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的研究,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片製造廠的運營成本比其臺灣工廠高出 30%。 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是其透過《CHIPS 與科學法案》與美國政府合作的成果。 臺積電創始人曾在 2021 年警告說,美國工廠的單位成本將高於臺灣。
麥格理銀行認為,製造工藝化學品將成為臺積電亞利桑那成本的主要驅動因素。半導體制造是世界上技術最複雜的工藝之一。 從一粒沙子到智慧手機或計算機內的晶片,整個過程需要對工具和許多化學品進行仔細校準,以確保產品純度和材料轉化。 因此,臺積電等大型製造商需要一個強大的供應鏈,以確保穩定供應足夠數量的化學品,從而保證高利潤。
在這方面,麥格理銀行認為,在美國建立化學供應鏈的困難可能會使臺積電亞利桑那生產基地的成本比臺灣生產基地的成本增加 30%。 因此,該銀行指出,高成本可能會使臺積電的 4 納米制造工藝利潤減少 1%至 2%。
成本高昂的原因是臺積電的主要化學品供應商因缺乏規模經濟而不確定是否在美國建立工廠。 臺積電所在的臺灣以及附近的日本和韓國是全球半導體制造的中心。 透過在這些地區開展業務,化工企業可以大批量出貨,並在此過程中獲得寶貴的利潤。
據麥格理稱,由於臺灣的化學品供應商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競爭對手往往很難打入該行業。 該行認為,這些公司對進軍美國市場猶豫不決,因為他們擔心美國晶片製造業缺乏足夠的產量,無法實現規模經濟。
它指出,當臺積電開始準備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生產 4 奈米晶片時,它找不到合格的美國化學品供應商。 因此,該公司不得不透過昂貴的流程從臺灣運輸化學品,導致硫酸等化學品的運輸成本高於化學品本身的成本。
麥格理(Macquarie)指出,高成本僅針對臺積電在美國的業務。 這家臺灣晶圓廠還透過在日本開設新工廠來擴大其全球生產基地。 雖然這些工廠生產較舊的節點,如 22 奈米工藝,但當地企業能夠為臺積電提供所需的原材料。 儘管如此,麥格理透露,日本的晶片製造成本比臺灣高出 10%,這可能也是受較舊工藝技術的影響。
麥格理的報告並不是美國製造成本高企的第一次浮出水面。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博士曾在2021年表示,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不僅會高於臺灣,而且他還補充說,美國的補貼只能提供短期緩解,因為臺灣將憑藉其成本和勞動力優勢長期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