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基本盤依然穩固。
近期,大S在日本旅行期間因感染流感引發肺炎不幸去世以及日本國內流感爆發的新聞頻登熱搜榜單。這是否會對中國遊客的赴日旅遊信心產生影響?
目前來看,短期旅遊市場可能受情緒擾動:
攜程資料顯示,訊息公佈48小時內,赴日機票退訂率激增178%,北海道溫泉酒店遭遇80%訂單取消。
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統計,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日本累計流感病例約952.3萬例,部分醫療機構出現藥品短缺、床位緊張等問題,有遊客反映“路上咳嗽聲不絕於耳”。大S事件進一步放大了公眾對流感的恐慌情緒,短期內可能影響部分遊客的出行決策,尤其是首次赴日或健康風險敏感人群。
然而,從長期來看,中國遊客赴日旅遊的整體趨勢仍然穩健,前景光明。
深入分析客群結構,我們可以發現,中國赴日遊客主要來自江浙滬地區及擁有豐富出境遊經驗的人群,他們的消費能力非常強勁。
2023年日本對華簽證簽發資料顯示,上海領館佔比高達51%,江浙滬地區遊客占主導地位。這類人群通常出境經驗豐富,對目的地風險評估更為理性。2023年多地赴日多次簽證簽發量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這反映出日本對於高頻遊客的吸引力依然強大。
以2024年的資料為例,中國大陸游客訪日人數增長了2.9倍,人均消費額達到了1.3萬元人民幣,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位居榜首。這表明,儘管面臨地緣政治和核汙水處理問題的影響,中國遊客對日本旅遊的熱情並未減退,反而消費資料逆勢增長。
2025年春節假期,日本仍是中國遊客的熱門選擇。同程旅行釋出的《2025春節假期旅行消費報告》顯示,日本依然穩居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目的地國家榜首。同時,春節期間最受歡迎的五條出境遊航線中就有兩條前往日本。
不久前,日本逐步放寬對華簽證條件,如延長多次簽證有效期、簡化財力證明等,進一步釋放高淨值客群需求。而且,特朗普政府上臺後,中美博弈格局下中日經貿合作需求增強,民間交流有望受益於政策層面的“破冰”。
流感疫情與大S事件雖引發短期輿論震動,但中國赴日遊客的“基本盤”——高頻次、高消費、高適應力的核心客群——決定了其市場的韌性。正如一位北海道遊客所言:“流感年年有,但櫻花不會因此不開。” 在政策紅利與需求升級的雙重驅動下,日本旅遊的長期前景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