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大早,趕個晚集。
近期,上交所披露了(下稱“江淮汽車”)2024年度向特定物件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申報稿),公司定增材料被正式受理。
江淮汽車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的發行數量不超過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將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保薦機構為國元證券。公司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高階智慧電動平臺開發專案。
早在2002年,江淮汽車就開始探索鉛酸電池電動車。2005年,其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輛純電動乘用車樣車,但均未能在電車市場激起太多“浪花”。為了完成轉型,江淮汽車甚至曾幫蔚來代工,積累電車經驗,還因此被打上“代工廠”的標籤。如今,江淮汽車大力“擁抱”智選模式,“豪賭”尊界,能否藉此擺脫業績頹勢,成為下一個“賽力斯”?
圖源:張力
重金砸向新能源
據悉,江淮汽車是國內歷史悠久的老牌車企,其建於1964年,前身是具有軍工背景的巢湖汽配廠,主要生產汽車配件和輕型卡。上世紀九十年代,面臨市場經濟浪潮,江淮汽車投產客車底盤。2001年,江淮汽車完成股份制改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後,江淮汽車曾進行過多次定增。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2007年、2016年及2021年。江淮汽車分別完成過8.51億元、8.03億元、44.97億元、19.79億元的定增。
2002年,江淮汽車與韓國現代汽車達成合作,正式進入乘用車領域,2007年,江淮汽車進軍轎車市場,推出首款自主研發轎車“賓悅”,隨後陸續推出同悅、和悅等系列。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江淮汽車已經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於一體,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公司現有主導產品包括重、中、輕、微型卡車、皮卡、多功能商用車、MPV、SUV、轎車、客車,專用底盤及變速箱、發動機、車橋等零部件。
作為一家老牌車企,江淮汽車近年來也在積極謀求新能源轉型。
資金方面,江淮汽車2016年定增的45億元中,有23.73億元用於新能源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專案;20億元用於高階及純電動輕卡建設專案;5億元用於高階商用車變速器建設專案。據當時專案書預計,專案完成後,兩年內將形成每年10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產能,以及每年15萬套動力電池總成及電機電控產能。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產品將佔到江淮汽車30%以上的銷量份額。
如上文所述,此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高階智慧電動平臺開發專案。
據悉,2024年,江淮汽車稱未來五年將投入研發資金超過200億元,推出30款以上智慧新能源汽車產品,並圍繞智慧網聯新能源的產業鏈,不斷強化自主核心技術的掌握和開發的能力。
由此看來,江淮汽車在新能源轉型上不惜投入重金。
造車經經驗上,2016年,新能源汽車浪潮來襲,由於政策原因,新勢力必須選擇有造車資質企業代工。江淮與蔚來達成協議,前者提供商標和技術,江淮負責生產。因此,2016年起,江淮汽車便作為代工廠,為蔚來生產了多款熱銷車型。
但是,隨著蔚來汽車不斷發展,其對於獨立掌控造車全流程的渴望也日益強烈。2023年12月,江淮和蔚來的合作正式結束,蔚來汽車斥資45億元收購了江淮汽車的兩家工廠,獲得了獨立生產汽車的資格,從而結束了長達七年的江淮汽車代工時代。
因此,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江淮汽車需要打造自己的主力車型。
售價超百萬
本次融資正是投入與華為合作的智慧汽車專案。
據報告書,該專案以江淮汽車電動汽車技術為基礎,融合華為等高科技企業智慧化、網聯化汽車解決方案,開發全新一代高階智慧電動平臺,推動高效能動力電控技術、先進電機技術、軟硬體整合技術,以及平臺整合的智慧駕駛系統、網聯化系統、新材料應用、關鍵零部件等 持續迭代升級,以研究積累的技術為基礎,打造全新高階智慧系列車型,覆蓋 轎車、SUV 和 MPV 等乘用車主要品種。
去年11月26日,華為召開“Mate品牌盛典”,除Mate 70系列手機等產品外,華為與江淮聯合打造的尊界S800也正式亮相。
釋出會後,尊界S800車型已經開啟預訂,預計售價在100萬元—150萬元之間。
作為華為的鴻蒙智行“四界”(問界、智界、享界和尊界)的一部分,尊界定位為超豪華智慧汽車,目標瞄準百萬級別市場,直接對標勞斯萊斯、賓士邁巴赫S等D級豪華車型。尊界S800的實際生產廠家正為江淮汽車。
但外界對尊界S800仍存有不少質疑。雙方第一臺合作車型售價就超過百萬,是不是有些太心急了?
畢竟2023年,江淮汽車乘用車均價為8.1萬元。其乘用車代表車型是江淮A5 PLUS——緊湊型燃油車,百公里油耗7.44升,零售價為5.98萬元,其主要賣點是價效比。
不僅如此,去年,江淮汽車的業績和銷量均表現不佳。
業績方面,據江淮汽車釋出的業績預告,其2024年由盈轉虧,全年預計虧損17.70億元。
銷量方面,2024年,江淮汽車的累計銷量為40.31萬輛,同比下降7.42%。相比之下,吉利汽車同期銷量達217.6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32%,比亞迪銷量為427.21萬輛。同為安徽老鄉的奇瑞汽車的累計銷量為260.39萬輛。
近年來,江淮汽車頻繁出現虧損。
回溯歷史,2020年—2023年,江淮汽車的扣非淨利潤分別淨虧損17.19億元、18.83億元、25.65億元及17.18億元。
事實上,早在2019年12月,華為就和江淮達成了 基於MDC平臺的全面合作協議,甚至比華為找賽力斯合作問界要早一年。
“姍姍來遲”的尊界能否複製賽力斯的傳奇還是未知數。
記者 楊雪婷
校對 褚念穎
編輯 吳鳴洲
1
2
3
4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臺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