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中,管理層先後出臺了很多刺激樓市的措施,但收效甚微,房地產市場的情緒依舊非常低迷。
因此關於樓市的各種聲音層出不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其中,有兩個觀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個觀點:中國應該堅持房住不炒,發展實體產業,把產品賣到世界各地。
第二個觀點:中國房地產不行了,買黃金,買股票才比較靠譜。
表面上看,這兩個觀點似乎都頗有道理,但深入研究之後就會發現並沒有多少說服力。
首先是關於發展實體這個觀點。大家都知道,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蔓延,就算是我們火拼實體,也不見得可以順利將產品銷往全球各地,況且一直以來我們製造業的產能就是為全世界的市場配置的,現在已經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如果再瘋狂增加產能,恐怕只有賣給外星人才能解決。
其次是關於買黃金和股票這個觀點。不可否認,黃金和股票都有賺錢效應。但問題是,我們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所屬的行業都是直接或間接和地產產業鏈相關的,包括最賺錢的白酒。也就是說,一旦地產崩了,很多上市公司就會失去賺錢能力,炒股自然也就難以賺到錢。至於黃金,雖然說已經和美元脫鉤了,但仍然是以美元計價的,只要美國人舉起鐮刀並下手,誰都跑不了。
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維穩樓市絕對是利大於弊的。畢竟樓市承載了中國老百姓七成以上的財富,倘若樓市真的快速下跌不行了,隨之而來的是家庭財富大幅縮水。而財富縮水了,居民消費力自然也會一落千丈,甚至還會帶崩人民幣匯率,產生嚴重的內外衝擊。去年年底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中就顯示,若中國房地產泡沫在2027年破裂導致金融危機,屆時該國2027年的實際增長率可能降至0%,此後將維持在約1%,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從當前的7.1貶值至9左右。同時中國經濟放緩還將影響其他經濟體,除中國以外的17個國家和地區,2027年實際增長率將比標準情境下低0.7至0.9個百分點。
另外我們必須清楚,在全球範圍內,中國是唯一一個主要生產要素全面國有化的國家,從大型製造企業到銀行,再到土地等各種資源,都在政府的管控之下。不可否認,這種模式對於血拼產業升級具有積極意義,但也會導致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即產能的無限擴張。
從相關產業到地方政府,從專案負責人到銀行體系,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好處都是基於產能擴張的基礎之上的。一旦產能無法擴張,收入和福利就會大幅縮水。如果不是有形之手實行供給側改革、全面降槓桿、三根紅線等政策,任何產能都會迅速刷爆,甚至哪怕沒有利潤,也會瘋狂擴張,因為只有這樣相關利益方才會有好處。
問題是,如果錢都用來搞建設了,需求側就會沒錢,於是我們就要面臨週期性產能過剩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去人為刺激居民資產價格拉昇來提振國內購買力,面對瘋狂的產能,我們只會束手無策,尤其是未來長期出口前景還極為不確定的情況下。
從百年曆史來看,很多資本主義國家都經歷過國內內需見頂的情況,而最終破解困局的只有美國這一個國家。美國之所以能夠成功破解,主要得益於擴張政策,比如品牌全球擴張、資本全球擴張、科技全球擴張、移民政策等。
與美國相比,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一直處於上升週期,並未出現過內需見頂的情況。作為一個後發國家,我們不可能像美國那樣,透過肆無忌憚瘋狂擴張來收割其他國家,因為這樣我們的發展邏輯就和美國如出一轍了,而這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也不符合我們的國情和戰略利益。
因此,對於需求側的刺激,擺在管理層面前的無非也就只有拉昇房股匯的選擇了。在這裡面,樓市可謂是內需之母,畢竟它是所有財政最後的硬核資產,是銀行相對放心的抵押物,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日本的前車之鑑也血淋淋地告訴了我們,一旦樓市崩了,後面的代價是超乎想象的。美國的經驗教訓也向我們表明,樓市對於確保中產家庭資產負債表健康是非常關鍵的。而諸如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發達經濟體,至今都還非常依賴樓市,主要也是因為樓市是支撐內需的關鍵性力量。
前幾年,由於疫情的衝擊以及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們不得不嚴控地產風險,以確保經濟的穩定。但如今中美關係暫時緩和,美國內外交困,我們迎來了一個極其難得的一個戰略視窗期,如果在這個節點,大家依然對房地產持有悲觀態度,那麼一旦錯過了這個戰略視窗期,恐怕我們要面對的,就不光是錢袋子能否鼓起來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能否復甦的關鍵問題。屆時,別說錢袋子鼓不鼓了,能夠尊嚴地苟活就不錯了。
所以說,我們根本沒有理由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持悲觀態度。而且非常現實的是,就目前中國產權保障機制而言,當下並沒有任何載體可以替代商品房成為私有產權的保障,商品房仍然是私有產權保障的重要形式之一,並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佔據主導地位。不信的話,你可以拿著股票去銀行貸款,看看能有幾個人理你。
未來隨著穩增長的全面啟動,核心城市的優質房產價格上漲是大勢所趨,這是由目前國內各項經濟、金融、財稅、產業、產權保障機制等制度共同決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總而言之,在接下來的戰略視窗期,我們必須穩定中國的內需,確保國內經濟有賺錢效應,使企業能獲得訂單,讓債務暴雷風險熄火,讓老百姓看到未來的希望,尤其是讓身處經濟週期、又相對脆弱的年輕一代看到希望。畢竟今時不同往日,過去個人只要踩到了風口,稍微努力一把就可以致富,但到了今天,風口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激烈,個人走完這一生的成本卻沒有絲毫減少。因此,唯有讓他們看到希望,獲得可觀的收入,這樣他們的信心才會逐漸增強,才能不斷釋放出更多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繼而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運轉,推動國家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