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2025年汽車領域的一大看點,是的實際銷量,因為大家都認為,2025年,隨著小米YU7釋出,小米的銷量會迎來爆發,而小米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產能不足,訂單太多。
哪怕是SU7,已經發布快一年了,但如今你再下單,依然還要等半年以上才能提車,不信大家去小米APP試一下,現在下單,最快的Max也要22-25周,而標準版則要27-30周才能提車,明顯就是半年以上了。
很多人就奇怪了,小米不是說76秒就能下線一臺車麼,為何交車還這麼慢?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奇怪,那就是小米SU7的訂單實在是太多了。
76秒下線一臺車,1小時大約是47臺左右,1天24小時不停,一天實際下線汽車也就是1136.8臺。
但實際並不可能時刻24小時不停的,單班制下,每月產能只有1.25萬臺,雙班制的話,一個月的產能只有2.5萬臺左右。
大家看看小米,最近4個月,每個月的交付量,其實也就是2-2.5萬臺,這個是當前工廠的產能負載極限了。
而小米手中的訂單,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0萬輛,並且隨著小米不斷的交付,訂單在不斷的增加,手中握有的訂單,其實一直就沒有怎麼減少。
所以小米從自發布汽車後,隨時下單,都可能會等半年以上,這就是小米汽車的魅力。
按照規劃,小米2025年產能達到30萬輛以上。
但考慮到SU7、YU7這兩款車上市,我覺得這個產能遠遠不夠用,預計大家下單,依然還得等半年以上。
特別是當YU7剛上市時,訂單一定會飆升,畢竟它是SUV車型,也是當前消費者喜歡的車型,再加上SU7證明了自己,大家對小米汽車會更加認可,訂單就會更多。
消費者都希望雷軍能夠擴產,將2025年的產能提升至50萬輛以上,這樣大家等待的時間會短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