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團煙霧嗆咳般地從蒸汽機車的喉管,也就是煙囪中吐出,乳白色的蒸汽在站臺上雲霧般浮動,天空瞬時昏暗,盛裝的紳士和女子們緩緩走進車廂,登臨臺階的那一瞬,回頭向站臺上送別的人招手……汽笛長鳴,一列老式火車慢吞吞地啟動了。”
這不是什麼懷舊老電影的鏡頭,而是作家畢淑敏在2013年搭乘非洲之傲列車時寫下的文字,後來這段14天橫貫非洲大陸的豪華火車之旅被她集結成書,於是有了《非洲三萬裡》。
穿越叢林狩獵,橫跨沙漠觀星,追蹤草原動物遷徙,神秘的非洲大陸有吸引人前往的無數原因,但跟隨一輛19世紀風格的古董豪華火車“穿越時空”,一邊慢悠悠地遊歷非洲,一邊在舒適的環境裡優雅社交,絕對能超越你對非洲之旅的原有期待。
非洲之傲列車(Rovos Rail)是由英裔南非富商羅翰·沃斯(Rohan Vos)於1986年創辦的列車公司。原本是機械配件銷售商的羅翰·沃斯,在1985年的某一天,偶然受邀參加了一次蒸汽火車旅行,從此對火車旅行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
非洲之傲列車創始人羅翰·沃斯(Rohan Vos)先生
這股熱愛很快化作行動力,不久後羅翰就在一個拍賣會上拍得了一節老式火車車廂,他最初的設想是將其修復後掛在南非鐵路的火車上,作為私人的“家庭大篷車”使用,但這一想法以“不具備資質和條件”遭到了運輸服務管理局的拒絕。這讓羅翰萌生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成立自己的列車公司,並打造一列世界頂級的豪華列車。
很快,他就在拍賣市場買回了一輛珍貴的蒸汽機車火車頭,它產於1839年,是世界上仍在執行的最古老的蒸汽機車火車頭。終於在1989年的春天,由一個火車頭和七節車廂組成的列車從開普敦啟動,羅翰把他的姓名連在一起為列車取名“Rovos Rail”,從此“非洲之傲列車”誕生了。
為了“打造世界頂級的豪華列車”的宏偉計劃,羅翰把機械配件生意轉讓了出去,將興趣愛好轉化成了終身事業。他參考一本由Les Pivnic所著的《南非鐵路餐車》,按照書中的記述搜尋各個年代的車廂。就這樣一節節具有歷史韻味的車廂和餐車被他從各地的廢品回收站、私人收藏和俱樂部裡買回來,到2000年時,他已經成功地收集到了60節車廂和蒸汽機車。
充滿復古情調的專業機師和古董級的蒸汽機車
自運營36年來,非洲之傲列車沒有照搬任何其他豪華火車的經驗,而是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將豪華火車旅行發展出獨特個性。如今這些統一粉刷成綠色的車廂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的私家火車站迎接來客,這座有兩層樓高、充滿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私家火車站佔地56公頃,寬敞的候車大廳鋪設老式木地板,四周懸掛火車相關的畫作和藝術作品,還有隨時供應的香檳和點心陪伴候車時間,任誰身臨其境都會誤以為闖進了《福爾摩斯》劇集的拍攝片場。
私家火車站最大的亮點在於那裡是一座活生生的鐵路博物館。雖然當今列車全程用蒸汽機車牽引不再現實,但非洲之傲列車仍然在比勒陀利亞私家火車站發車和抵達時保留了一段蒸汽機車行駛,成為列車體驗活動的一個環節。由於沒有其他列車的干擾和時間表的緊迫,乘客可以自由穿梭在候車大廳和登車月臺之間,甚至踏進正在填煤的火車頭駕駛艙進行參觀。
專屬於非洲之傲列車賓客的維多利亞風情
私家火車站以及其內部復古豪華的候車室
候車大廳的迎賓服務為乘坐豪華列車的儀式感拉開序幕,再跟隨行李員登上車廂,這些有著百年曆史的車廂經過徹底改造和裝潢煥然一新,內部整體由紅木鑲板內飾搭配墨綠地毯,其精美程度不輸五星級酒店。
非洲之傲列車提供普爾曼套房、豪華套房和皇家豪華套房三種房型,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羅翰身材高大, 他本人對火車上私人空間的使用需求直接影響了房間設計,其中幾節車廂只安排3個豪華套房或者2個皇家豪華套房,使得它成為世界上所有豪華列車中房間面積最大的列車,除了擁有無需摺疊的大床,還有獨立的冷暖空調和衛浴設施,皇家套房內甚至還有分開的淋浴和爪形浴缸配置。
世界上最寬敞的火車套房以及古董級的餐車
非洲之傲列車幾乎全方位擁抱非洲壯麗的風景,所有大窗戶都可以自由開啟,車廂尾部的開放式的觀景甲板更是賞景攝影的好地方。每次發車前,羅翰幾乎都會親自在出發站臺致詞迎送,同每一位乘客握手並講解注意事項,就像家中的長者一樣,面對即將遠行的親人再三叮嚀。這一傳統從非洲之傲列車運營以來,一直保持至今。
非洲之傲列車的觀景甲板
非洲之傲列車路線眾多,擁有從55小時的短途路線到長達16天的長途路線,包含獵遊、高爾夫、越野等激動人心的活動,將山麓、瀑布、草原、村鎮、海灣等非洲最棒的目的地連線在了一起。
有著20年揹包旅行經驗的旅行博主小鵬在2010年搭乘了非洲之傲列車的德班路線(Durban Safari),這趟從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開往南非沿海港口城市德班(Durban)的短途路線歷時3天2晚,儘管是最短的路線卻包含三次下車遊覽行程,景點安排既有自然風貌也有人文歷史,所以也是很多首次搭乘非洲之傲列車的旅行者的選擇。
非洲之傲列車德班路線沿途風景
在小鵬的記述裡,列車從比勒陀利亞的私家火車站鳴笛啟程。第一天越過連綿不絕的龍山山脈(Drakensberg)後,第二天清晨到達納姆比提(Nambiti)私人保護區,護林員在那裡等候著,帶領大家坐上敞篷越野車穿過整個保護區,展開一場追蹤野生動物蹤跡的狩獵之旅。納姆比提是“非洲五霸(Big Five game)”即非洲獅、非洲象、非洲水牛、非洲豹和黑犀牛的自然保護區,在鬱鬱蔥蔥的灌木叢和空曠的平原之間,生活著數量和種類都異常豐富的野生動物,不僅有標誌性的“非洲五霸”,還有大象、斑馬、長頸鹿、疣豬和各種羚羊。
即使這樣還未盡興的話,緊接著在下一個停靠站:寧靜的斯皮恩科普(Spionkop)私人保護區裡,還可以繼續追蹤野生動物;但探秘斯皮恩山頂上鮮為人知的“英布大圍困”遺蹟或許更具吸引力,這是1899年—1902年的南非戰爭中最血腥、最徒勞的戰役之一,2000名英軍步兵擠在狹窄的斯皮恩山頂,陷入了苦戰,死傷不可計數,如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站在斯皮恩山戰役留下的那些戰壕旁,似乎還能窺見這場戰爭的全貌。
非洲之傲賓客乘坐敞篷越野車深入非洲大草原
第三天在抵達終點站之前,列車會在凱弗斯漢姆(Caversham)小鎮稍作停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幾乎沒有遊客涉足,但在德拉肯斯堡(Drakensberg)山麓的農莊裡卻坐落著一個享有很高知名度的陶藝坊——阿德摩爾陶藝坊(Ardmore Ceramics)。陶藝坊的女主人Fée Halsted-Berning在1985年搬來小鎮,指導和培養了40多名當地土生土長的祖魯族陶藝師,他們繪製的圖案細節算不上精緻,造型組合也顯得奇特甚至略微拙樸,但因形式和內容極富想象力而頗受歡迎,且獲獎不斷,如果能淘到一兩件合心意的紀念品為整趟旅程收尾,那就再好不過。
儘管火車上度過的時間早已過去14年,但在談及乘坐經歷時,小鵬依然記憶猶新:“每天黃昏時段,我都喜歡坐在最後一節觀景車廂喝著葡萄酒看日落,橘色的夕陽伴隨著彩虹落在廣袤的非洲原野上,那時候火車轟鳴,駛向遠方,我真希望鐵軌沒有盡頭,火車永遠不要進站。”小鵬頓了頓又說道:“現在閉上眼睛,彷彿還能聞到非洲草原的氣息。”
非洲也被稱為彩虹國度
對於那些進階的旅行者來說,長途路線才是非洲之傲列車的精髓。12天11晚的奈米比亞路線(Namibia Safari)最是熱門,一路從高山草原到西部大西洋沿岸,橫跨南非、奈米比亞兩個國家。
非洲之傲列車行駛在廣闊且多樣的非洲大地
依然是從比勒陀利亞的私家火車站出發,列車第一天在維瓦特斯蘭(Witwatersrand)遍佈金礦的高地草原上,朝著金伯利(Kimberley)緩慢行駛。第二天的停車參觀行程從金伯利礦坑(Big Hole)開始,這個深達240米的巨大礦坑曾開採出超過2.7噸的天然鑽石,見證了金伯利作為“鑽石城”的輝煌歷史;鑽石礦坑旁邊就是金伯利礦山博物館(Kimberley’s Diamond Mind Museum),裡面還原了昔日的城鎮景象,將19世紀70年代無數人蜂擁而至金伯利採集鑽石的淘金歷史真切重現。
金伯利小鎮的鑽石礦坑
搭乘非洲之傲列車旅行完全就是為了享受優雅復古的火車慢旅本身,但對於習慣了城市的熱鬧和便捷的旅行者來說,“從適應到享受火車旅行需要一個過程”,這是搭乘奈米比亞線路的王女士給後來的乘客的第一個提醒,“頭兩天你可能還處於旅行的興奮狀態,但因為整天都在列車上,會讓人有點坐不住”。
但非洲之傲列車絕不是普通的交通運輸工具,而是讓大家享受旅途風景的同時,還能高尚社交的列車。餐車是社交達人們相遇的場所,“每個人都打扮一番,身著正裝,像是英國的紳士淑女,那個場景跟我想象中的非洲很不一樣”,外向的王女士很快就在與他人交流中找到了非洲之傲列車的魅力,“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個從英國來的老奶奶,她說這已經是她第5次搭乘非洲之傲列車了,因為火車左搖右晃的頻率讓她想起了小時候被媽媽抱在懷裡哄睡的感覺,這能讓她睡得很踏實。”
在非洲之傲列車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是快節奏生活中難得的經歷
第三天,列車從烏平通(Upington)越過奧蘭治河(The Orange River),駛進奈米比亞,意味著這趟長途路線的“正題”從這裡開始。
首先是魚河大峽谷(Fish River Canyon),緊接著來到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港灣城市呂德里茨(Luderitz),以及城市周邊凋零在歷史變遷中的“鬼鎮”卡曼斯科(Kolmanskop);然後是被譽為“上帝的希望”的城市吉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這裡有著名的箭袋樹營地迦納斯公園(Garas Park),從自然的壯麗、地貌的多樣、物種的神奇,到歷史的變遷、城市的興衰,奈米比亞向旅行者展開了連續的視覺盛宴。
遠眺港灣城市呂德里茨以及小鎮中的費森基什教堂
從興奮到放鬆後,王女士在旅途的中段開始真正享受火車慢旅。“有一天晚上,”王女士回憶道,“我半夜醒來發現列車停歇在鐵軌上沒有開動,看著窗外,夜晚的非洲大地那麼廣闊寂寥,感到人在自然裡特別渺小,但同時也感到一些雜念被清空了,內心特別平靜。”那一刻,透過列車車窗看到的景象是任何紀錄片和旅遊指南都無法提供的個人經歷。
乘坐非洲之傲列車在夜晚穿梭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
旅途在第七天進入後半程,也是奈米比亞路線的精華部分,所有乘客在索蘇斯維來(Sossusvlei)下車,搭乘接駁飛機住進沙漠深處的小屋。位於奈米布沙漠裡的索蘇斯維來以其高聳的紅色沙丘和純白色的鹽沼而聞名,飛行途中向下俯瞰,會看見那令人驚歎的地形隨著風吹的弧度,演變成土地跳動的脈搏。
堪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奈米比亞沙漠
第十天,奈米比亞路線來到尾聲,但整整兩天,在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的埃託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 )追蹤野生動物,無疑能為旅途好好收尾。作為奈米比亞的動物王國,這塊22270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棲息著114種哺乳動物和340種鳥類,乘坐敞篷車經常能發現出沒於水塘邊的非洲象群,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滿是低頭吃草的斑馬群,還有時常奔跑在道路兩邊的跳羚群,眼尖的話能發現棲在樹上的花豹或者趴在樹下的獵豹,甚至能看到瀕臨滅絕的黑犀牛。
至於終點站,位於南大西洋沿岸的鯨灣港(Walvis Bay)本身就很值得探訪,海灣中浮游生物聚集,吸引了許多海洋生物,其中就包括數量眾多的南露脊鯨,鯨灣因此得名。儘管非洲之傲列車的旅途在此結束了,但奈米比亞的旅途或許還將繼續。
埃託沙國家公園壯麗的自然景色與野生動物
所謂旅行,遠不止身體的空間移動,更是心靈的馳騁暢遊。在書寫和講述中,無論是畢淑敏,還是乘坐過非洲之傲列車路線的小鵬和王女士,都不約而同地將重點放在火車上遇到的人和聽到的故事上,陌生人因為短暫地居住在這個“移動的家”上,變成了“同行的家人”,但“即使周遭沒有人,還有非洲的原野,還有行駛的列車,還有鳴響的汽笛;即使這一切都沒有,還有自己與我同在”,這也是火車旅行經久不衰的原因。
附錄:實用資訊
非洲之傲列車(Rovos Rail)由羅翰·沃斯(Rohan Vos)私人運營,有普通套房(Pullman Suite)、豪華套房(Deluxe Suite)和皇家套房(Royal Suite)三種房型可供選擇,其中中檔豪華套房佔多數,是推薦的首選房型。全車36間套房,正常情況下搭載乘客40人左右,最大情況下也僅可搭乘72名乘客,因此席位有限最好提前幾個月預訂,長途路線則最好提前一年預訂。
套房價格包含所有餐食、酒水、車上娛樂設施、車上車下行程活動。瞭解詳情或預訂行程,敬請訪問官方網站:https://rovos.com/ (官網有多國語言選擇,點選右上角的地球圖示可切換中文頁面)。
策劃 / 悅遊編輯部
編輯 / Oliver
撰文 / 西西
圖片提供 / 非洲之傲列車(Rovos Rail)官網、視覺中國
版式設計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