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早盤,美元兌日元跌幅擴大至1%,逼近150關口,重新整理10月21日以來新低。從11月15日以來,不到半個月時間累計下跌達4%。
// 美日利差預期縮小助力日元升值 //
本週以來,日元因交易員預測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收益率差距將縮小而表現突出,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上漲,成為十國集團貨幣中的佼佼者。週三,日元相對於美元上漲了高達0.8%,匯率達到了151.84日元兌換1美元,並且在本週內已經上漲了1.9%。市場分析師指出,隨著隔夜指數掉期資料顯示日本加息和美國降息的可能性均超60%,日元有望進一步升值。
策略師們認為,市場對日本和美國基準利率變動的關注度日益增強。關西未來銀行(Kansai Mirai Bank)外匯策略師Takeshi Ishida指出,若兩國央行政策發生變動,那麼日元相對於美元可能會升值,突破150日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
交易員正為日本央行下月可能的加息做準備,此前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的講話中保留了加息的可能性。儘管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支援逐步降息,但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長尼爾·卡什卡利仍表示考慮下個月再次降息是合適的。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外匯策略師Carol Kong表示,預計12月美聯儲將降息,而日本央行將加息,因此美元兌日元的匯率定價仍有調整空間。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預計,國際油價或將迎來下行拐點,但利好日元升值前景。
// 日本核心CPI連續38個月同比上升 //
日本總務省22日公佈的報告顯示,10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2.3%至108.8,這是自2021年9月以來連續38個月同比上升。
資料顯示,10月日本食品、文化娛樂服務、傢俱家居用品三個消費大類價格上漲對CPI漲幅的貢獻度分別為0.92、0.39和0.18個百分點,成為推動當月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能源方面,由於日本政府重啟補貼政策效果顯現,電費及燃氣費漲幅繼續回落。在納入統計的10個消費大類中,當月僅教育服務價格同比微降。
經濟學家指出,隨著新米入市,今年夏季日本多地出現的“大米荒”已明顯緩解,但大米價格依舊居高不下,這是推動物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歷史文章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