次性死亡超過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本次為其中之一。事故發生後,該路段進行了改造。今年,這一路段再度進行改造和拓寬,安全度已有大大提高。然而,再安全的山路也要依賴於司機的安全意識。
發生事故的急轉彎處 筆者攝於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