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在疫情初期曾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也是投資者重點佈局的賽道,然而,在2021年見頂後,醫藥板塊就開始了漫長的調整期,經歷了比較難熬的一段時期。進入2024年,醫藥板塊是否能迎來春天?投資者應當如何佈局?
近日,天風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松走進時報會客廳,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的專訪。採訪中,他對2024年醫藥板塊的行情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一方面,疫情、醫療反腐等過去幾年困擾醫藥行業的負面擾動因素暫時偃旗息鼓,另一方面,中國創新藥整體實力有所提升,很多企業在出海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展望2024年,他看好整個板塊的投資機會,但在具體的投資標的方面,他認為產品型的公司或更為受益。
證券時報記者:醫藥生物板塊在過去幾年經歷了比較長的一個下行週期。展望2024年,您判斷行情會如何演繹?不同賽道會有明顯的分化嗎?
楊松:整體而言,我們對2024年是比較樂觀的。從2021年7月份開始,整個醫藥板塊經歷了接近三年多的調整,中間的擾動因素比較多,包括疫情、反腐,以及板塊本身的估值水平變化等。但展望2024年,剛剛說的這些負面擾動因素暫時是看不到的。
醫藥板塊其實還是要用傳統的供需框架去討論。在需求端,我們看到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加深,同時大家對優質醫療有著相對剛性的需求。2024年應該是近五年裡,大家第一次可以比較完整地去觀察這些企業。在沒有負面擾動因素下,企業到底經營得怎麼樣?同時過去三年,我們也看到在不同的細分方向裡面,很多企業的產品和業務能力都有升級。所以,我是比較看好整個板塊的機會的。
但在細分方向上,我覺得要做一些選擇。因為現在醫藥行業已經很大了,目前有600家上市公司,我們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去給這些上市公司做篩選和評估。這裡面,我覺得可能有些產品型的公司會更為受益一些,而跟消費貼合得比較緊的一些公司,則可能要等待更多一些時間驗證。
證券時報記者:創新藥當前是風起雲湧。您怎麼判斷創新藥的投資價值?有什麼細分的領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呢?
楊松:在過去的十年,我們投入了很多時間和資源去研究創新藥板塊。我們經常講,醫藥板塊是一個科技板塊,科技板塊最重要的就是創新。創新藥是醫藥行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細分賽道。
我們從2018年開始,最早是國家醫保局開展藥品帶量採購和醫保,後來是港股的18A,再後來則是科創板。我們看到,創新藥行業在各方面推動下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機會。儘管有很多創新藥企業現在還沒有進入到報表盈利的階段,但是我們看到已經有很多公司在產品端擁有很強的競爭力。
在2023年的四季度,我們有留意到美國FDA批准了三個中國的創新藥,這個其實是史無前例的。這意味著,中國創新藥的整體實力到了一個新階段。與此同時,去年整個中國的創新藥的license out(對外授權),就是我們把這個產品BD(專案合作)出去,也是創了歷史新高。基本上每一個月,甚至有可能一個月都有兩三個重磅的新聞。整個交易的規模都可能是幾十億美元,這其實也是對產業端的認可。
因為有了相對比較多的參考公司,從二級市場的角度來講,大家對創新藥板塊的估值認知,或者說在定價上也更具備經驗。不像早期時候,波動會更大一些。所以我們看到,三年前還很難講有創新藥板塊,那現在我們已經有一個創新藥板塊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在政策端看到了一個非常積極的訊號。無論是醫保談判還是藥品註冊審批,都給予了創新藥非常大的鼓勵和支援力度。包括2023年的醫保談判,甚至從執行時間開始都有一些非常積極的變化。所以在整個創新藥的方向上,尤其是對一些臨床資料相對比較紮實、確實能夠改變臨床實踐的一些藥品,我們是非常樂觀的。
證券時報記者:出海是醫藥行業最近的關鍵詞。那目前國內企業在出海方面有怎樣的趨勢以及投資看點呢?
楊松:實際上,我覺得出海是過去20年整個中國所有的產業都在探索的一個細分領域。醫藥出海大概分了幾個階段。從最早的2000年左右開始,那時候就主要出口原料藥,像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維生素、咖啡因等,然後到了2007年、2008年的時候,主要是特色原料藥,包括肝素、沙坦類,後來在2011年到2015年這個區間,主要是出海一些仿製藥,並且主要以歐美市場為主,比如ANDA批文。到2020年就出現了新的變化,中國很多創新藥的BD開始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到2023年,我們看到很多產品開始在海外正兒八經地獲批上市。
這個事情給我們的啟發,第一個是出海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可能一開始,你只是努力地接入到產業鏈當中,到後續才會透過產品的方式去獲取更高的利潤。第二是產業有一個學習效應和積累的過程。出海其實是很難的,因為海外的變數因素比較多,利潤、政治風險、風土人情,都會有很大的差別。國內產業裡面出海的,我覺得在產品端做得最優秀的應該是家電行業,現在海外收入大概佔行業收入的32%,那醫藥產業的海外收入佔比只有7%,醫藥出海的未來空間是很大的。
我們確實觀察到,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比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他們現在的人均GDP可能跟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中國差不太多。我覺得這個其實是給了中國醫藥產業一次非常好的機會,將產品出口到這些國家,跟隨它們經濟的發展實現回報。我們確實也看到了很多的公司,在海外已經找到相對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開始在掙錢了。無論是藥品也好、器械也好、還是渠道也好,我們認為出海這個方向應該是屬於星辰大海的機會。
在1月初的時候,天風證券也專門開了一個醫藥產業出海的專題會,請了30家左右上市公司以及一些產業專家一起討論。我們發現,大家基本上都把出海當成公司最核心的戰略,所以我對出海這個板塊未來3到5年的發展,是很樂觀的。
證券時報記者:我們看到去年減肥藥非常火,資本市場也很追捧這個概念。您覺得2024年它的熱度還會持續嗎?以及目前國內企業在減肥藥市場的佈局和發展情況是怎麼樣的?
楊松:減肥藥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領域,因為它離大家生活比較近。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醫藥行業比較有意思,也是因為它有比較強的觸感。我經常開玩笑說,醫藥板塊炒主題,炒到最後就是炒長生不老。
實際上,減肥藥在過去的三五年是有重大變化的。以前大家在減肥的機理或機制上做了很多研究,但一直沒有找到特別好的藥品,因為減肥藥最大的挑戰是依從性和副作用。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以GLP-1為代表的靶點以及作用機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在去年,美國兩大減肥藥龍頭的表現非常好,中國市場也給了非常積極的反應。
但在產業鏈方面,我的看法是減肥產業鏈是比較短的。綜合來看,減肥藥有“兩王”,一是產品為王,二是進度為王。減肥製劑的毛利率非常高,所以產品為王。減肥藥跟大部分創新藥又不太一樣,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先發優勢會非常明顯,所以進度為王。
我認為這個主題有希望持續交易,但是我們對於這些公司的要求和期待,就可能從一個單純的炒概念變成需要有正兒八經的產品。我覺得有兩類公司是有機會的。第一類是有正兒八經的產品能夠獲批上市,第二個是深度地去切入到減肥產業鏈的公司,比如透過仿製或者其他的渠道切入進去分一部分羹的公司,也是蠻好的選擇。
證券時報記者:政策端對於醫藥生物板塊的影響一直是比較突出的。您判斷2024年政策端會如何變化?對投資者來說有什麼機遇和風險?
楊松:政策確實是一個讓大家都比較糾結的點。醫藥行業是一個政策高度管制的行業。我們國家一年的醫療衛生總費用支出大概是7萬億元到8萬億元的水平,在這中間醫保的支出大概在 2.6萬億元到2.7萬億元之間。考慮到還帶動了一部分個人支出,可能就會在3萬億元—4萬億元之間。所以,醫保是醫藥行業支付端最重要的一個變數因素。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探究醫保政策。我覺得至少從過去幾年來看,帶量採購政策的消化已經基本到位了,醫保談判對於整個創新藥也給予了非常大的鼓勵和支援。整體來說,醫保端的政策還是比較平穩的。
第二塊是藥品的註冊審批。從創新藥審批的情況來看,經過了2015年的這個臨床資料核查和2017年的雙創檔案,到現在為止,我認為整個中國藥品的註冊審批體系已經比較完備了。大家可能擔心後續有沒有收緊的可能性,但我認為收緊也不是壞事。因為它事實上是對整個產業的供給側進行改革,提高了整個產業的效率,避免高水平的重複。
我覺得未來最大的變數是衛健委、醫院條線的變化。2023年七八月份進行的醫療反腐,其實給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當時整個資本市場也是風聲鶴唳。這個事情應該在2024年的上半年會有一個初步結論。從目前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們會偏樂觀一些,這個事情的影響應該是可控的。
整體梳理下來,我們對2024年的政策偏中性一些,需要擔心的因素不是特別多。政策是影響醫藥行業的一個重要變數因素,之前大家還或多或少會擔心疫情和政策的擾動和影響,但我們認為未來半年到一年,這兩個變數因素都相對比較平穩。
責編:朱雨蒙
校對:廖勝超
@5000+家上市公司:這份調查問卷,證券時報誠邀您參加!
展望2024年,上市公司發展預期如何?生產與經營的信心怎樣?面臨哪些主要的困難和問題?為了解以上這些問題,證券時報特別設計了《上市公司2024年發展預期調查問卷》,邀請您真實反映公司的經營情況,積極建言獻策。
長按圖片掃碼,即可填寫問卷↓↓↓
版權宣告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