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撰文 | 河邊的卡西莫多
審校 | 阿嫻
1889年6月,深受精神疾病困擾的畫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住進了精神病院。在一個盛夏的夜裡,徹夜未眠的他透過窗戶遠眺,明亮的月亮和璀璨的繁星,讓梵高為之動容。不久之後,不朽的畫作《星夜》(The Starry Night)就此誕生了。
一年之後,梵高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幾乎也就是在同一時間,他繪製《星夜》中月亮和星光時使用的那種明亮的黃色顏料,也逐漸在顏料市場中消失了。《星夜》不僅成為了梵高對於這個世界最後的依戀,也成為了這種顏料留給世人最後的驚鴻一瞥。
《星夜》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被廣泛認為是梵高的代表作,也被視為世界知名的西方畫作之一(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這種顏料就是印度黃(Indian yellow),雖然名字帶著印度,但最早對於它的記錄卻來自波斯地區(今伊朗),在13至14世紀的波斯細密畫中經常出現。後來在15世紀傳入了印度,為當地的繪畫和紡織品提供黃色。大約在18世紀,它又被帶到了歐洲。
歐洲藝術家拿到手上的印度黃是一種固體顏料,它呈現的橙黃色不僅清晰和深邃,還能在陽光下顯得特別鮮豔明亮。當時有一位畫家曾經表示過:“印度黃呈現的顏色具有無與倫比的美麗,這種色調是其他任何色素無法實現的。”
印度的一幅細密畫。畫中描繪的是印度教神祇奎師那(黑天)和他的妻子拉達的愛情故事,這是細密畫非常常見的題材。奎師那的黃色褲子便是以印度黃繪製的(圖片來源:onelittleangel.com)
在梵高的年代,印度黃備受歐洲畫家們的追捧。儘管它的價格不菲,但還是有很多畫家特別喜歡使用這種顏料,尤其是在英國和荷蘭。印度黃能夠描繪出各種膚色,尤其是深色皮膚,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受到了人物肖像畫家的推崇。
美籍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的作品《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其中女孩的膚色正是用印度黃調和而成(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而作為曾經的“海上馬車伕”,荷蘭市場上也容易買到印度黃。除了梵高之外,揚·維米爾(Jan Vermeer)也特別喜歡這種顏料,他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僕》《吉他演奏者》等都使用了印度黃。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現藏於荷蘭海牙毛裡茨皇家美術館。其中也使用了印度黃這種顏料(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印度黃雖好,但畫家們使用它的時候也有一個小缺陷:它實在太臭了!這種顏料散發著濃烈的氨氣味道,畫家們不得不捏著鼻子去使用它。這也就讓當時的歐洲人非常好奇,他們從印度人手上買的這種顏料,究竟是用什麼製作的?
不過這個問題,連當時的歐洲顏料商們也無法回答,他們拿到貨物的時候就是軟黃色的塊狀物了。由於隔著千山萬水,印度商人們又守口如瓶,所以印度黃的配方一直是個謎。
隨即也就出現了各種流言:有人說這是印度特有的植物汁液榨取的,有人則認為那是火山旁的硫黃製取而成,還有人認為這就是牛的膽結石。
最終這件事驚動了當時的英國政府,時任皇家植物園的園長約瑟夫·道爾頓·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被授權去調查印度黃的配方。
胡克(左)是當時著名的冒險家、植物學家,也是“進化論之父”達爾文的摯友。達爾文正是在與胡克的通訊之中,首次透露了自己關於“物種演化”的想法。《物種起源》也是在胡克的鼓勵下才最終出版發行。至少30多種生物以胡克的名字命名,包括胡氏海獅(右)(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胡克首先用自己的經驗判斷,印度黃絕非簡單地由植物汁液製成,雖然像印度咖哩中必備的薑黃(Curcuma longa)也呈現黃色,但無論特性還是氣味上都與印度黃相差很大。胡克後來也排除了硫黃或者牛黃的說法,它們都不會散發氨氣的氣味。無奈之下,胡克於是寫信給了印度財政和農業部詢問這種顏料的來源。幾個月後,胡克收到了一位名為穆哈爾吉 ( Mukharji)僱員的回信。
穆哈爾吉接到胡克的詢問之後,他自己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他發現其實大部分印度人同樣對這種顏料的身世知之甚少,所以他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走訪各地尋找答案。
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穆哈爾吉終於發現了端倪。他在孟加拉地區一個叫做米爾扎布林(Mirzapur)的城市,目睹了印度黃的製作過程:
一個牧牛人領著一群骨瘦如柴的黃牛走到了一堆杧果樹葉的面前,強迫它們吃下那些樹葉。過了一會,他把黃牛排出的尿液收集到了一個陶罐之中,隨後牧牛人在陶器上用火加熱濃縮以沉澱出固體,在粗布過濾掉液體後,這些沉澱物被不斷揉成球,再經過炭火和陽光不斷地乾燥,就成為了印度黃顏料了。
杧果( Mangifera indica)是南亞的本土植物,也是味美香甜的水果。但是杧果卻是漆樹科的植物,與漆樹、腰果等物種是近親,它的汁液裡同樣含有讓人容易過敏的漆酚等物質。這些被逼無奈的黃牛隻能食用杧果葉,不僅容易營養不良,還可能對它們的腎臟造成傷害。
印度市場中的杧果攤位,杧果原產於緬甸西北部、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之間的地區,因此印度地區的杧果種類也非常多(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穆哈爾吉對於自己的見聞做了詳細的記錄,隨信還奉上了他收集到的樣品。胡克隨即就將他的信件發表在了一本學術期刊上。但是詭異的事情出現了:很多顏料商都否認了穆哈爾吉的觀點,但是很快印度就不再銷售印度黃了。就在梵高創作了《星夜》不久之後,市面上就再也找不到這種顏料了。
根據後世的推測,這很可能就是因為製造印度黃涉嫌虐待黃牛,而黃牛又是印度當地神聖的象徵,由於當地人的抗議最終停止了印度黃的生產。不過在當時,並沒有人公開說明為何印度黃會突然消失,還有人質疑穆哈爾吉的信件純屬惡作劇。胡克曾經委託一位化學家對於印度黃的成分進行分析,不過限於當時化學分析的能力,胡克最終也沒有得到成分的來源。
印度宗教中推崇的“神牛”主要是瘤牛(Bos taurus indicus),又稱肩峰牛,是黃牛的一個亞種,也是在南亞被馴化的本土物種(圖片來源:utopiawellness)
在之後上百年的時光中,穆哈爾吉的信件成為解釋印度黃來源的 唯一證據。一種曾經創作過不少偉大作品的顏料,就逐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直到21世紀初,才又有人想起了印度黃。一位作家來到了米爾扎布林,也就是穆哈爾吉在信中記錄的那座城市,試圖尋找這種顏料的痕跡,但最終也沒找到任何的線索。
印度黃之謎,直到2018年才有了最終的答案。科學家們根據19世紀遺留的少量印度黃顏料,以及穆哈爾吉信中的樣品進行了對比,在裡面發現了多種黃酮類物質,尤其是名為杧果甙(mangiferin)的物質,這正是動物代謝杧果時會產生的中間產物,這才正式確認了印度黃就是由牛尿製取的顏料。
由杧果中提取的杧果甙,它的潛在生物學特性已進行了初步研究,但目前尚無證實的抗病作用或批准作為處方藥 (圖片來源:indiamart)
這一次的實驗不僅僅搞清楚了印度黃的來源,也為人們重新配製印度黃提供了思路。科學家們也發現傳統的印度黃沒有形容的那麼耐光,並且質量也不穩定。顏料製造公司們透過不斷的嘗試,在今天不再需要虐待牛兒們,也能生產出顏色明亮、質量穩定的印度黃了。這一種充滿溫暖和力量的顏色,終於以更加親善友好的方式重回了人間。
其他關於顏色的文章:
參考資料:
[1] Martin de Fonjaudran, Charlotte; Acocella, Angela; Accorsi, Gianluca; Tamburini, Diego; Verri, Giovanni; Rava, Amarilli; Whittaker, Samuel; Zerbetto, Francesco; Saunders, David (2017). »Opt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Indian yellow (euxanthic acid and euxanthone)« (PDF). Dyes and Pigments. 144: 234–241. doi:10.1016/j.dyepig.2017.05.034.
[2] »Indian yellow«. www.getty.edu. Getty 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
[3] Hepworth, Harry (1924). Chemical Synthesis. Studi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Products. Blackie and Son. p. 25.
[4] Feller, Robert L., ed. (1986). »Indian Yellow«. Artists pigments :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N.S. Baer, A. Joel, R.L. Feller and N. Indictor. Washington: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pp. 17–36. ISBN 978-1-904982-74-6.
[5] Ploeger, Rebecca; Shugar, Aaron (2017). »The story of Indian yellow – excreting a solution«.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4: 197–205. doi:10.1016/j.culher.2016.12.001. ISSN 1296-2074.
[6] Tamburini, Diego; Martin De Fonjaudran, Charlotte; Verri, Giovanni; Accorsi, Gianluca; Acocella, Angela; Zerbetto, Francesco; Rava, Amarilli; Whittaker, Samuel; Saunders, David; Cather, Sharon (2018).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Indian yellow and its use in a Rajasthani wall painting« (PDF). Microchemical Journal. 137: 238–249. doi:10.1016/j.microc.2017.10.022.
[7] K. Gorter (April 1922). »Sur La Substance Mère du Jaune Indien«, 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 (in French). Volume 4 Series 3 Issue 2: p. 260–267; [J.C.S. (20 April 1923). »The precursor of Indian-yellow«, Chemical Abstracts, (in English), Volume 17 Issue No. 8: p. 1472] – via archive.com
[8] Baer, N.S.; Indictor, N.; Joel, A. (1972). »The chemistry and history of the pigment Indian Yellow«.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17 (sup1): 401–408. doi:10.1179/sic.1972.17.s1.009.
[9] Gifford, E. M. (1998). »Painting Light: Recent Observations on Vermeer’s Technique«. In Ivan Gaskell; Michiel Jonker (eds.). Vermeer Studies. Symposium paper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rt. Vol. 3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pp. 185–199. ISBN 978-0-300-07521-2.
[10] Taylor, W.B.S.; Mérimée, J.F.L. (1839). The Art of Painting in Oil and in Fresco. London: Whittaker & co. pp. 109.
[11] Stenhouse, John (November 1844). »Examination of a yellow substance from India called Purree, from which the pigment called Indian Yellow is manufactured«. London and Edinburgh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 25: 321–325.
將“把科學帶回家”
不錯過每條有趣科學推文!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訊、影片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釋出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