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道
2月5日,蛇年首個交易日,國內期市漲跌互現,黑色系品種回落之際,生豬期貨迎來開門紅,2503合約早盤高開高走,盤中一度觸及兩個月高點13425元,尾盤報收於13385 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50元,漲幅2.69%。
“生豬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尤其近月合約漲幅較大,這是對前期過度悲觀情緒的修復,短期內期貨底部特徵較為明顯。不過,接下來上漲的勢頭能否持續,還需關注現貨端矛盾是否有累積的可能。如果後續產能出現堆積,期貨價格或再度回落。”一德期貨分析師侯曉瑞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生豬價格起伏背後
春節期間生豬價格持續震盪,本週河南生豬價格每公斤16.7元,全國每50kg二元母豬價格1640元/頭。2月5日浙江某食品加工廠標豬主流採購價格參考17.2元/公斤,體重130—135公斤,宰量1800頭左右。
“自1月8日至2月5日,生豬期貨價格一直處於區間震盪走勢,生豬現貨價格同樣在15—16元/kg區間震盪。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前期市場過度悲觀,春節前養殖戶積極出售大豬,導致供應前置,進而使近期供應壓力得到進一步緩解。”中信期貨高階研究員程也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程也進一步指出,從資料指標來看,據湧益諮詢,近期生豬平均體重快速下滑,從2024年的第51周129.85kg/頭,僅用了4周的時間,下滑至122kg/頭附近。伴隨著市場大豬的消化,標肥價差被再度拉開,且遠超前三年均值。根據湧益諮詢,截至1月23日,市場上200kg大豬與標豬單斤價差高達1.26元,去年價差為0.6元,近三年均值為0.31元。
在現貨大跌預期被證偽、標肥價差持續偏高的情況下,二育和凍品商信心有所增強,據調研反饋,節前,二育環節零星提早啟動,也為價格提供階段性支撐。程也表示,即便當前價格相對堅挺,這個價位並不是現貨的底部,往後仍有一定下跌空間。從基本面來看,目前行業仍有利潤,長期來看,“殺利潤”的過程仍將繼續。
不過,侯曉瑞表示,從期貨盤面上看,目前空頭相對佔優的局面還是比較明顯,且從基本面角度看,供應是逐步增加的。因此,市場情緒相對悲觀,目前所有合約基本都貼水現貨。去年生豬期貨持續下跌,一是跌現貨,尤其9月後隨著現貨不斷下跌,期貨跟隨下跌。二是跌預期,在供應增長預期下,未來合約均跌至貼水現貨狀態。
據瞭解,自2024年8月中旬起,生豬期貨價格轉勢下跌,主要在於基本面的轉向。從大趨勢來看,也驗證了“長期的期貨價格走勢以基本面為錨”的大方向。生豬價格向來以供應端驅動為主。從產能角度來看,2024年隨著行業進入盈利區間,母豬產能開始遞增,配種也變得積極。
“根據鋼聯資料,自2024年3月起,新生仔豬數量開始進入環增趨勢,直到9月份,新生仔豬數量累計增加超11%。根據仔豬到育肥出欄大約6個月的生命週期測算,2024年8月正好對應育肥豬出欄量年內低點,自9月份起,理論出欄量持續遞增,這與豬價8月中旬觸頂回落基本對應。”程也稱。
仔豬價格大幅上漲
“節後消費淡季預期下,可出欄量相對偏少,出欄體重相對偏低,但與歷史同期相比,體重絕對值不低(僅次於2021年同期),後期需關注期現聯合回升後,各環節是否出現累庫行為。春節假期規模場及屠宰場基本處於放假狀態,無出欄計劃,初五後各規模場才開始陸續出欄,預計初十至十五期間恢復至正常出欄水平。”侯曉瑞稱。
一般而言,每年的春季是仔豬補欄旺季,主要原因為仔豬成活率高,未來出欄正好對應消費旺季,仔豬價格也會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侯曉瑞表示,今年仔豬價格節前已經出現明顯上漲,部分企業提前預期年後上漲行情,有搶跑動作,在能繁母豬基數不低的情況下,需關注是否有提前透支上漲幅度的可能。
據瞭解,由於今年仔豬補欄積極性持續偏高,節前仔豬價格呈現持續上行。節日期間,據調研反饋,仔豬價格進一步攀升,2月4日7kg三元仔豬全國均價較節前(1月14日)上漲23元/頭,其中,河北漲幅最高,達40元/頭;湖南漲幅最低,達10元/頭。需注意的是,雖報價持續增高,但春節期間實際成交量非常有限,後續還需要持續跟蹤節後成交量恢復後的真實報價水平。
程也表示,從當下的情況來看,現貨相對堅挺,標肥價差持續偏高,節日期間大跌預期被證偽,這在不同程度上提振了市場對後市的信心,預計養殖戶補欄積極性還有提升空間。後續重點關注疫情發展情況,這將是補欄的最大限制。目前來看,南方出現仔豬腹瀉,北方出現零星豬瘟,但整體可控,關注後續發酵情況。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去年12月底豬價有一波下跌,但對於中小養殖戶而言,目前仍然處於盈利水平。“原因在於養殖戶的飼料成本在總成本中大約佔比65—70%,當前生豬主流養殖成本在13元/kg,相比於15元以上的生豬價格,養殖端處於盈利狀態。”侯曉瑞稱。
短期內或將見底
常規而言,每年春節後的這段時間是一年當中的需求淡季,主要原因在於年前無論居民還是餐飲店,都有備貨行為。新年伊始,各家“冰箱庫存”尚未清完,短期內採購意願不高,故市場進入需求淡季。目前屠宰企業採購計劃量有限,終端市場支撐較為薄弱。
此外,由於生豬養殖行業仍處於盈利區間,沒有形成明確的負反饋。因此,產能持續遞增,尚未見拐點。根據農業農村部資料,能繁母豬存欄從2024年4 月的3986萬頭,增至2024年12月的4078萬頭,累計增加92萬頭,增幅達 2.31%。基於生命週期,母豬存欄大約領先商品豬出欄10個月,也就意味著,生豬出欄量增加的趨勢至少將延續至2025年三季度末。
“值得關注的是,在供需走向寬鬆的大趨勢中,也不乏階段性收緊的節奏波動,接下來首先需要關注,如果春節假期後二育、凍品共振進場,或階段性刺激豬價抬升,上漲力度取決於二育規模和入庫規模。其次,冷空氣尚未離開,若後續仔豬腹瀉或豬瘟發酵,或導致階段性供應前置,推動價格先跌後漲。” 程也稱。
“2025年生豬格局將類似2023年的供需格局,仍然是供大於求。今年與2023年的不同,或許是成本的降低與出欄總量的略微減少,上半年或維持微利狀態。上半年影響生豬價格走勢的因素主要還是存欄量和出欄節奏,從整體上看,存欄量其實是一個既定的數,上半年存欄從產能效率和能繁母豬(10月前)的資料來看將呈現逐月增加的情況,而出欄節奏則是可變的因素,壓欄和二育成為上半年豬價的重要驅動。”南華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一帆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外,從驅動角度,供需進一步走向寬鬆的大趨勢利空價格,以成本為錨,向下仍有空間,但較為有限。從估值角度,前期期貨價格大跌已在盤面兌現,目前生豬期貨價格大幅低於現貨價格,基差處於歷史低位,做空估值不具備價效比。因此,程也表示,策略建議上,目前價格建議投資者觀望為主,等待短期反彈後逢高沽空機會。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從套保角度,目前盤面估值偏低,套保價效比不高,同樣建議待盤面進一步反彈後,給到一定安全墊,再逐步逢高入場套保。另外,長遠來講,市場或將進入持續高負債的時代,‘降本增效’才是企業最需要思考和攻克的永恆論題。”程也稱。
針對生豬期貨後期走勢,侯曉瑞表示,春節後生豬期貨存在底部回升空間,主要是對前期過度悲觀情緒的修復,而隨著情緒的修復,現貨端是否出現累庫行為是下一步要觀察的點,如果庫存累積,疊加供應壓力,期現有再次走弱可能。對上市企業來說,生豬期貨深貼水狀態下較難鎖定較高的利潤,若後續盤面有較大反彈,是企業介入套保較好的時機。
責任編輯:帥可聰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