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財經訊,1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釋出了一則行政處罰資訊公示表,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付科技)因多項違規事實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505514.36元,並處罰款659萬元。
平安付科技的違法行為有:違反機構管理規定;違反備付金管理規定;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賬戶管理規定;其他危及支付機構穩健執行、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或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此外,時任平安付科技網際網路支付部副總經理的林某凡,被警告並處罰款21萬元。
對於上述處罰資訊,平安付科技回應介面新聞,上述處罰事涉2019年央行對公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平安付表示,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對公司開展了綜合執法檢查,對公司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收到中國人民銀行的意見書後,平安付科技高度重視,積極改進,逐條落實,已按監管要求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平安付科技堅決擁護中國人民銀行對支付行業的嚴監管要求,堅守合規經營,持續強化綜合支付平臺的服務能力、消保建設與科技實力,以穩健高質量的發展,共建良好支付生態環境。
平安付科技官網介紹顯示,其是平安集團旗下領先的綜合支付解決方案服務商。2006年,深圳市壹卡會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第一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2012年由旗下公司投資管理,自此成為平安集團旗下一員,次年深圳市壹卡會更名為“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公司面向使用者推出的‘壹錢包App’,以支付為基礎,支援理財、購物、生活、信貸、航旅等多樣化場景,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理財與消費支付體驗……近年來,公司多元化的服務和產品已全面覆蓋平安集團場景,並向零售、商旅、文娛、金融等多行業客戶輸出。”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平安付科技成立以來收到的首張罰單。此外,該公司還和平安旗下另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付電子支付)都是平安壹錢包的孫公司,兩家支付機構和捷銀電商、萬里通積分等板塊均為平安壹錢包的組成部分。
2019年年初,曾有網傳平安集團高層赴人民銀行溝通“雙壹(壹錢包、壹賬通)”合併事宜,希望同樣屬於金融科技板塊的子公司打包上市,但因人民銀行反對支付機構的VIE架構,最終合併落空。
在資質方面,平安付電子支付、平安付科技存在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兩項重疊,不同的是前者額外資質為銀行卡收單,後者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平安付電子支付於2002年成立,原名上海捷銀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納入平安集團旗下後更名,2016年首次續展時終止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僅限於線上實名支付賬戶充值)資質。或許正是由於與平安付科技的這種“區別”,平安付電子支付在合規上更容易出現問題。
2023年1月16日,平安付電子支付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條碼支付管理規定、與不明身份客戶進行交易、未按要求使用格式條款被警告,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處罰款人民幣218萬元。
再往前看,平安付電子支付先後因數次違反支付業務規定、未按規定落實收單業務本地化經營和管理責任等問題,從2017年至2020年分別被罰款4萬元、3萬元、7萬元、19萬元、2萬元不等。
在使用者投訴方面,平安付科技比“兄弟”平安付電子支付“略勝一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關鍵詞,顯示有110條投訴,最近的投訴發生在今年1月18日。多數投訴集中在“不明釦費、惡意/無故扣款”等,目前多數投訴均顯示“已完成”。
平安付科技官網顯示,為致力於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優質服務,其官網開通了“客戶投訴渠道及處理流程”指南,該公司表示,“我公司將切實承擔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履行服務承諾,持續升級使用者體驗與質效”。此外還透過“平安付反詐寶典”,幫助使用者規避“無故扣款”認知誤區。
需要注意的是,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年第三方支付領域產生了超50張罰單,罰沒總金額超過62億元,千萬級罰單頻現。而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依舊是2023年支付機構頻繁被處罰的“重災區”,超過六成罰單涉及“雙罰”,即責任人一併被罰。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嚴監管會成為常態化,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正在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在支付費率逐漸固定的前提下,早日進行合規化和企業數字化服務改造的機構未來才能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監管新考驗。2023年12月17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公佈,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重點規定了四方面內容:一是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定義和設立許可;二是完善支付業務規則;三是保護使用者合法權益;四是明確監管職責和法律責任。
《條例》明確,同一股東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持有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型別的非銀行支付機構10%以上股權或者表決權。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型別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在《條例》的規範下,預計牌照將進一步縮減,2023年內已累計登出15張支付牌照。自2011年首批三方支付牌照簽發以來,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登出85張支付牌照,支付牌照數量為186張。
這意味著在嚴監管下行業將加速洗牌,唯有合法合規經營才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