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切切實實的新聞報道,誰敢相信一位億萬富豪,會以如此荒唐的方式謝幕。
2019年10月5日,先鋒集團釋出訃告表示,公司董事長及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因過度飲酒導致多器官衰竭,經搶救無效後不幸離世,享年48歲。
比一位億萬富豪在人生壯年以酗酒的方式離去更具戲劇性的是,他旗下資產近3000億的先鋒集團,在離世僅數月後便走向瓦解,被各路資方吃得一乾二淨。
先鋒系,作為中國民營資本巨頭之一,,其崛起的速度相當之快,創始人張振新在短短數年內就搭建起橫跨證券、保險、網貸、支付、擔保、財富管理等多領域的金控版圖,擁有上百家公司。
同時,它也是國內最神秘的資本系族之一,張振新起家後幾乎從不在公眾場所露面,所有的臺前工作均交由職業經理人與代理人負責,張振新在外人眼中就像是一團迷霧,看不清跟腳。
在先鋒系的故事落幕四年後,我們或許能夠有機會來一探這家神秘資本的究竟。
01
在中國資本系族的創始人裡,張振新是少有的學術派,他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
從職業起點來看,張振新也比一眾白手起家的資本大佬們要高上不少,1994年,畢業僅一年的他就出任上海萬國證券大連營業部總經理一職。
這可不是一個鍍金崗位,要知道彼時的萬國證券在國內可謂是盛極一時,僅他一家就持有國內所有上市公司70%的A股股票,是龐然大物中的龐然大物。
不過當張振新想要從下往更高層攀登時,萬國證券卻在1995年迎來了驟然謝幕。
1995年2月23日,由於試圖做空財政部發行的3年期國債,上交所宣佈萬國證券交易違規,此舉導致萬國當日合約累計虧損超過56億元,萬國總經理,有證券教父之稱的管金生被捕入獄,公司自此以後也走上了下坡路。
作為親歷者的張振新在本輪危機中定然感受頗深,也最直觀的體驗到了有形之手的威力,但此時的他恐怕怎麼也想不到,二十年後,自己近三千億的基業,會倒在同樣的因素之下。
2000年,張振新從萬國辭職,創立了大連網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三年後又成立了先鋒集團的前身,大連聯合信用擔保公司,僅用時三年時間,擔保公司累計擔保金額就突破了30億,實現收入7600萬元。
這場成功的創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張振新超前的戰略眼光,要知道先鋒集團可是國內第一批被批准成立的民營擔保公司,換句話來說,他算得上是業內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另一部分原因,則在於他的母校東北財經大學,作為80年代財政部的直屬單位,張振新所擁有的校友資源成為了他能夠拿到首批牌照的關鍵。
此後幾年,先鋒集團在擔保行業完成紮根後,開始向著金融產業上下游生根,其先後取得了融資租賃、公募、拍賣、典當等多項金融牌照,到2010年時,已然成為了行業內少有的、持有多項金融牌照的民營資本集團。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浪潮,其中亦不乏弄潮兒。這些大浪有時能夠送人直上青雲,鵬程萬里,有時候亦能將人捲入深淵,百死無生。
如果不曾追逐時代的浪潮,張振新就算在2010年關停所有業務,也能依託手中稀有的金融牌照活得滋潤,可他終究難抵時代的召喚。
他追逐的那道浪潮,名為:網際網路金融。
02
即使是在7年後的今天,提起這五個字,仍然有許多人不寒而慄,但在它剛剛於國內興起之時,一度被視為金融業新的希望。
2012年,張振新成立網貸平臺金融工場,根據其釋出的歷史資料來看,成立僅半年後,平臺累計成交額就已突破1億,4個月後再次突破2億元。
2013年以後,網際網路金融勢頭開始爆發,張振新同年也開始加大在互金領域的投入,先後成立了網信普惠、工場微金、掌眾財富等多家P2P平臺,這些平臺在行業爆發的大背景下,為張棟新帶來了大量資金。
截至其出事前,整個先鋒系的借貸餘額約為700多億元,這筆錢為張振新撬動更大級別的資產提供了槓桿。
2013年10月,張振新以全配股發售的形式拿下了港股殼公司中國信貸,並將旗下多項金融資產裝入其中,變相推動先鋒繫上市。
隨後幾年,他先後拿下了弘達金融控股、平安證券等多家上市公司,巔峰時期,他旗下共有七家上市公司,在國內外金融領域均有佈局,直接管理資產規模近3000億。
2018年以後,又一輪時代浪潮來襲,比特幣的崛起讓區塊鏈爆火,早已在互金領域嚐到甜頭的張振新自然不肯放棄,抄著大筆資金進場佈局,又是買礦機、又是籌劃交易所。
但這場佈局,卻為先鋒集團捅出了個大窟窿。
張振新開始佈局區塊鏈之時,正巧碰上比特幣的驚天行情,其價格在極短的時間內由2萬美元一枚漲至12萬,到2018年比特幣出現大幅下跌,其價格由高點回落至兩萬美元。
然而先鋒集團此時恰巧遭遇資金鍊危機,無奈之下的張振新選擇放棄區塊鏈專案,根據媒體《潛望》的調查報道,先鋒在區塊鏈上的虧損,是以幾十億為單位計的。
是什麼讓張振新頂著幾十億的虧損,都要抽調資金回援先鋒呢?
網際網路金融,出事了。
03
網際網路金融的危機始於2017年7月,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監管叫停了校園貸、現金貸等暴利產品,並放出了要加強監管的訊號。
會議結束後,大量依託於暴利產品的互金平臺傳來暴雷跑路的訊息,雷潮之下,投資者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信任漸失,存量平臺的成交額逐漸下滑,另一方面為了拉新而走高的運營成本,也在不斷吞噬著平臺經營利潤。
先鋒集團的資金週轉危機不僅僅是在區塊鏈上的大額投入所帶來的,還包括其在資本市場上的一些資本炒作,比如其在2018年以20億入股綠城,但後者的股價卻在短短四個月內迅速腰斬,張振新最終以鉅虧收場。
儘管投資多次出現失誤,但張振東對公司的資金問題卻頗具信心,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保持剛性兌付一直處於淨流出狀態,但能夠換來時間,透過處置資產的方式彌補缺口,只需要3、5年的時間,就能扭轉過來了。
可監管沒有給他那麼長的時間,2018年12月,由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釋出的第175號檔案,以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八個字,敲響了行業喪鐘。
簡單點來說的話就是,網際網路金融,不許搞了。
聽聞訊息的投資人蜂擁而至,集體性的擠兌加速了先鋒集團的現金流消耗,另一方面借款端在牆推眾人倒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大量的惡意違約和逃廢債,這更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危機。
2019年7月,先鋒集團危機全面爆發,旗下包括互金、私募等多項業務先後釋出公告宣佈暫停兌付,張振新試圖以出售資產的方式來度過危機,然而兩個月後,他卻在英國的公寓中因過量飲酒溘然長逝。
訊息傳回國內後,先鋒的高層捂了整整兩個禮拜,直到10月5號才正式對外官宣。
與媒體一起湧來的,還有各路債權方,他們對先鋒系發起訴訟,其旗下的各類資產經由司法審判和公開拍賣,被各家資本分食。
至此,資產3000億的先鋒系,徹底落幕。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這句商界名言的下半句是:風口過去,摔死的都是豬。
縱觀張振新創業一生,其商業騰飛的關鍵,就在於互金提供的充足現金流,讓他有了足夠的空間去進行資本操作,然而整個先鋒系的金融敞口,開的有點太大了。
監管的收緊固然是先鋒系敗亡的直接因素,但業內並非沒有平穩落地的平臺,先鋒之所以陷入危機,一在於過度重視量的增長,忽視了質的建設,致使危機來臨時出現大面積違約;二在於野心太大能力不足,多次挪用資金投資,產生了巨大虧損。
嚴格意義上來說,先鋒集團的敗亡已是定局,監管只是加速了整個過程而已。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我是愛講商業的諮雲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