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來西安旅遊,鐘鼓樓是遊客必打卡的景點之一。作為西安城市的標誌性建築,這兄弟倆守護了西安城600多年,見證了城市歷史變遷,也把自己“熬”成了文物。
鐘鼓樓是感受西安人文歷史、城市佈局的最佳見證,尤其是鐘樓,它所在的位置絕對是西安城市的C位。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西安鐘樓最初並不在現在這個地方,它竟然是整體搬遷過來的!
鐘鼓樓並非是西安獨有的,而是我國古代都城的象徵。從漢唐的長安,到六朝的南京,再到明清的北京,我國很多城市都鐘鼓樓。如今,在全國各地,我們仍能見到數十座鐘鼓樓,它們大多建於明清時期,曾是報時、報警以及城門開關的重要標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的由來。
西安鐘樓和鼓樓,分別是我國現存鐘鼓樓中形制最大、儲存最完整的。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兄弟倆隔著鐘鼓樓廣場,遙遙相望。
鐘樓位於西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十字街口,妥妥的城市C位。早些時候,人流車流是可以從鐘樓券洞下面經過的。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一則券洞無法滿足交通流量的需要,二則為了保護文物,修建了鐘樓盤道。車流人流經過,只能“繞”著鐘樓走。鐘樓的地下環形通道,也成了西安城裡最早的“迷宮”。
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西安鐘樓其實是整體搬遷過來的!
鐘樓始建之初的位置,是在鼓樓以西,今天的西大街北廣濟街口的位置。它建成之後大約兩百年(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才搬遷到如今這個位置的。
很多人會問了,好好的為什麼會挪地方呢?關於鐘樓的搬遷,有很多傳說故事。比如傳說鐘樓地下有條大鰲魚,經常興風作浪,為了鎮壓它才把鐘樓搬了過來等等。
其實,西安鐘樓位置的遷移是基於城市的發展和擴建。
鐘樓最初的位置是建起是朱雀大街上的,這裡就是當時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也是五代、宋、元時期城市的中心。到了明代,西安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城牆向東、向北擴充套件了1/4。再後來,西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的位置確定了,由此而形成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成為城市主幹道,鐘樓的位置就有點偏離“中心”了。
明萬曆十年(1582年),陝西巡撫龔懋賢命咸寧、長安二縣令主持鐘樓整體東遷工程,將鐘樓整體搬遷到了現在的位置。
《鐘樓東遷歌碑》明確記載了鐘樓搬遷的時間、原因等。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西安鐘樓是搬遷過來的,但除了基座之外,其餘建築部分完全按照原樣,沒做一絲改動,仍然是明初建築式樣。
那鐘樓是怎麼從西邊搬過來的呢?這就不得不感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了!
鐘樓通高36米,巍峨壯麗,但它通體採用榫卯結構,沒有用一顆釘子。正是由於這樣的連線方式,鐘樓東遷時只需按照圖紙給每個構件標號、拆卸,在現址上重新搭建安裝就可以了。
那麼,西安鐘樓的內部是什麼樣子呢?感興趣的話,下一篇咱們繼續嘮。
最後說一些旅遊實用資訊,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門票:現在參觀鼓樓單獨買門票是30元,同時買鐘鼓樓的聯票是50元。
拍照打卡機位:圖2可以拍到和鐘樓合影的網紅機位在開元商城5層的觀景平臺,入口就在李寧店鋪裡面,找到李寧店鋪能夠看到一個比較明顯的“最佳觀景臺”的指示標語,推門進入就可以了。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