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215
文丨凱爸
21歲大齡自閉症孩子的父親
曾從事過從小齡干預到大齡託養服務各個階段的工作
做家長諮詢時,我經常被問到兩個問題:
1.治療師發指令,孩子會聽,家長髮指令要孩子執行就特難。
2.孩子在家指令執行還可以,一到外面公共場所就問題頻發。
難道是因為治療師有什麼法寶,讓孩子只聽老師的話嗎?
絕對不是!
治療師的專業素養和經驗當然很重要,但發指令過程中,很多被家長們忽視、誤解、錯過的細節,才是差別所在。這些細節甚至才是真正讓自閉症孩子成長邁出基礎第一步的鑰匙。
問題出在哪裡?
凱爸這個人比較認死理,把所有的諮詢記錄反覆總結,得出答案兩條。
1.家長因為某種偏見,根本沒學習過“回合教學法”。
2.家長就算學習過了,也沒有把“回合教學”嚼碎了吃透,導致ABA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泛化”進行不下去。
凱爸思來想去,還是用大白話把“指令教學”掰碎了跟大家聊一聊!事先宣告一下,僅僅是凱爸個人的一點粗淺的建議和看法。
我們發的“指令”是什麼?
俗語說,萬事開頭難,首先我們就聊一下回合教學第一步“指令”。
01
什麼是“指令”
“指令”大白話一點就是“指示、命令”,我們普通人每天都會遇到的事情。
對於自閉症孩子,指令就是你要求他做事時,所要說的話。
02
“指令”的分類
“指令”可分為:
① 語言指令
讓孩子做什麼事情時,所要說的話。
② 非語言指令
透過手勢,示範動作,物品,卡片,視覺圖表,來讓孩子做事。
03
“指令”的目的
我們教孩子聽指令,就需要孩子明白我們的意思,知道發指令的人,或指令中的事情是和他們有關係的。沒半毛錢關係,自閉症孩子是不會理你的。
如何讓孩子聽懂並執行?
寫到這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發指令很簡單,其實不然。
在普通人的社會交往中,你都會發現有些人的“指令”讓人如沐春風,容易接受。有些人的“指令”會讓你異常反感,心存抗拒。
發“指令”容易,讓孩子聽懂並且去執行則是個技術活。
凱爸總結了三條九個字:
說“人話”
懂“原則”
會“技巧”
01
說“人話”
其實,說人話是個網路梗,如果有人對你說,“說人話”,那他的意思就是你說的話我不懂,用我能聽懂的方式說。
舉個經典的甄嬛體例子:
一天兒子放學回家跟媽媽說:今日看額娘臉色憔悴,不如兒臣請額娘去學校賞風景,請吾師喝茶論事。
他媽媽一聲大吼“說人話”。
兒子立馬改口說:“媽,我犯錯誤了,老師讓你去教務處一趟。”
凱爸說句得罪人的話,這個梗所暗諷的情況,在我們自閉症孩子家長中那是屢見不鮮。
舉個例子:盤子裡兩蘋果,一大一小。媽媽發現了教育孩子“孔融讓梨”的機會。於是說道:兒子,你是一個好孩子,大家都誇你懂禮貌。你看奶奶對你多好啊,給你買好吃的,天天領你出去玩,奶奶多辛苦啊。這兩個蘋果你怎麼分啊?
凱爸琢磨著,第一,這彎子是不是繞得太大了?孩子能否聽懂都很難說。
我們在處理資訊時,需要不同感官共同感受和捕捉資訊,傳入大腦,再經過大腦統一調配,才能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反應。
但是相當大一部分自閉症孩子在處理感官資訊輸入以及輸出的環節中出現了障礙,所以他們的大腦在接受及處理資訊時,接收的資訊過多,找不到重點,就會處理不過來,如同手機會“宕機”。
第二,你考慮到自閉症孩子的社交水平了嗎?
程度差一點的孩子,除非不喜歡蘋果,否則一個都不會分給奶奶。程度輕一些的,把小的分給奶奶,就已經是賢孫了。
要是凱爸看到凱媽如此“囉嗦”,估計就會大吼一聲”說人話”,凱爸自己發指令會直接說:大蘋果給奶奶,凱凱吃小的。
為什麼凱爸要把“說人話”放到第一位,因為孩子聽不懂你說啥,下面啥都幹不了。
想要“說人話”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得“懂原則”——
02
懂“原則”
發指令的四大“原則”
① 一致性
在教自閉症孩子聽指令初期,不同人的指令一定要一致,否則孩子會暈的。
以名字為例:有叫兒子的,有叫孫子的,有叫寶貝的,更有甚者,一激動叫小祖宗的凱爸也見過。
凱爸認為,初期最好都和機構老師統一,就叫孩子的“大名”就可以了,能力提升以後再去泛化。
② 千萬不要重複
凱爸一再強調,對待自閉症孩子的總原則就是“少說多做”。
發出指令了,孩子沒有反應,馬上去輔助,爭取每個教學回閤中指令只出現一次,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話不是“放空氣”,是有實際意義的,建立起“言出必行”這個法則。
否則,家長一直重複指令,孩子根本沒反應的現象會越來越多。
凱爸和凱凱
③要有明確目標及預期反應
給孩子發指令前,你心裡要定個目標,就是到底想要孩子幹啥。
以分蘋果為例:你是想讓孩子把大蘋果給奶奶啊,還是要進行尊老愛幼的文明教育啊?你要根據孩子的能力找出個“中心點”來。
你自己都不知道指令的內容以及孩子可能的預期反應,孩子就更糊塗了。
④強化必須及時到位
當孩子對於指令反應正確時,家長必須及時強化,不然下次他就可能不會搭理你。
03
會“技巧”
發指令還真是個技術活,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下指令的前提:要確保孩子已經注意到你
下面,談談下發“指令”的五大技巧:
① 見縫插針,抓住時機
指令教學前期,為了鍛鍊孩子的配合度,要配合孩子的興趣和動機,發指令時,要看好時機,出手要快穩準。
比如一個孩子喜歡玩具熊,那就可以利用孩子對於玩具熊的那份專注和興趣進行一個指令練習,你看到他眼神看過去了,手要拿了,在他手還沒碰到之前,及時恰當地發出指令“拿小熊”。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讓孩子的這種自發行為,因為你恰到好處的“配音”,變成了一個對指令的正確理解和反應。
再加上及時恰當的強化,就會產生兩個好處:
一是無意識動作變成有意義的事情。
二是孩子對於啥是“拿”這個動詞有了一個正確理解。
多練幾次以後,就可以使孩子對於指令,能夠做出更多,更及時的正確反應。
② 指令語言要符合孩子能力,簡單準確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只能理解簡單的名詞和動詞,聽覺記憶廣度不超過六個字。
他媽媽一激動來了一個長句子:“把桌子上面那個紅色的大蘋果拿給我”,忽略了桌子上還有一個紅西紅柿,然後滿懷期待著看著孩子。最後發現孩子也在看著她,沒反應。
媽媽急了,又重複一遍,孩子還是沒反應,最後媽媽生氣了開始兇孩子,教你多少遍了,咋還不會呢?
這個是凱爸一直反覆強調要避免的問題,自己的孩子有語言障礙,家長心裡沒點數嗎?這個指令明顯超出了孩子的理解水平。
家長應該簡單準確地發指令說:“拿蘋果,給媽媽”。他實在不會,家長就需要心平氣和地”輔助“完成。
凱凱
③ 必要輔助
對於一個普通孩子,媽媽說“去洗手”,腦瓜子裡是有一個完整的場景和流程。但自閉症孩子執行這種連貫的一系列動作時,就有“斷片”的可能性。
因此家長就要及時出手相助,對於能聽懂指令的孩子,就逐步分解指令,比如開啟水龍頭,洗手,關水,擦手。
實在聽不懂的用視覺教學模式進行圖片分解,他看一張,你“配音”一張,然後慢慢撤銷視覺輔助,直接發指令。
總結起來就是當孩子實在理解不了“口頭”指令時,你要透過視覺化材料來明確“指令”,喋喋不休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④ 量力而行
一定牢記,你要發的指令,一定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才有可能會得到正確反應。
⑤ 見好就收
很多家長喜歡“得寸進尺”,例如:“拿蘋果”,孩子拿對了,事又來了。又要求孩子說什麼顏色,什麼種類?最後還得把蘋果給爸爸,非要把孩子逼急。
一個指令完成,該強化就強化,不要再附加指令。
要換成凱爸,凱凱拿對了,凱爸會及時強化,滿懷喜悅地告訴凱凱,他做對了,再歡歡喜喜地讓凱凱把蘋果乾掉。
04
注意事項
① 指令教學時,要考慮到感官刺激對於孩子注意力的影響,先從環境比較單一的場所練起,目標要明確,再逐漸在嘈雜環境中泛化。
② 及時觀察孩子的反應,輔助一定要及時。
③ 語言指令,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理解能力,進行目標調整,一點點提高。
例項分析
寫到這裡,凱爸就要檢查下大家的學習效果。
下面,凱爸要分享下自己觀察到的案例,請大家一起來思考,案例中的人發指令時存在什麼問題。
自閉症孩子簡介:
賈明,男孩,四歲,中等程度,四到五個字模仿發音。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夠,對指令執行一般,善於奔跑,尋求刺激。
監護人:
奶奶,六十歲,具有長輩的一切特徵,愛心可嘉,但精力不足,學習能力有限。
具體事例:
賈明最愛像毛驢一樣在操場上奔跑,不知道啥叫累(奶奶原話),不知危險,呼名不應。奶奶腿腳不好,每天疲於奔命,高度緊張,喊到聲嘶力竭,但基本上沒效果。沒法子了,向凱爸尋求幫助。
凱爸觀察過祖孫倆互動後,紀錄如下:
賈明在操場奔跑,奶奶微弱的聲音是這樣發指令的:“小祖宗啊,你別跑了,你想累死奶奶啊,奶奶攆不上你啊!”或者是:“你給我站住,再不站住我打你了。”結果可想而知,問題絲毫得不到解決。
凱爸和個訓老師的溝通後,建議如下:
① 賈明理解能力有限,奶奶的指令不要超出三個字。
② 指令要一致,統統喊他名字(喊他名字會有幾秒鐘的反應)。
③ 在操場上發指令聲音一定要大,吼就行。
④ 發出指令後必須要及時輔助和強化
凱爸具體做法如下:
① 發出“指令”
在賈明奔跑的時候先喊他的名字,緊接著快速阻斷他的奔跑,並大聲發出指令“站住”。
② 及時輔助,強化及時
干預過程中凱爸發現,賈明對於“站住”這個指令並不理解。凱爸只好先拉住他的手,再示範給他看,雙腳立正,同時發指令“站住”。
反反覆覆大約十幾回合,賈明突然間做對了一次,凱爸馬上給與了強化(他喜歡的食物),跟他說,做對了。
整個干預就這樣反反覆覆有一個星期,終於看到了成果。
當他再一次奔跑時,他奶奶大吼一聲:“賈明,站住”。賈明來了個立正,“站住”了,他奶奶開心得不得了,馬上按照凱爸的要求給了及時強化。
整個過程很完美,只有一個小瑕疵凱爸沒敢說,就是賈明一聽到“站住”,都會先來個立正。但總比放任他亂跑出危險要好。
後續,凱爸又觀察到奶奶在賈明犯錯誤大哭時,老是說“別哭了”,奶奶越說,他哭得越大聲。
凱爸分析是他不理解什麼是“別哭”,光聽到“哭”了,那還不越哭越厲害。
凱爸教他“閉上嘴巴”,再慢慢泛化到讓他明白,“別哭”=“閉上嘴巴”,直到問題解決。
總結上訴案例,發指令時,有3個重點:
① 預先調查,瞭解孩子問題背後原因,有針對性地發出指令
② 發指令時,用肯定句代替否定句。 孩子也許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氣人,不聽話”。極有可能是不知道“替代性”行為, 只能持續錯誤的行為。
③ 發“指令”時,一定要帶入情景來幫助孩子建立語言理解
比如在教“停下”這個概念時,他在操場上跑就是最好的“情景”
孩子老是出現錯誤反應怎麼辦
就算家長掌握了正確發指令的方式,孩子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重複出現錯誤反應。
這個也是凱爸經常遇到的問題,你要是大吼大叫,那就是火上澆油,麻煩就大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① 保持鎮靜,彆著急
你一急,就等於把自己的智商和孩子拉平了。在這種情況下,凱爸向你保證,你會被孩子輕易地擊敗並且失去理智。
② 要學會“忽視法”
實在不行了,咱就甭跟他一樣,不理會他就好了。
③很平靜地重發一次指令
關於指 令的問題,凱爸就寫到這裡了,凱爸當初學習時,能力較差,就是這樣一點點掰碎了才 學會的,所以只會這樣分享給大家。
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多多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