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縮量上漲,但漲又漲不動,前途何在?會不會隨時跳水?下面我從市場博弈棋局上,講一下接下來的劇本。
一,死局:炒小的盡頭
為何反彈不上去,因為投機資金正在撤退。
從融資餘額上看,上週五一個交易日,融資資金大幅度減少了122.75億。看起來沒有很多,但是9月24日行情啟動以來,融資資金單日減少幅度最大的一天。本輪行情以來,市場最悲觀的10月11日,也不過是減少了78.87億。
顯然,槓桿資金大方向現在就是在撤。
另外,外資也在撤,當然港股撤的更多。A股的影響大家也能看出來。在老川強勢美元的預期下,被動的外資配置資金砸盤,表現在A股的指數上,就是上證50總是莫名其妙崩盤,莫名其妙被砸大陰線。
顯然,如果沒有新的增量、新的投資邏輯,這麼炒小炒差搞下去,行情又變成尋寶遊戲。
二,變局:增量利好
昨天央行縮量續作了MLF,同時,十年收益率繼續走低,債市反應良好。這意味著,降準的可能性更近一步,幾乎就只需要一個官宣。
降準之後,銀行系統間的流動性問題,將會徹底解決。債市也會停止,對於權益市場的吸血。
所以,雖然降息對於股票市場的刺激更加明顯,但這次降準,依然有可能成為市場重新企穩的契機。
三,謀局:財富慢牛
真正需要的不是槓桿牛,而是ETF慢牛,只有慢牛才有財富效應。就像房地產之前漲了20年,導致大家只要看著房產增值,消費又信心,心裡也有底。股市如果漲1個月翻倍,然後一路跌3年,什麼財富效應都沒有,根本拉不起消費。
所以即便投機資金離場,對國家發動的9.24行情來說,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真正的入市大頭是ETF,當主動基金平均受益4%,ETF基金收益18%的時候,資金會去哪裡根本就不用懷疑。現在只因為ETF也就最近被重視起來,時間不夠長,大家還不夠信任。有1年、2年的超額收益出現,必然資金就會瘋買。
四,對局:抄慢牛的底,拋快牛的頭
9.24行情至今的表現,其實就是國家需要啟動一個慢牛,結果給區域性板塊炒作瘋牛打開了一個契機。所以,此刻機構在做事情,當然不是一直持股不動,而是在抄慢牛的底,拋快牛的頭。
結果就是機構積極參與的時候,哪怕短期不漲,一段時間後也能爆發,相反,機構一旦沒有積極參與,連橫盤都盤不住。局面其實很清晰,只是機構動作一直和遊資、散戶的交易混在一起,確實很難區分出來。
雖然大家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
但問題是,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那怎麼辦?
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資料統計工具了。
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資料:
11月以來雖然走勢起起落落,但多數時候,就是機構再做爆發式的炒作,而這些爆發式的炒作,多數之前就是機構一直在積極參與,只是股價折騰或者沒漲,但用系統觀察「機構交易特徵」,能看到即便股價不漲,也是持續的橙色「機構庫存」資料,然後就爆發了。
圖一
圖二
而從全域性上看,目前「機構庫存」資料持續的股票數量在這段時間裡,是在1000家左右水平。雖然這個比例不高,但也足夠做了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謝謝點贊。
宣告
以上相關資訊是本人在網路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資料、資訊,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係的,都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