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回望2024年,普洱市文旅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全面推進旅遊城市建設,公共旅遊設施裝置不斷完善;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強化文旅市場監督管理,文旅市場經營規範安全有序;積極培育“文旅+”新業態,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2024年,全市接待遊客5433.31萬人次、旅遊花費629.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65%、7.43%,旅遊城市建設成效明顯。
熱詞一
景邁山“世遺新韻”
翠山遺風煥錦章,茶韻千秋傳遠揚
景邁山自申遺成功後,在2024年踏上了全新徵程。申遺週年慶典系列活動盛大舉辦,全年接待遊客55.20萬人次,同比勁增22.53%。同時,為理順景邁遺產保護體制機制,自2024年以來,在景邁山全面實施《普洱市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保護條例》,啟動《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管理規劃》修編,出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管護技術規範》,從古茶林地管理、植被管理等8個方面對景邁山古茶林管理作出規範;嚴格執行《景邁山建設活動導則》,並籌備組建工作專班,理清景邁山管理局、惠民鎮和景邁投資公司現有管理體制,構建合署辦公、分工合作、一體化執行的管理機制,建立統一高效的運轉機制和督辦機制,統籌方方面面的資源和力量,此外,出臺《普洱景邁山茶品牌建設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景邁嘉木產品茶等40款特色文創產品全新亮相,“雲南·走拉祜鄉村玩樂過年 遊景邁山茶林觀世遺”線路榮膺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景邁山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再攀新高,成為普洱文旅版圖中一座冉冉升起的明星地標。
熱詞二
千年古道“古韻新探”
蹄痕舊憶尋幽徑,溪林新聲探古荒
古老的茶馬古道在2024年煥發出勃勃生機,那柯里茶馬驛站榮發馬店及周邊區域修復提升專案順利實施。茶馬古道(寧洱段)修繕保護專案修繕勘察設計方案及普洱茶馬古道(思茅區路段、寧洱縣路段)文化保護利用總體策劃和可研報告編制工作穩步推進。茶馬古道保護立法深入推進。思茅區茶馬古道省級旅遊度假區建立順利啟動,茶馬文化系列主題活動精彩紛呈。普洱茶馬古道旅遊景區全年遊客接待量達18.3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熱詞三
鄉村旅遊“繁花似錦”
田園風暖滿歡歌,諸村典範引風行
2024年,鄉村旅遊成為普洱文旅的亮麗風景線。墨江聯珠鎮鄉村振興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園等專案紮實推進,墨江曼海“鄉村旅遊CEO”模式大放異彩,思茅“美麗星村·有風咖谷”成為滬滇協作鄉村振興典範,大荒地旅居新業態登上央視直播間。全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173.3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0.39億元,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
熱詞四
旅居普洱“桃源逸居”
青山綠水隱桃源,逸旅閒居歲月長
思茅區大荒地小組、西盟永俄等4個案例成功入選旅居雲南典型,春風雲庭等9個旅居地產專案吸引2000餘戶省外業主安居置業。全市56個鄉村、160多家民宿酒店積極開展旅居業務,迎來18.56萬旅居者。普洱精心打造一個個充滿詩意的“棲居”之所,實現現代生活與田園詩意的完美融合,成為遊客心嚮往之的旅居之地。
熱詞五
文化藝術“群星閃耀”
墨香歌韻迎萬眾,文苑繁華映月明
自《普洱市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實施方案》落地實施,打造了99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瀾滄“村晚”成功入選國家公共文化雲榜單,墨江聯珠鎮紫金社群入選全國“四季村晚”示範展示點,“中老越三國丟包狂歡節專案”獲評中國群眾文化品牌典型案例,合唱《鼓歌》、書法《中華復興賦》榮獲雲南省第六屆群眾文化“彩雲獎”。本土音樂劇《景邁有嘉木》全國巡演8場,引進《春之祭》《暮光之城》等國內外優秀劇目演出8場,打造“開心廣場 和諧文化”月月演、“香遇普洱”週末市民文化節等群眾文化活動4600餘場次,文化場館免費開放3.97萬場次,極大豐富了廣大市民遊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熱詞六
品牌業態“進階躍升”
文旅規劃繪宏篇,品牌林立綻芳妍
《普洱景邁山世界級旅遊度假區規劃》等編制工作有序推進,西盟佤部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立工作正式啟動,普洱正向著更高品質的旅遊發展目標砥礪前行。墨江文廟新晉4A級景區,景東亞熱帶植物園、聯珠曼海旅遊景區等5個景區建立3A級景區,太陽河森林公園獲評全國探險旅遊精品景區,普洱茶馬古道(思茅區段)、瀾滄景邁山古茶林徒步線路入選2024雲南經典徒步線路,磨黑至那柯里旅遊公路入選全國第二批交旅融合發展示範案例。普洱文旅品牌建設成果豐碩,有“週末遊”“文化遊”“研學遊”等61條線路產品,有風咖谷、火塘煮水等城市茶咖空間,“入也集市”“無界茶生活”“茶咖潮玩”等特色品牌活動,整體品質與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獨樹一幟。
熱詞七
文旅專案“聚勢賦能”
高樓入聳築新城,商客紛來夢競成
賓弄賽嗨孟連農文旅示範園、普洱1735文旅街區、象山國際生態養生度假區等專案加速推進,景邁府、景邁山石頭紀等高品質酒店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景邁一齡六時康養度假酒店、全季酒店等建成運營。29個精心策劃的文旅招商引資專案及8次外出招商推介成效斐然,引進四川佰村相見、鹿柴山集等農文旅融合專案,總投資達21.15億元,為普洱文旅產業注入強勁的發展動能。
熱詞八
遺產保護“薪火相傳”
古蹟珍遺世代傳,非遺薪火永綿延
啟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截至2024年底,複查“三普”不可移動文物358處,發現新文物81處。推進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市博物館年內接待群眾76.49萬人次,同比增長6.2%。非遺領域成績突出,承辦文化和旅遊部“寮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培訓班”、“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題活動主會場活動等國際國內重大非遺活動。4人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公示名單,36人成為省級非遺傳承人,6件非遺產品入選雲南省第二屆“非遺伴手禮”。眾多傳承基地與工坊蓬勃發展,共同守護普洱文化根脈。
熱詞九
服務質效“臻善領航”
服務精優樹典範,常態監管業長興
舉辦金牌導遊(講解員)、旅遊住宿及餐飲業、旅行社等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3期,行業技能競賽2期,持續提升旅遊從業者專業素養。普洱團隊榮獲2024年雲南省星級旅遊飯店服務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中餐服務專案二等獎、客房服務專案三等獎等多項佳績。組織4期執法培訓及案卷評查,並與山東、福建、新疆等地開展3次交流協作。全年檢查場所5305家次,受理投訴及群眾求助155件,24小時辦結率99.1%,遊客滿意率98.3%,全方位強化市場監管力度,確保全市文化和旅遊領域安全生產事故零發生。
熱詞十
宣傳交流“聲動四方”
線上線下展風采,普洱風華啟新程
普洱文旅宣推強勢突圍、成功破圈,入選小紅書“2024城市新名片計劃”首批合作城市,並在攜程首頁上架普洱文旅星球號旗艦店。憑藉精彩的傳統文化節慶,豐富文化主題活動,茶咖潮玩體驗以及普洱特有的鬆弛感,普洱成為2024年“五一”最受熱捧反向旅遊目的地之一。茶馬古城中秋活動兩登央視新聞,景邁山等標誌元素無人機秀閃耀黃浦江畔。先後到泉州、廈門、上海、蘇州、杭州、鄂爾多斯、武夷山、北京、山西、河南等10餘個城市宣推,邀請省內外200餘名網紅、達人宣傳普洱。2024年新媒體平臺資訊釋出5076條次,瀏覽量達1486.7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4倍。普洱文旅之聲正傳向四方,吸引五湖四海遊客體驗“絕版普洱·香遇世界”的魅力之城。
日邁月徵,朝暮輪轉。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劃之年。新的“時間單元”,不變的時代使命,普洱市文旅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後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實”的作風、“新”的打法、“立”的導向、“進”的追求,圍繞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全力推進旅遊品質提升、重大文旅專案兩大攻堅行動,夯實文化安全、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遺產保護三大基礎,擦亮“旅居普洱”品牌,努力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旅遊城市提供堅強文旅支撐。
文 姚夢溪
圖 普洱市融媒體中心 普洱釋出 墨江釋出 普洱茶馬古道旅遊景區 艾糠蓉 劉瀟 粟澤安 張齊平 蒲興南 子涵 姚夢溪
來源 普洱文旅
本期責編 張靈潔 李亞
稽核 馬波 劉麗
運維 雲報集團·文旅頭條新聞網
※如有侵權請聯絡:電話:0871一6353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