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在王傳福辭職創辦的第二年,大學即將畢業的安聰慧加入了吉利汽車,開啟了與吉利汽車風雨同舟的28年。
28年裡,安聰慧參與並主導了多個生產基地的建設,以及多款熱銷車型的研發生產,從審計做到工程師,從總經理做到總裁,最終成為了吉利汽車的掌門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王傳福創立的比亞迪都是吊車尾的存在,甚至都不在安聰慧的對手之列。2018年,吉利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而比亞迪僅有吉利銷量的一個零頭——52.1萬輛。隨後兩年,比亞迪銷量逐年下跌,徘徊在40萬輛的區間,無法與常年穩坐“自主一哥”寶座的吉利相提並論。
轉折發生在2022年。這一年,比亞迪實現了驚天逆轉,銷量同比增長152.5%,達186.9萬輛,反超吉利40餘萬輛,成為了新的“自主一哥”。
王傳福自此躍入安聰慧的視野裡,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存在。
但二人奇怪的默契,早在2021年就已經產生了。
極氪VS騰勢,安聰慧與王傳福帶兵角逐
2021年,安聰慧領兵出征,成立極氪汽車,擔負起品牌向上的重任,欲將其打造成為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高階智慧電動汽車品牌。
同一年,被冷落10餘年之久的騰勢汽車終於有了聲音。比亞迪在騰勢汽車中的佔股從原來的50%提升至90%,佔據了絕對的主導權,這個2010年由比亞迪和戴姆勒(梅賽德斯-賓士)的共同成立的公司,在王傳福的接盤下走上了開掛之路。
2024年9月,騰勢股權再次發生變更,賓士徹底退出騰勢,王傳福全面接管同樣承擔著比亞迪品牌向上重擔的騰勢汽車。
目前,騰勢汽車在售產品皆是在騰勢品牌股比變化後發行的車型。從某種角度來看,極氪汽車和騰勢汽車都能算作是從2021年正式發力,並且開始同臺競技。
除了同為老牌造車民企的“二代”、同時期開啟競爭,極氪和騰勢在品牌定位、車型以及價格段都極為相似。
這進一步驗證了安聰慧與王傳福在產業裡泅泳多年早已形成了默契。
2022年8月,騰勢品牌推出首款MPV車型——騰勢D9,分為純電、插電混動兩種動力,價格大概在32.48萬至60.06萬區間。
三個月後,極氪隨即釋出極氪009,新車同為MPV車型,只不過僅有純電一種動力型別,價格帶覆蓋騰勢D9價格帶,為43.9萬元至78.9萬元。
兩款車型先後釋出,車型和價格帶基本一致,正面交鋒在所難免。
汽車市場是真實且殘酷的,從銷量資料來看,兩者間存在著較大差距。
2024年1-9月,騰勢D9 DM-i累計零售銷量達到75741輛,甚至超越了別克GL8、傳祺M8等過去MPV銷量王者。純電版的騰勢D9 EV累計銷量有3582輛。同期的極氪009資料則不那麼好看,2024年1-9月累計銷量僅為11487輛,銷量幾乎是騰勢D9的七分之一。
除了在MPV領域狹路相逢,極氪與騰勢還在中型SUV市場勇者相見。極氪001、極氪7X、極氪X與騰勢N7基本上屬於同類型、同價位的車型,是消費者在購車時難免會對比的幾款車型。而在中型SUV這個賽道,騰勢汽車的銷量就難以與極氪比肩了。
在“卷生卷死”的環境下,極氪與騰勢也都無一倖免。
為了突出重圍,極氪不得不加快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2024年8月中旬,2025款極氪001釋出。自2023年以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極氪001已改款三次,即2023款、2024款和2025款。進行降價調整的騰勢也不得不捲入價格戰。
車企在讓利給新使用者的過程中,不得不犧牲老使用者。但如何處理老車主和新款車型之間的矛盾,顯然極氪們並沒有找到答案。
除此之外,在投訴平臺上,比亞迪與極氪均榜上有名。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8月15日,與新能源汽車相關投訴為8828件。在投訴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汽車公司中,銷量大戶的比亞迪位列第一名,極氪以262件投訴排在第三位。
可以看到,榜單排在極氪汽車上下的,無論是比亞迪、長安汽車還是特斯拉,在銷量上都遠超極氪汽車。可從銷量和投訴量的比例來看,極氪汽車受到如此多的投訴量是值得其內部反思的一件事。
不過,極氪與騰勢也並不是在所有的賽道都重合的。
比如最新發布的極氪MIX就是極氪在中小型MPV市場上做的最新嘗試;騰勢Z9GT則是騰勢想要衝擊GT汽車領域的最新例證。兩者或許可以在各自新攻克的領域嶄露頭角。
值得注意的是,極氪和騰勢在全國門店鋪陳數量方面也較為相似。資料顯示,截止到2023年12月底,騰勢汽車全國門店累計超300家,已覆蓋全國超123個城市。
到了今年的8月份,王傳福在騰勢Z9GT釋出會上宣佈,騰勢的全國直營店數量已超過380家。極氪門店數量則略勝一籌,極氪汽車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對外宣佈,目前極氪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已超過430家。
吉利與比亞迪,背後的真正較量
極氪與騰勢的暗自較勁,背後是安聰慧與王傳福的戰略對抗,也是吉利與比亞迪的暗潮湧動。
在合作伙伴方面,前腳賓士和吉利在2019年共同合資成立smart品牌,後腳賓士和比亞迪打造的騰勢品牌就橫空出世。
在技術領域,比亞迪研發刀片電池,吉利就自研金磚電池;比亞迪迭代第五代DM技術,吉利就更新雷神動力超混技術;比亞迪有著e平臺3.0、易四方、雲輦等核心技術,吉利則擁有CMA平臺、BMA架構、浩瀚智駕等法寶。
但雙方在品牌建設方面還是存在差異的。
“吉利新能源將聚集打造銀河品牌,將幾何正式併入銀河品牌,‘GEOME’將成為銀河的智慧精品小車系列。未來,銀河將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場,產品矩陣覆蓋A0級到C級,涵蓋轎車、SUV、MPV等多種新能源車型。”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10月9日吉利星願上市釋出會時候說道。
從吉利的動作也可以看出,過去“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時代已經過去,清晰品牌定位、防止內鬥才是目前應該做的。
吉利控股旗下有著吉利汽車集團,吉利汽車集團下面有著由CMA、BMA架構打造的包含中國星系列、雙繽系列、博越家族、帝豪家族等在內的“精品系列”、主打大眾純電產品系列的“吉利幾何”、以及由“智慧電混L系列”和“智慧純電E系列”組成的中高階新能源系列“吉利銀河” 。而除去吉利汽車集團,吉利控股下面還有一堆子公司。在合資品牌方面,吉利控股旗下有著領克汽車、寶騰汽車、極星還有smart。自主品牌還有極氪、睿藍等。與此同時,吉利控股還收購了沃爾沃汽車、路特斯、倫敦電動汽車(LEVC)。
品牌之間存在同臺競技的情況,尤其是進入智慧電動化時代以來,吉利旗下的品牌與品牌相似性加強。
比亞迪產品結構則更加清晰,主要分為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方程豹系列、騰勢系列和仰望系列。其中,方程豹主打個性化定製和智慧化駕駛;騰勢和仰望主打高階市場,兩系列間針對使用者群體也有一定差別;王朝系列與海洋系列主攻大眾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雷同情況。但與其它品牌相比,比亞迪的產品結構要明晰很多,內鬥情況也不像其它品牌嚴重。
與此同時,同為老牌民營造車企業,近些年,比亞迪和吉利的經營狀況也總是被外界拉在一起進行比較。
但眾所周知的是,進入新能源時代以來,吉利在經營層面被比亞迪反超。從最新的2024年半年報的核心資料來看,這個結論依舊正確。
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收達3011億,吉利營收為1073億元。比亞迪和吉利的淨利潤分別為136億元和106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0%和15%。在銷量方面,比亞迪和吉利分別為161.3萬輛和95.6萬輛。
結語
吉利與比亞迪的競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每階段白字黑字的經營資料。除此之外,品牌合作物件、技術成果、產品矩陣,乃至子品牌間的明槍暗箭都是比拼的維度。
但安聰慧與王傳福之間,是戰略維度的默契與對抗,二者的決策,不僅事關極氪與騰勢,更是關係著吉利和比亞迪,及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走向。
兩者的戰略,既有對存量市場的廝殺與掠奪,也有產業共榮的牽手與協作,更有中國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的理性探索。
不過,既然身處同一個鬥獸場,安聰慧與王傳福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