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你們平時有沒有買過銀行理財產品?是不是覺得銀行信譽好、安全性高,就放心大膽地買了?我得告訴你們,這種認知其實有點片面了。這幾年不少銀行都出現了“虛假理財”事件,有些銀行員工,竟然用“假理財”產品來坑騙客戶,這性質可是非常惡劣的。所以咱們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也得多個心眼兒,好好琢磨琢磨。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怎麼買銀行理財產品才靠譜。其實也不復雜,就看這3個方法就夠了!
第一個方法,咱們得判斷理財產品是銀行自發的,還是代銷的。你知道嗎?銀行網點不僅能賣自家發的銀行理財產品,還能代理發行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這些代銷的產品種類可多了去了,比如券商的理財產品、保險公司的理財險、分紅險等等。很多人不知道,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買了,結果買銀行理財買成了保險或者券商理財,那可真是哭都來不及。
那怎麼區分呢?別急,我教你們3個招兒。第一個就是查產品說明書上的發行機構。你仔細看看,如果是“某某銀行分行”,那就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要是某某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或者保險公司,那就說明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了。這一點大家可得瞪大眼睛看清楚了。
第二個招兒就是看簽約場景。銀監會可是有規定的,銀行網點售賣理財產品時,都得進行“雙錄”,就是錄音和錄影。還有銀行應該在網點設立專區來賣理財產品。所以你要是看到在銷售專區以外的地方賣理財產品,那可就得小心了,多半兒不是啥正經玩意兒。
最後一個招兒就是登入中國理財網查詢。這是個官方背景的理財資訊網站,你只需輸入產品說明書中標示的產品登記編碼,就能在這個網站上查到真實的產品資訊,從而判斷這個理財產品是否合法合規。這一步可是相當於給理財產品做了個“身份驗證”,大家可別偷懶!
好了,第一個方法咱們就講完了。接下來咱們聊聊第二個方法,那就是要熟悉銀行理財產品的型別和風險。銀行理財產品,型別可多了去了,大致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和QD型這四種。
債券型產品投資的方向主要是貨幣市場,風險程度相對來說比較低,適合那些風險承受能力不太強的朋友。信託型理財產品,投資方向就是信託產品了,風險程度你可以參考信託產品的風險。掛鉤型產品呢,掛鉤的標的有股票、指數、匯率、利差這些,你在買之前一定得搞清楚掛鉤標的的性質,儘量選擇自己熟悉的標的,還得注意掛鉤標的的市場走勢是否樂觀,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虧大本了。
最後說說QD型理財產品,這個可是投資海外市場的!簡單來說,就是商業銀行把你的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在境外投資,獲得美元預期收益和本金後再結匯成人民幣分配給你。這個風險可就相對高一些了,畢竟海外市場咱們都不太熟悉,所以買之前一定得好好琢磨琢磨。
最後一個方法就是要注意預期收益率的計算了。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一般都是指年化預期收益率。這個年化預期收益率可不是你簡單理解的那樣,比如說,你買了1萬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5%的理財產品,產品期限為6個月,那你6個月後獲得的預期收益可不是1萬乘以5%等於500元!而是1萬乘以5%再乘以180除以365等於246.6元,這才是你真正能拿到的預期收益。所以這個預期收益率的計算,大家一定得搞清楚,別理解錯了買錯了產品,那可就不划算啦!
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一個真實的案例來。我有個朋友他就是不懂這個年化預期收益率的計算,結果買了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本以為能賺不少錢,結果到期一算,賺得還沒存銀行定期多!他就是吃了不懂年化預期收益率的虧。所以大家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得把這個年化預期收益率給算清楚了!
好了,朋友們,今天咱們就聊到這裡了。總結一下,咱們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3個方法:判斷理財產品是銀行自發的還是代銷的、熟悉銀行理財產品的型別和風險、注意預期收益率的計算。只要咱們注意了這3點,基本上就能認清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預期收益了,也就不會掉進各種各樣的坑裡了!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