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
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而且,“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
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在我國南方,大年初三早上還要貼“赤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所謂“赤口”,一般是用長約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能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倒掉一樣。
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能夠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燒門神紙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