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絕對是一年當中
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安康的傳統年俗
大多數人並不瞭解
今天,小編繼續帶你
探尋這些關於年的文化記憶
"大年初二吃完麵,回到孃家去拜年。"
"大年初三姑家走,姑家去了不空手。"
大年初二
2024
正月初二稱為“姑爺節”或“迎婿日”。俗話講: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奴家出門轉一轉。去看各家過新年,要到孃家吃口現成飯。
正月初二是出嫁女子回孃家拜年的日子,是相當看重的一個習俗;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在送年禮時要注意,有些年禮的諧音“犯忌”,不宜送出,如送水果時不送梨,因為“梨”與“離”諧音,不吉利;不能送鐘錶,“送鍾”與“送終”諧音;給家裡做生意的人送禮不能送“書”,“書”與“輸”諧音,可以送些寓意好的禮品,比如送酒,因為“酒”與“久”諧音,有“天長地久”之意;送年禮的同時,紅包也會分給孃家的小孩,孃家收了女兒、女婿的紅包後,待夫妻雙方離開孃家時,孃家必須要送回一部分給女婿。
回孃家了,外孫們見外婆外爺(姥姥、姥爺)就會喊:“拜年拜年,伸手要錢”,然後作揖叩頭,外婆外爺會讓外孫、外孫女伸出手掌空打後一笑,掏出紅包挨個發,其樂融融的氛圍在孃家的團年飯上陸續展開。
回孃家拜新年也是有許多講究的:
(1)吃荷包蛋。尤其是第一年回孃家拜年的新婚夫妻,要早早的趕回來,新女婿進門,岳母先給新女婿和女兒煮一碗甜酒荷包蛋,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2)新婚夫妻回孃家有一個習俗叫給新女婿“開臉兒”,也叫“戲女婿”。意思是同門宗族的嫂子們要麼在家等,要麼從自己的孃家趕回來,給自己新婚妹妹的郎君一個“下馬威”,用包餃子的方式:分別包一個辣椒餃子、花椒餃子、大茴餃子、鹽餃子、幹樹葉餃子、糖餃子六個,與其它餃子混合備用;待新女婿(新妹夫)酒過三巡後吃飯時,把六個餃子放碗底再蓋上肉餃子端上來,名曰新女婿“得嬌子飯”;當新女婿開始吃時還好,到後面就作難了,但還必須吃下去,有些新女婿喉嚨粗乾脆來個囫圇吞棗式直接不用咀嚼,整個嚥下去,結果漲的面紅耳赤哈哈笑,一旁的嫂嫂們嘻嘻哈哈拇指翹;有些新女婿實在吃不下,要麼請丈母孃出來解圍,要麼請媳婦出來打圓場。還有一種“戲女婿”方式,就是在新女婿的米飯碗裡藏一些肥肉,讓女婿吃,因為酒足飯飽肚子滿的時候,再吃這一些肥肉就有點難上加難了,讓新女婿左右為難,吃吧,肚子塞不下,不吃吧,又顯得不好,各種“突發“趣事惹得滿堂歡笑。
在”戲女婿“上,還有這麼一段故事:上世紀60年代末,安康高新區一羅家男子去河西張溝拜新年,嫂子們不知從哪兒聽說他不吃肉,就來了個“碗裡藏肉”的方法,在那個物質不豐裕的年代裡,人們肚子裡缺油水,再加上羅家男子又能吃肉,便拿出看家本領與嫂子們挑戰:“你們有多少肉都拿出來,看看我夠不夠吃?”嫂子們一聽,這個膽大的新女婿不知天高地厚,便把家裡的蒸肉、肘子全部端上桌,羅家男子三下五除二一口氣把六碗蒸肉、肘子連輔菜吃了個光,繼續說:“還有肉沒有?”眾嫂子們一看,趕緊把屋裡剩餘的豬肉用蒜苗爆炒端出來,他照樣一掃而光,嚇得眾嫂子們直說:“你把我們看愣住了,家裡沒肉了。你這小夥子飯量厲害啊!今後可不准你來家裡吃肉了。”一番調侃後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根據那時各家各戶做蒸肉、肘子的用料看,羅家男子那一頓吃的肉大概在9斤左右。
(3)認親。新婚夫妻在孃家吃完第一頓飯後就去孃家的三代同門族親——爺、爹、姑、姨、兄弟姐妹等親戚家裡認親,拿四色禮品登門拜訪相認;走時親戚們要給新婚夫妻回禮,在過去要麼送鞋襪、要麼送布料、要麼給現金,如今全部用紅包替代了。
關於”大年初二回孃家“的故事還有很多,其中,有一則故事是這麼說的,上世紀80年代初,高新區冉家河口有一人家貼對聯:“家有萬金不富,膝下無兒五男。橫批:初二過年”。原因是這家男主人老婆去世後留下五個女,後來又找了一個老婆又帶了三個女,結婚後又生了兩個女,家裡共十個女兒。女子被稱為“千金”,十個女加起來是“萬金”,民間有“一個女婿半個兒”之說,十個女婿即是五個男兒;每年到初二時,十個女兒、十個女婿回來拜年,所以老兩口說他們的年是在初二過;因此才有此對聯,表達了那時才學在民間,創造在民間,意趣在民間。
另外,在安康還有幾個傳統規矩: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不能跟女婿同床睡,這樣會給孃家招黴運;過年的時候女兒不能在孃家掃地;不能在孃家過除夕或過正月十五,須在除夕或正月十五晚上點燈前回到婆家,走時不能回頭看孃家的燈。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一些不符合現代社會適宜的規矩在新文明、新文化、新理論、新倫理中陸續改變。
大年初三
2024
正月初三稱為“豬日”或“天慶年”“小年朝”。
大年初三晚輩們要到父親的姐妹家去拜年。這還是體現了父系家族的習俗,在姑家,姑姑對侄子、侄女喜愛有加,教育侄子、侄女如何做人、如何學習進步、如何尊老愛幼、如何孝敬父母、如何替父母分憂、如何對待兄弟姐妹、如何種莊稼等;走時讓侄子、侄女給自己的父輩們帶點他們喜愛的如菸葉、自家產的柿餅、核桃、栗子等自家做的特產,因為這些東西不是拜年禮品,讓兄長或弟弟們體會到自己的能幹。
本文為安康旅遊綜合整理,相關轉載內容只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或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字或圖片來源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來源: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陝西節慶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安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羅先餘
編輯:馬欣
責編:童慧
終審:張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