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分秦楚,清江入畫樓
舟輕馳曲岸,帆正騁中流
安康白河
鑲嵌在漢江之畔
不喧囂,不張揚
Ta的美收斂且低調
圖源 | 小紅書@Tone
然而這個「秦楚邊城」
卻隱藏著無盡的故事與驚喜
工作繁忙
不妨去這座寶藏小城轉轉
丟掉煩惱 Gap一下
找回屬於你的鬆弛感~
秦楚邊城 水色白河
白河縣
位於陝西東南端
南依巴山、北臨漢水
風光旖旎、如詩如畫
圖源 | 小紅書@zc_rocky
由於地處陝鄂兩省交界處
白河縣既散發著秦的堅韌
又流露著楚的溫柔
圖源 | 小紅書@zc_rocky
這裡的街道窄坡度大
因為與湖北鄖西隔漢江相望
鄂C牌照在白河街道上隨處可見
為這座小城
增添了幾分異鄉的風情✨
圖源 | 白河縣融媒體中心
俗話說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一方美食蘊藏一方人文
來到白河
若要感受最本土的民風民俗
啟動味蕾
倒是一個婉轉巧妙的辦法~
省級非遺美食
“三點水”宴席
“三點水”宴席是白河縣
一種傳統民間宴席
據《白河縣誌》記載
自清咸豐年間
白河形成了“十大碗”宴席模式
光緒年間大量湖廣民眾
和南方商人進入白河
為迎合他們的飲食習慣
就在“十大碗”宴席中
加入了三道甜湯
所謂“三點水”
就是在每道甜湯上桌前
上兩碗清水清洗勺子
三道甜湯 共洗三次勺
因此被稱作“三點水”宴席
也被稱為“鳳凰三點水”
圖源 | 文旅白河 攝影by劉明
“三點水”宴有固定菜譜
共有菜品二十五道
包括冷盤八個
主菜十三道、座碗四個
圖源 | 文旅白河 攝影by劉明
菜品原料以魚肉、羊肉、
雞肉、豬肉、豬耳、豬肚
青菜、胡蘿蔔、黃瓜為主
因主菜以蒸菜為主
取意蒸蒸日上
又有一道雞菜和一道羊肉
諧音“吉祥”故又稱“吉祥宴”
圖源 | 暢遊安康
“三點水”宴席中
白河肉糕是重頭戲
食材以豬肉、雞蛋、澱粉為主
肉糕上黃下白
色澤鮮亮,香氣撲鼻
味鮮細滑,軟嫩不膩
圖源 | 微白河
如今,白河“三點水”
製作技藝已被列入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不僅展示著白河
豐富的飲食文化
更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品嚐
感受這份獨特的味覺盛宴
“酒”別重逢木瓜香
白河木瓜酒
白河縣作為南水北調
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
和水質控制區
其氣候溫潤,土壤肥沃
是光皮木瓜的絕佳生長地
圖源 | 起點新聞
據史料記載
白河縣栽培木瓜的歷史悠久
其淵源可追溯至唐朝
白河木瓜酒
以白河上等鮮木瓜
為主要原材料
經低溫發酵釀製而成
最大限度的吸取和保留了
鮮木瓜中的成分
入口柔和醇厚 果香四溢
酸甜恰到好處~
白河有香茗
歌風春燕茶
白河縣種茶歷史悠久
茶文化底蘊深厚
據《茶經》記載
早在唐朝時期
白河就被列為
全國八大茶區的山南茶區
圖源 | 微白河
明清時期
“白河春燕”曾作為
朝廷貢茶而久負盛名
特別是水運發達時期
白河及周邊縣的茶葉
在縣城河街碼頭裝船
透過千里漢江遠銷全國各地
圖源 | 微白河
白河春燕茶
一芽一葉、勻稱整齊
純淨無雜、形似春燕
湯色明亮、清香淡雅
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圖源 | 小紅書@一昂揚揚帆起航
當然
這座「寶藏小城」
還蘊藏著不少美景
天寶梯彩農園風景區
廟山寨風景區、橋兒溝
白河縣民俗博物館
漢江畫廊、綠松石博物館
你可以盡情感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可以領略
人文歷史的厚重底蘊
圖源 | i安康城市服務
不妨放慢腳步
來這座被低估的「秦楚邊城」
品一席“三點水”
飲一碗木瓜酒
喝一杯春燕茶
在一滋一味間
品盡白河味道
在一街一巷裡
感受老街的慢時光
開啟一場“去班味兒”之旅!
【山水好時光 週末到安康】安康週末遊玩攻略!(11月29日-12月5日)
本文為安康旅遊綜合整理,相關轉載內容只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或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字或圖片來源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來源: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編輯:亞楠
責編:童慧
終審:張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