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兒園小朋友在課堂學習中。圖/新華社
隨著幼升小臨近,一批“準小學生”家長又開始面臨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的“艱難選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目前的一些幼小銜接機構,為孩子們提供了三種上課模式:或從幼兒園“退學”直接上“全日制”的幼小銜接班,或每天幼兒園放學後上課,或週末、假期上課。
早在2021年3月,教育部就針對幼小銜接問題印發了專門指導意見,提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小學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堅持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而今,近三年時間過去,從報道看,小學“零起點”入學在實踐中仍面臨轉型期的困惑。
事實上,按照“雙減”規定,面向6歲以下幼兒的早期學科類培訓也是不被允許的,即給幼兒進行拼音、識字、算術、英語等教學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均屬違規培訓。
因此,擺脫幼小銜接、小學“零起點”入學困惑,關鍵在於依法治教,要嚴格要求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小學都做到規範辦學,不進行超前教育、提前教學。
幼兒園去小學化、小學“零起點”教學,看上去存在難以擺脫的困局。比如,幼兒園要去小學化,但校外有學前班給孩子進行早期小學化知識的培訓,家長也有讓孩子學習拼音、識字等小學內容的訴求。
而且,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公(辦)民(辦)同招”、電腦搖號入學的要求,一些地方也沒有嚴格執行,還有學校進行幼升小密考,違規進行地下招生。
教育部門要求小學要堅持“零起點”教學,一二年級的教學要低幼化,但不少小學老師告訴“準小學生”家長,要跟上小學的教學進度,需要識多少字,會兩位數的加減法等,你的孩子不學,其他孩子學了,學校不會照顧你的孩子。
此外,家長之間也會展開“暗戰”,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鮮有家長能淡定地讓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什麼小學內容都不學。
也就是說,從幼兒園、小學到家長,都有對孩子進行提前教育的“現實理由”,每個環節都存在小學化的傾向。存在這一問題的根源,則在於沒有堅持做到依法治教。
只要嚴格堅持依法治教,幼兒園、校外學前教育培訓機構、小學,就都不能進行提前教學。這是讓學前教育去小學化、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的關鍵所在。
換言之,只要還存在超前教學問題,就表明當地存在違規辦學的問題,要追究違規辦學主體,以及監管部門的責任。
有人認為,針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超前教學,是由於存在唯分數、唯升學評價。但這是兩碼事。超前教學屬於違規辦學問題,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也要治理違規辦學。
一些小學以有孩子已經掌握小學一年級知識為由,不堅持“零起點”教學。這也是站不住腳的,其實是在鼓勵違規的提前教學。
堅持依法治教,就必須明確,即便班級裡有很多孩子已經在幼小銜接階段學過小學一年級知識,小學也必須堅持“零起點”教學。這就是給提前進行小學化教學說不,也告訴家長提前學習沒有意義,還可能影響孩子進小學後的學習習慣養成。
給孩子每個成長階段該有的教育,不讓孩子被超前教育所累,每個環節必須依法各司其職、盡心盡責,這樣才不會讓上不上幼小銜接班、小學如何“零起點”入學成為困局,也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健康的基礎教育生態。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