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中歐就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問題接近達成協議 利好新能源汽車等板塊近期市場再次出現一定調整,特別是上週五,受國際局勢動盪和俄烏衝突升級的事件衝擊下,市場出現大跌。週一市場基本止跌,但尚未進入第二波上攻時期。上週五,市場受到俄羅斯發射一枚洲際導彈的影響出現下跌,甚至有關於引發核戰爭的擔憂。對此,巴菲特曾幽默表示,如果聽說可能發生核戰爭,股市大跌,那這時候應買股票,因為核戰爭未爆發的機率較大,股市會漲回去,投資者能獲利;若真發生核戰爭,有股票或沒有股票都無區別。這句話在上週五再次刷屏。正因我們處於核武器時代,大國之間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非常小。市場短期可能受到傳言影響,但從中長期看,市場趨勢依然是震盪上行。這種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因為政策轉向下,更多利好政策將持續出臺以支援經濟復甦。目前已出臺的政策包括貨幣政策方面央行的降息降準、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以及財政政策方面的十萬億化債計劃,以減輕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壓力,讓地方政府騰出更多資金和精力拉動投資、帶動消費、改善民生。根據預判,未來可能還會推出5至10萬億元的財政政策以直接拉動投資、帶動消費。這些政策的落地通常需要半年左右才能反映在經濟資料中,明年市場行情有望進一步回暖,待政策效果逐步體現後,經濟資料改善將推動市場表現更加積極。近期另一個影響市場的因素是二度入主白宮,即將成為新一屆總統。市場擔憂其可能對我國等貿易伙伴發起貿易摩擦,透過加徵關稅影響我國外貿。不過,外貿方面也傳來好訊息。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歐盟與中國接近就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進口關稅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歐洲方面有關中歐電動汽車關係問題的最新表態。受此利好影響,週一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板塊出現較大幅度反彈。此前歐盟於10月底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最終反補貼稅後,中歐雙方一直持續協商。近來,歐洲多國領導人和高層官員多次表示反對有害關稅。德法等歐盟大國領導人在G20峰會期間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時,均希望透過談判妥善處理歐中經貿爭端。隨著特朗普即將上任,歐盟擔憂不可能同時承受於中美爆發關稅摩擦,中歐雙方談判正在進行,預計會針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的問題達成解決方案。德國總理朔爾茨堅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因為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認為這一措施可能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制。中歐在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問題上的談判可能取得一定進展,這無疑是一個好訊息。中方與歐盟多國積極溝通和對話,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並透過相應貿易措施來曉以利害。特朗普即將上臺,歐盟很大可能面臨與美國的貿易衝突,所以歐盟也不願意在此時與中國鬧翻,變成對抗性矛盾,表現出願意儘快緩解貿易緊張的願望。針對特朗普上任後可能對我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我們需要及時應對。透過發行大規模國債拉動投資、刺激消費、提振內需是有效對沖手段,同時也是保障我國GDP增速維持在5%左右的重要措施。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對穩定就業、提振消費具有重要作用。經濟增速的穩定能夠讓很多行業逐步回暖,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透過拉動內需可以有效提振消費。資本市場作為經濟晴雨表,通常提前反映政策和經濟變化。從9月24日起,政策轉向帶來的市場回升態勢已形成。過去兩個月股市回暖直接刺激了消費回升。股市的賺錢效應能顯著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提升消費能力。因此,股市不僅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對經濟復甦起到較大推動作用,有助於推動消費的進一步回升。應珍惜當前資本市場形成的有利局面,透過更多有效措施提振投資者信心。近期,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將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吸引中長期資本入市,堅持以投資者為本,堅持長錢長投,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透過提高資本市場的可投資性,讓更多投資者透過投資資本市場獲得財產性收入,是提振消費的重要手段,也有助於支援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推動新生產力提升。(觀點供參考,投資需謹慎,圖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