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股民最怕什麼公司,大概就是上市家族企業了,裡外不透風就像一個圍城,裡面的人想跑就跑,外面的人卻始終看不清真相。
被稱為“苗藥第一股”的貴州百靈,就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家族企業,15年前上市的時候,母子三人持股100%,一般來講,公司上市時為了方便融資,但這家公司卻從來不允許外人進去。
著急上市卻不融資,原因是他們根本就不缺錢,母子三人始終將這塊蛋糕牢牢抓在手裡,查了查這家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的前十名股民榜單,答案昭然若揭。
正所謂“資本家不缺小錢,缺的是大錢”,這母子三人,或許從一開始就抱著套現的目的入市的,最終結果也是不出所料的事了拂衣去,徒留八萬股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苗藥走紅全國
問什麼行業既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又非常暴利?估計大家想到的答案都一樣,那便是醫藥行業,尤其是藥企,這一點放在全球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蛋糕大、利潤足,自然會吸引到不少人的目光。
但是任何一款藥物想要躺到貨架上被百姓挑選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投入巨量的資金用以研發,同時還要有相關人才,就算研製出來以後,還要經過數輪動物實驗、人體實驗、臨床資料等等。
而所有藥品中,老百姓買的最多的,也是日常用的最多的,還是發燒感冒類的藥物,這個賽道當然很卷,比如我們熟知的布洛芬、葵花葯業、三九感冒靈,都是知名度很高的藥品。
但是說到底,還是要真正有效果,就比如布洛芬,不論是緩解疼痛還是退燒,都非常有效,還比如主打“兒童用藥”的葵花葯業,安全又高效,再加上廣告打得好,自然會獲得消費者青睞。
所以對於普通藥企,尤其是以賺錢為目的的藥企,如果能在這個賽道闖出一片天,自然利潤不愁,而貴州百靈正是這條賽道的“參賽者”。
那麼如何在一眾藥品中脫穎而出,自然是利用貴州當地的特色文化“苗藥”,靠著苗醫“神通廣大”的宣傳,成功給百姓留下了“苗醫很厲害”的印象,效果自然是立竿見影。
事實上,貴州百靈也算得上是感冒藥這個賽道上的絕對領跑者了,它的名氣絕不輸三九感冒靈等其他感冒藥,開啟知名度後銷量暴增,很短時間內就席捲全國,成為各大藥房裡的“常客”相信大家應該也都或多或少買過貴州百靈的藥品。
時間來到2010年,隨著貴州百靈正式掛牌上市,靠著“苗藥特色配方”在全國各地攻城拔寨,甚至隱隱有成為“神藥”的趨勢。
發家史
說起貴州百靈的發家史,繞不開的一個人物便是集團主要負責人,張錦芬的大兒子姜偉,一家三口祖籍山東,上世紀60年代,為支援三線建設,姜偉和父母、弟弟舉家搬到了貴州。
初到貴州那段時間裡,一家人多少都有點水土不服,尤其是姜偉,病的很嚴重,最後還是貴州當地的苗醫給姜偉治好的,這件事給姜偉留了很深的印象,也為他後來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1978年高考恢復,恰好到了年紀的姜偉報考了貴陽中醫學院的藥業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當地的一家職工醫院任藥劑師。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姜偉發現研究非處方類藥品實際上並不困難,而且此時的他已經熟稔於整個體系的運作,在弄明白製藥行業的巨大利潤空間後,姜偉決定入局。
姜偉母親張錦芬得知兒子的計劃後非常支援,此時的她已經當上了公司的副總經理,按理說一家人已經衣食無憂了,但顯然,母子二人想賺更多的錢。
當時安順雲飛製藥廠已經瀕臨倒閉,1999年姜偉趁此機會成功接手了這家製藥廠,並且在他的帶領下居然真的扭虧為盈,實現了起死回生,四年後,更名為“”,姜偉任董事長兼最大股東,其次是母親和弟弟。
貴州百靈成立後,姜偉加班加點的開啟了第一款藥物研究,而姜偉的目標,便是難度相對較低的非處方類感冒藥,之後隨著大名鼎鼎的“維C銀翹片”上市後,憑藉良好的療效獲得了市場認可。
之後貴州百靈又在治療感冒方面研製出了止咳糖漿和兒童用的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正如前文提到的,憑藉良好的口碑和營銷,貴州百靈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此時的姜偉一家人,早已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土豪”生活,掙的錢,已經夠他們花幾輩子了,但是正如前文所說“資本家只愛大錢”。
上市並套現
2010年,貴州百靈成功敲響了上市的大門,由於當時的貴州百靈憑藉“苗藥”在全國範圍內相當知名,姜偉原計劃首輪IPO融資數額為3.5億元,但是最終卻得到了14.8億,達到了原定計劃的四倍還多。
2013年,姜偉再次給“苗藥”的熱度添一把火,他拿出鉅額資金成功收購了所謂“苗藥世家組轉秘方”,將貴州百靈搖身一變成為了“苗藥正統”。
而姜偉的這一系列動作,表現在股價上就是水漲船高,尤其是當他收購苗藥後,股價已經來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那一年,姜偉的母親就已經將自己手中的股票套現3.7億。
兩年之後,苗藥的熱度不減反增,而貴州百靈的股價成功被炒到了一個歷史最高點,眼見時機成熟,張錦芬將自己手中的剩餘股票賣了個一乾二淨,最終落袋4.5億,帶著共計8.2億元成功退場。
再過幾年,姜偉和弟弟姜勇也緊跟母親步伐開始了套現,但由於認領股權需要等待,兩兄弟覺得這麼搞有點慢,只想著趕緊落袋為安,於是他們便想到了一個合法的“損招”,那便是股權質押。
簡單是就是以股權作抵押然後貸款或者融資,等時間到了以後,故意不償還本金,銀行會被迫向法院申請裁定用以抵押的股權進行司法拍賣抵債,靠著著一手,兄弟二人合計抵押了19.5億元。
回看2024貴州百靈十大股東的持股狀態,可以發現姜偉的母親張錦芬和弟弟姜勇的股份已經全部清倉,而姜偉謹慎的17.55%股份也已經全部處於抵押狀態,最終合計,保守計算母子三人最終套現42億元成功退場。
結語
或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樣的結局,只不過當局者迷,八萬股民看不清母子三人的如意算盤,被貴州百靈表面上的利好矇蔽了雙眼。
“資本家不愛小錢”,投資炒股需謹慎,他們的離開,讓貴州百靈成功戴上了“ST企業”的帽子,被監證會立案調查,如今再查貴州百靈的股價,已經跌倒了個位數,說到底,最終受傷的,還是那八萬股民。
資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