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選關注我
作者|劉小念
來源|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
二胎媽媽們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擔憂:兩個孩子能一直相親相愛、互幫互助走下去嗎?
畢竟,兄弟反目的事太多太多了。
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明白:孩子們的關係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
01
2021年5月1日,老伴60歲生日前一天,也是他在單位工作的最後一天。
晚上五點,兩個兒子開著車,拉著我和兩個兒媳婦,一起去接老伴下班。
他們買了鮮花,訂了飯店。
兒子們舉杯敬爸爸,老大說:“爸,辛苦啦,恭喜你退休。”
老二說:“爸,感謝有你,這輩子能成為你的兒子,我很驕傲。”
那晚,他們爺仨喝了不少酒,臨了,哥倆又為誰結賬一頓爭搶。
老大說:“我是哥哥,必須我結。”
老二說:“我掙得比你多,我來。”
看著兩個孩子為一頓飯錢爭來搶去,老伴感慨:“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不是光榮退休,而是養了兩個好兒子。”
02
時光不經混,想當初有兩個兒子,我和老伴真的沒少發愁。
但好在,長大後,他們沒有因為各自成家立業而生疏,也沒有因為爭奪父母財產而反目。
這其中,固然是我和老伴命好。
但我知道,老伴的教育功不可沒,他真的費盡心力。
如今,三胎政策全面放開,對多子女家庭來說,到底兄弟姐妹會成為日後相互幫襯的親人,還是爭奪父母資源的仇人,教育真的非常重要。
03
我家老大是1984年出生的。
當時,我和老伴做夢都想再要一個閨女。
對子女,我倆都是有點小執念的。
因為說來巧合,我和老伴都是那個年代裡,為數不多的獨生子女。
母親生我時,因為難產導致大出血,差點丟了性命。
從那之後,父親就斷了讓她再生孩子的念頭。
老伴則是因為他母親先天宮寒,生下他之後就再沒有懷過孕。
我們的童年,是在羨慕別人兄弟姐妹齊全中,孤單長大的。
所以,我倆生完老大之後,就開始奢望老二。
我也擔心過,萬一再生個兒子怎麼辦?
老伴卻說:“不管男女,兩個總比一個好。”
就這樣,1987年,我生下了老二,果然事與願違,又是個兒子。
儘管我們都有些小失望,但孩子是自己的,哪有不疼的道理。
更何況,老二的性格天生討喜。
他的到來,給家裡平添了許多歡樂。
04
嬰兒期的老二不愛哭鬧,月子裡就會笑。
再稍大一點,自己還不會使筷子的時候,就知道吃飯時幫家人擺碗筷。
每次闖了禍,不等我們批評,就各種道歉以及將功贖過。
不像老大,犯了錯比沒犯錯還硬氣,寧可屁股被打腫,也不說一句軟話。
罵他一次,他可以一個星期不跟我們講話。
而老二呢,被罰站時,還知道舉手:“爸,這塊地板都被我站熱了,我能不能換個地方站?”
他爸被他的話逗得有點憋不住笑,老二能迅速捕捉到這種表情,然後一溜煙跑出去玩了。
私底下,我們夫妻倆沒少討論:一母同胞,這倆孩子性格怎麼就相差那麼大呢?
而且,面對這樣兩個對比鮮明的孩子,有時真的很難一碗水端平。
05
老二天生會做人,情商滿分。
每次吃東西時,都會主動給哥哥:“哥,先給你。”
我和老伴看了,都覺得心裡很溫暖。
但老大總是面無表情,絲毫不為之所動。
有好多次,老大出去找小夥伴玩,老二想跟著。
老大不肯,老二就苦苦哀求:“哥哥,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就帶著我吧……”
結果,老大支使他進屋拿什麼東西,老二傻呵呵去拿的功夫,老大轉身就跑得無影無蹤。
後來這招不靈了,老大就一路狂跑,老二跟在後面追,不止一次摔得鼻青臉腫。
為此,老伴壓不住火,狠狠揍了老大幾次。
每次捱揍,老大都用惡狠狠的眼神瞪著老二。
老二呢,還沒心沒肺地替他求情:“爸,別打了,我早就不疼了,你就原諒哥哥吧。”
每當此時,老伴就會痛心疾首地問老大:“你覺得自己配當哥哥嗎?”
老大不做聲,但每次捱揍後,都會對弟弟各種冷暴力。
看著老二沒心眼地圍著老大團團轉,我和老伴在心裡,其實還是默默偏向弱勢的老二。
說到底,誰不喜歡招人疼的孩子呢?
06
可是,有一件事發生之後,老二在家中的地位急轉直下。
大概是他六七歲的時候吧。
有一天,老伴下班時,剛好聽到兄弟倆在吵架。
起因是老二把自己的餅乾吃光後,把老大的也給偷吃了。
不僅吃了,還大搖大擺地把空袋子還回去,囂張地對老大說:“就算你跟爸媽告狀,他們也不會信,回頭爸爸還得揍你。”
老大被他氣得直翻白眼,最後,把自己一桌子的書都推到了地上。
這場好戲,老伴悉收眼底,怪不得平時老二對老大示好,老大不理不睬,敢情老二是個天生戲精。
那是老二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捱揍。
儘管被爸爸一把薅住他時,就開始求饒:“爸,我錯了。”
但這一次,老伴絲毫沒有手軟,而且,是真的下了狠手。
那小子的屁股一片紅腫,晚上睡覺時,一次又一次在夢中驚醒。
這頓揍,估計他會記一輩子。
07
那晚,我和老伴也沒睡好,他跟我講起一件陳年舊事。
說當年他奶奶去世,他二嬸和小嬸為了搶奶奶手上那枚金戒指,大打出手。
最後,二叔和小叔也加入了爭奪。
那枚奶奶戴了一輩子的戒指,幾乎都要長到肉裡了。
為了擼下它,奶奶的手指差點被弄斷。
那場景,真的是荒誕醜陋。
老伴說:“你知道嗎?我今天站在門口,聽到老二對老大說的那番話,就突然想起二嬸和小嬸在奶奶葬禮上爭鬥的場景。如果咱們再不好好管教,那長大後,他們不就變成我二叔和小叔那樣的兄弟了嗎?”
他說:“要不是親耳聽見,我真不敢相信天真無邪的老二,會這麼有心計,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這小子,不好好管,長大了就是六親不認的主。”
當晚,老伴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咱一遇到事就說老天不公平,其實,公平,首先得從家庭開始。家,必須是懲惡揚善的地方,不然,咱不是給孩子留了個親人,而是留一個只會窩裡斗的仇人。”
08
從那之後,我和老伴幾乎是逼著自己把一碗水端平。
早餐吃煮雞蛋時,老二習慣性地把最大的一顆眼疾手快地攥到手裡。
我就讓他放回去,然後,用碗把雞蛋蓋上,選到哪個算哪個。
有好幾次,老大選到最大的,就默默給了弟弟,並且非常不屑地說:“搶什麼搶,才差那麼一點點。”
如此這般幾次後,老二也就覺得,在一口東西上,爭個大小挺沒面子。
再後來,每次他幸運地分到最大的那顆時,也會主動讓給別人。
事情不大,但我和老伴看在眼裡,心裡很是安慰。
09
記得有一次,我和老伴在單位加班,不能回家給他們做飯。
家裡還有一袋泡麵。
那年頭,泡麵還是很稀罕的吃食。
老二見了,二話沒說,自己動手燒開水,迅速泡了,落肚為安。
老大隻能幹啃了一個包子。
我們回到家時,已是夜裡十點。
看到垃圾桶裡的泡麵袋,老伴就問老二:“泡麵就剩一袋,你和哥哥怎麼吃的?”
老二說:“我自己吃的。”
老伴聽了,二話沒說,大半夜騎著腳踏車,到底從一個小賣部買回來一包泡麵,外加一根火腿腸。
回到家,他把泡麵和火腿腸都給了老大,獎勵他大有大樣,不跟弟弟爭搶。
老大接過後,一臉感動。
但老大到底是老大,不管弟弟如何搶尖,他幹不出吃獨食的事。
10
那個晚上,他硬是把泡麵分給弟弟一半,兩人躲在被窩裡,“咔次咔次”的分享。
老二邊吃邊給哥哥畫餅:“哥,你真好,等我長大了,給你買一車泡麵,讓你吃個夠。”
我和老伴聽了,也不揭穿他們。
他們怎麼處,是他們之間的事。
但身為父母,我們必須把“公平”二字貫徹到每件小事上。
否則,家就成了助長自私的溫床。
事實上,作為父母,我和老伴在他們出現矛盾時,會充當鐵面無私的法官。
而面對他們之間有愛的互動,甚至是相互包庇,我們通常選擇裝傻。
11
如今回憶起來,我感覺,他們兄弟倆感情升溫是在老二上幼兒園的時候。
他們就讀的都是鋼鐵廠的子弟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
第一天送老二去幼兒園時,他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最搞笑的是,老大做課間操時,被老二一眼認出。
於是,老二拼命跑出幼兒園大門,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抱著哥哥的大腿,哭得委屈至極。
老二在哭,周圍的師生們卻在笑。
老大不顧那些嘲笑,抱起老二,把他送回幼兒園,並且承諾:“晚上放學哥哥來接你。”
當天中午,老大飯也沒吃,一直在幼兒園陪著不肯睡覺的老二玩。
打那之後,每天接送老二,給他做心理建設的任務,就落在了老大身上。
有好幾次,老二在幼兒園尿了褲子,哭著去找哥哥。
於是,老大跑回家,幫弟弟拿了新的,並且一再央求老師不要告訴家長。
老師還是偷偷把這件事告訴了我,我和老伴也只佯裝不知情。
無秘密,不兄弟。
12
當然,對於他們兄弟之間的互幫互助,老伴也是有底線的。
老二上三年級時,被同班一個副廠長家的孩子欺負了。
他回家告訴了老大,老大不由分說把那孩子一頓揍,並放言:“如果再敢欺負我弟,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結果,副廠長帶著孩子找上門來。
都是同事,老伴先說孩子打人肯定不對,然後把兄弟倆叫來一頓教訓。
打老大時,明白地告訴他:“以大欺小,真丟人!”
打老二時,也說得很明確:“同學欺負你,你可以去告訴老師,也可以告訴家長,別慫包蛋地找你哥當幫兇,他是你哥,不是你的打手,不管怎麼樣,打人就是不對。”
副廠長見兩個孩子都捱了揍,也不好再說什麼,況且還是自家孩子先惹的事,最後訕訕地走了。
那晚,老伴讓我給兩個孩子買了他們最愛吃的燒雞。
並且破天荒地當了把慈父,親自動手給兄弟倆一人撕了一隻雞腿,並對他們說:“你們兄弟感情好,爸爸很開心,但老大,你記住了,對你弟,你要護理不護短,不然,就把他教壞了;老二,你哥不是你的保護傘,你要自己長出硬骨頭,不欺負別人,自己也不要被欺負。”
那晚,老大把雞腿給了我,老二有樣學樣地把雞腿給了爸爸。
13
事實上,就算哥倆感情日益深厚,我和老伴也一直有個擔心:多少兄弟,小時候好成一個人,可是,有了媳婦後,就漸漸疏遠了。
更有甚者,為了爭奪父母財產,反目成仇。
兩個兒子卻真沒因為這件事讓我們擔憂,他們談女朋友時,唯一的要求,便是孝順。
老大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南京,當時,老二正在上海讀大一。
老大首付買房時,老伴當著他們哥倆的面,拿出兩張存摺,裡面各有12萬。
老伴說:“這是爸媽這些年,給你們攢的全部積蓄,現在,一分為二,不偏不向。”
誰知,老大不要這個錢。
他說:“把錢留給我弟吧,到他大學畢業時,這24萬可能也就值現在的12萬,而且,我和湯娜(大兒媳婦)都說好了,兩邊父母都不靠,一切憑自己奮鬥。”
老二見老大不要,也斷然拒絕了:“爸,媽,你們供我們讀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這錢,就留著養老吧。”
說實話,兩個孩子沒有見錢眼開,我和老伴當時心裡比他們考上大學還高興。
14
說來寒酸,老大當年結婚時,連房子都沒有裝修。
我和老伴帶去的錢,被明事理的兒子和兒媳又給退了回來。
最感人的,還是老二。
見哥嫂婚結得有點寒酸,家裡連個熱水器都沒捨得買。
他特意在一個週末,跟同學借錢去了趟南京,給哥嫂添置了熱水器和冰箱。
臨走時,他兜裡連車票錢都沒有了,一路搭便車回的上海。
為了還錢,他幫別人寫論文、當英語家教,吃了差不多一個學期的饅頭就榨菜。
要不是多年之後,他大學同學在他的婚禮上說起這件事,我們全家還矇在鼓裡。
15
老大是裸婚,老二也是。
老二大學畢業後,回到了本市。
我們商量著給他在當地買套婚房,哥哥和嫂子也說要提供贊助。
可是,小時候連雞蛋都要搶大個的老二,再次拒絕了。
“我哥和我嫂子,是憑自己本事在南京站穩腳跟的,放心,我一定不會比他們差。”
一向低調的老伴在老二婚禮上,高調地發言:“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就是養了兩個爭氣且有骨氣的好兒子。而且,他們給我和老伴找了倆好兒媳婦,漂亮、懂事、孝順,這輩子,真的知足了。”
16
2017年,老伴所在的鋼鐵廠整體拆遷,分給我們兩套住房。
我們計劃著,自己住一套,另一套賣了貼補一下兩個兒子。
搞笑的是,別人家的孩子為搶房打成一鍋粥。
可是,我們家卻誰也不要,堅持讓我們住一套,租一套。
哥倆說的話如出一轍:“爸媽,我們這些年自力更生,也混得不差,你們就好好養自己的老,剩下的事,百年之後再說。”
重要的是,兩個兒子如此,兩個兒媳婦也相互影響,一個比一個孝順懂事。
每次我和老伴想塞給她們點錢,一個說:“夠用夠用,我們現在的收入夠用。”另一個說:“放心吧,等真需要的時候,一定管你們張嘴。”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我曾經問過老大:“在南京生活不易,怎麼就不肯讓爸媽幫你一把?”
老大說:“如果我當老大的帶頭啃老,那你們就得同時被兩個兒子啃,那得有多慘。”
我同樣問老二,老二說:“我哪裡比大哥差了?他都不啃老,我當然得跟哥學。”
17
2018年,我因為腦梗入院。
老二和媳婦忙前忙後,還不忘一再叮囑我:“千萬別告訴我哥,他那麼忙,就別讓他分心了。”
聽了這句話,我當時真覺得,就算自己此時永遠閉上眼睛,也可以瞑目了。
但後來,老伴在電話裡說漏了嘴。
老大連夜趕了回來,一見到我就哭了:“媽,我對不起你,對不起我弟。”
那幾天,老大寸步不離我的床頭,最後,還是老二跟他急了眼:“這也是我媽,你能不能讓我也儘儘孝心。”
然後,人高馬大的老二,硬是把他哥連拖帶拉地送回了家。
從此,每次老大從南京回來,都恨不得給弟弟弟媳婦和侄兒把南京城都搬回來。
他說:“這些年,我不在你和爸身邊,我弟和弟妹承擔得太多了,我欠他們太多了。”
而每次哥哥走時,老二更是細心地把哥哥平時愛吃的老家特產塞滿後備廂。
每次告別時,老大就囑咐老二:“有什麼事一定跟哥說。”
老二呢,千年一句話:“南京不好混就回家,有我呢。”
事實上,兩個兒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都有車貸房貸,都有娃要養,他們誰家都差錢。
可是,他們卻從不在錢上計較,甚至謙讓。
這是我和老伴最驕傲,也最欣慰的地方。
因為我們太知道,親人反目,說到底,就是錢的事沒整明白。
18
今年五一,是老伴60週歲生日,也是他退休的日子。
他一再叮囑老大工作那麼忙,就別回來了,等退了休和我一起去南京看他們。
可是,兄弟倆還是密謀著給他們的爸爸辦了一個退休儀式。
那天,他們的爸爸人生中第一次收到鮮花,第一次喝了茅臺。
聽他兩個兒子唱《父親》時,熱淚盈眶。
他一邊擦眼淚,一邊哽咽著對我說:兒子養好了,也一樣是小棉襖。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培養出溫暖有愛的“小棉襖”。
• End •
作者: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專寫婚姻內外那些事兒,著有作品《二胎時代》《煮婦煉愛記》《創業情侶》等,開設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回覆“目錄”,可閱讀所有故事。
瞭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