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三個媽媽六個娃(ID: pkumum )
最近,我刷到了某教育博主的採訪影片。
談起對女兒的期待,他說:“無所謂,愛考第幾考第幾,考上大學就行,已經賺夠了給孩子花一輩子的錢,女兒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這番霸氣發言讓很多網友表示羨慕,希望擁有同款有底氣的父母。畢竟在人生路上,有這樣堅實的後盾,可以少去許多後顧之憂。
但這樣的家庭還是少數,大部分孩子來自普通家庭,在資源和財力上很有限。
所以,當下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很多父母之所以拼命雞娃,就是因為沒有為孩子人生託底的能力。
家長們一邊心存愧疚,想著如果家庭條件足夠優秀,孩子就不必那麼努力了。
一邊試圖逼著孩子在學習上下功夫、考出好成績,以後靠自己也能有個好前程。
但這樣一來,孩子和父母的壓力都很大,而且能不能雞出結果也是未知,很有可能事業未半就中道崩殂了。
我很理解家長們的想法,也想和大家探討一下:
究竟滿足什麼條件才能為孩子託底?能給孩子託底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託底的標準
很多家長都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託底的標準,家長們各有各的看法。
有的家長認為,託底就是給孩子提供花不完的錢,給孩子留下保值的房產,讓孩子一生衣食無憂。
在他們看來,物質的富足能夠為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比如創業、結婚都無需為經濟問題擔憂。
還有一部分家長把目光投向了出國路線,認為讓孩子接受國際化的教育,為孩子安排好出國深造的道路,是一種高層次的託底方式。
然而這些看似美好的託底方案,絕對保險嗎?還真的不一定。
房子可能會因為開發商跑路爛尾,一切準備付諸東流;
安排的學校孩子可能不想上、跟不上,教育路線被迫中斷;
而錢財也可能會不經意間遭遇詐騙,全部打水漂。
例子雖然有些極端,但這些潛在的風險提醒著我們,所謂的保險方案其實並不保險,畢竟一生太長,變數太多。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一直給孩子託底,孩子很可能會形成依賴心理。
當孩子習慣了有人為他們解決一切問題,他們就會失去為自己人生奮鬥的動力,變得不積極、不主動。
孩子會認為無論自己怎麼做,都有父母在後面為他們收拾殘局,那些被父母追著擦屁股而釀成大錯、上了社會新聞的富二代們,不就是這樣嗎?遇到問題只會用暴力解決、缺乏責任感、做事不計後果……
而家長在不斷託底的過程中,託底的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
一開始,可能只是在孩子人生的重大決定上給予幫助,漸漸地連生活瑣事也忍不住插手。
最後,託底變成了兜底,做父母的疲憊不堪,孩子也失去了獨立成長的機會。
大部分家庭做不到託底
但可以做到託舉
其實,在我看來,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大部分家庭都很難做到給孩子完全託底。
身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更好的事情可能是,託舉。
託舉不是給孩子創造花不完的物質財富、也不是為孩子規劃好每一步路,而是幫助孩子養成底層能力,讓他們在面對各種挑戰時,都能從容應對。
我認為比較關鍵的,大致有這3個方面的能力:
▍1、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
很多家長都關注孩子的上限,比如有多大的潛力、未來能達到什麼高度。
但我覺得,生在這個時代,其實更應該考慮孩子的下限在哪。
下限,也就是底線,孩子可以發展一般,但起碼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做教育博主這些年,我採訪過很多優秀的父母,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識。
就是孩子能成才最好,但如果學業一般,只要將來能養活自己,就已經是很成功的教育了。
▍2、教會孩子辨別壞人的能力
咱們的孩子很多都是10後,這批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兩代人的呵護之下長大的,保持著善良、單純的特性。
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甚至沒有對危險的預判,一旦遇到心懷不軌的人,很容易受到傷害。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在合適的年紀,一點點了解真實的社會,知道世界上也是有壞人的,提高警惕心。
畢竟家長不可能寸步不離的保護孩子,培養孩子辨別壞人的能力,才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環。
▍3、提高孩子的抗挫力
現在的教育總是強調什麼是“贏”,但很少有人告訴孩子“輸”了怎麼辦。
小到每一次比賽的失利,大到婚姻、事業的不理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
這些課本里不教的東西,咱們家長得給孩子補上,讓他們明白不管是順境、逆境,都是人生的常態,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
我特別認同劉慶升博士對女兒的“輸贏教育”,他會和女兒說,“玩遊戲就有輸贏,輸了並不會損失什麼,你永遠有很多次機會重來”。
當父母不再那麼看重輸贏,孩子也會慢慢學著淡化結果、享受過程。
最後我想說,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幫孩子規劃好所有道路不太現實。
就算砸錢給孩子鍍金,讓孩子拿到階級跨越的門票,孩子依舊有可能成為不了金子。
但是,幫孩子打通底層能力值,讓他們有決勝於時代的能力,卻會讓孩子受用一輩子。
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三個北大媽媽,三個職業女性。六個萌娃四男兩女,每家兩隻。每天原創分享科學育兒知識、素質教育心得、品質生活理念。探討親子關係、家庭關係。吐槽家長裡短、社會百態。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