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最近這幾年整個市場迎來了巨大的改革和變化!
在2021年之前,價格拼命的上漲,不少人都覺得房地產還會更上一層樓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2020年的時候去買房那個銷售職責老闆說周邊有規劃了學區房和地鐵在未來的2~3年的就搞定了。
當時樓盤銷售價格3萬元每平米,銷售說不說?別的5年之後至少翻一倍6萬元每平米,一聽都激動了,於是買、買!買。
結果就是在2021年下半年市場就不斷的往下走了,全國範圍內有很多地方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回撥。
全國平均房價回撥了23%,個別區域房價回撥30%~60%,所以最近這幾年房價回撥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一線城市的房價都出現大幅度的回撥根據資料顯示,近三年一線城市平均增加回撥達到幅度30%左右。
如今樓市已成定局了!
1、老百姓對於購房的慾望並不是特別的強
過去老百姓購房居外很強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房價不斷的上漲,2016年過去老百姓購房慾望很強,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房價不斷的上漲,自2016年開始,全國各地的房價都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有部分城市甚至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價格就翻一倍。
太多太多人在房地產上嚐到了甜頭,包括我自己身邊的朋友,他們在2016年買的房子,真的太多人在房地產上真的盆滿缽滿了,很多人甚至在房地產上實現了財富自由,那時候全民皆知,買房就是可以賺錢的。
現如今不遠了,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了,房價不漲了反還下跌了,大家對於買房的慾望基本上是可以沒有了,除了就是解決,剛需注完用途以外,作為投資者還會考慮買房嗎?有,但是這個比例是極其的低!
沒有任何的購買慾望,意味著市場的購買需求量也就下降了,根據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的房地產銷售面積也僅有2021年最巔峰的時候一半!
即便有考慮買房的想法,都會非常的謹慎!
最近這幾年整體的經濟大環境並不太理想,很多人買房就會考慮到自己是不是能夠承受這麼多的經濟衝擊。
過去大家對於買房是沒有什麼顧慮的,因為想著自己的收入未來會越來越高,而未來通脹會把現在的整體房價收入都會抹掉的,所以根本不害怕,而現在才發現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收入下降了之後很難再起來了,這個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2、中國很多家庭都擁有了住房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擁有兩套住房的家庭更是達到了41.5%,所以在中國很多城鎮家庭是並不缺乏自己居住的。
再換句話來說,目前我國的城鎮化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6%,雖然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國一直都是農業大國來的,未來整體的城鎮化相對來說攀升速度會非常的緩慢。
也就是說城鎮化都放緩慢了,進到城市裡面的人減少,對於住房的需求自然的也就減少了。
人口問題也是非常的嚴峻的!
目前我國的新生兒在逐年下降,雖然說2023年公佈的資料比2023年有所上漲,但是這種趨勢很明顯是不會有長效性的,更多的都是在短時間內有刺激。
老齡化也非常的嚴重,在未來我國的老齡化人口會佔到我國總人口的30%以上。
這些因素對於國內的衝擊也是非常的巨大的!
3、市場對於中產的剝削是比較狠的
對於中產的定義,每個城市可能都不一樣,在大城市可能要年收入去到80萬才叫中產,在小城市可能年收入要達到20萬才叫中產,所以這個差異化是非常的大的,不過有一點他們買了房,基本上都被狠狠的收割了一波。
最近這幾年由於房價迅速的下跌,讓不少中產家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力,這個衝擊力在短時間是沒辦法逆轉的,沒辦法改變的,因為跌下去的財富總是會轉移到另外一個方向,自己轉移到哪裡呢?大家認真的想想就知道了。
另外再看看很多工廠最近這幾年整體的收入是出現了大幅度的減少的,減少開支這是必然性的了,而且尋求新的投資渠道。
在2025年整個市場的格局發生這麼大幅度的變化,可能對於普通沒買房的人來說,感知並沒有這麼大,但是對於想要買房或者是已經買房的人來說,感知就非常的大了,一邊覺得房價不要再跌了,一邊覺得房價要繼續的下跌。
有不少人都說現在很多城市很多區域的房價已經跌回到2016年的水平了,而我看到的城市有些都已經跌回到2015年的水平了,所以價格還得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