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退休還在推進呢,年輕人已經提前讓自己區域性退休。
2023年,“存款特種兵”火了。2024年,“用利息生活”再次出圈。年輕人不再做“苦行僧”,主打一個極致存錢,身體力行精打細算,用利息和收益覆蓋哪怕一小部分生活成本,實現“區域性退休”的降格幸福。
可以說,這一屆年輕人想開了,打工是不能太拼命的,畢竟工作的賺錢效率最低,機關算盡到手5000,每個月就那麼點窩囊費,還容易把自己搞出一身病,哪怕你累進醫院領導也不會感動,你努力我努力,老闆明天開賓利,你摸魚我摸魚,老闆路虎變青桔。
與其拼命打工賺錢,不如指望早點退休,據統計,有2000萬的00後一個月平均存款次數竟然高達10次,很多人拿到工資和年終獎後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買買買,而是存存存。上,喪心病狂攢錢小組成員快65萬人,抖音裡省錢話題的播放量有208億,年輕人分享著自己的省錢心得,讓理財變得沒有資訊差。
你知道,現在年輕人開通9.9元會員後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趕緊取消自動續費,蜂巢快遞超時怎麼辦?打電話給快遞員,讓他幫忙取出來,外賣點亮愛心並收藏會獲得什麼?煎蛋、澱粉腸和神秘飲料。你知道比拼好飯還便宜的是什麼嗎?拼好飯自提,比團購還優惠的是什麼?特價團。
年輕人瘋狂省錢存錢,然後把利息當成退休金來用,努力過上靠利息生活的日子,存款百萬,光利息就能實現三餐自由,存款10萬,區域性覆蓋奶茶自由,有人拿著利息旅遊,有人靠利息交電費,有人開啟利息生存挑戰,看每天利息多少決定今天吃幾頓,對區域性退休生活的期待讓年輕人生活有了一點奔頭。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有些人出生在羅馬,有些人生來就是牛馬,錢花了就沒了,省著點,攢著攢著就有了一點,攢錢上癮的年輕人,攢的不是錢,而是生活的底氣。
有人說,區域性退休是幻想美好退休生活的精神勝利法則。
但更多的,是年輕人開始探索“利息生活法”。用利息生活,不僅是理性消費的迴歸,也是對永續性收益的追求。讓錢生錢,讓錢穩定流動,既滿足了生活中的需求,也能抵禦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
不難看出,這種對“區域性退休”的嚮往,其實主打一個人間清醒,不再困頓於過度消費,不在乎世俗眼光,也懂得細水長流的多元理財思路。
矽谷著名創業者納瓦爾,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定義:“退休,就是不再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犧牲今天。當你能活在當下,內心充盈地度過每一天時,你就達到了退休的狀態。”
其實年輕人所謂的提前退休計劃或者區域性退休,未必是真的想提前“躺平”。
當代年輕人的這種生活方式也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它反映出當代年輕人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新態度,以及對於個人幸福的新定義。這提示我們,無論是政策制定者還是企業管理者,都應該更加關注年輕一代的需求變化,創造更多靈活的工作模式和發展機會,以滿足他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
年輕人為了區域性退休而瘋狂存錢的現象,不僅是一個關於金錢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夢想、責任與選擇的故事。它鼓勵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同時也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富足的同時不要忘記精神世界的滋養。畢竟,真正的幸福來自生活的平衡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