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麗今年放假早,想著染個新發色迎接新年,卻被母親狠狠罵了一通。
“你不知道染髮劑會致癌嗎?為了漂亮連命都不要了?”
“別胡說八道了,我都染了好多次了,也沒見有事。”
“等到真有事後悔還來得及嗎?不許染!”
到最後,母親還是沒同意讓她染髮,把麗麗氣得夠嗆。染髮致癌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謠言還是事實呢?
一、染髮不僅傷發還致癌,到底是真還是假?
《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過一項研究,該研究由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等機構進行,研究人員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內11.7萬名女性受試者的資料進行了分析,並進行了36年的隨訪。
在隨訪過程中,有新發實體瘤20805例、血液系統1807例、基底細胞癌22560例等,其中有4860名受試者因癌症而死亡。
在刨除了一些其他會影響癌症發生的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永久染髮劑與大部分的癌症發生之間沒有明顯關係,但有部分癌症的發生風險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而增加。
具體來看,使用永久染髮劑≥200次的受試者相較於沒使用過的,罹患的風險增加了9%、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增加了28%、卵巢癌風險增加了15%、基底細胞癌風險增加了5%等等。
對此,科學家分析認為染髮劑會導致癌症風險增加與染髮劑內的多種化學物質相關,如對苯二胺成分,但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證實。
對苯二胺具有著色持久、染色牢固的特點,但國際癌症機構將職業性接觸染髮劑列為了2A類致癌物,即可能會對人類致癌、對動物致癌作用明確的物質。
二、還能染髮嗎?如何降低染髮對身體的傷害?
很多人看了上述的研究覺得瑟瑟發抖,害怕因染髮而導致癌症發生。但其實上述的研究都是觀察性研究,僅表明了二者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其中的因果關係沒有明確的證據,更多是起到參考作用。
生活中偶爾染髮一般不會導致患癌,對此無需過分擔心。但染髮的確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幾個問題在染髮前要充分考慮。
1、過敏
一些體質較為敏感的人,可能會對染髮劑內的化學成分過敏,輕則出現頭皮紅腫、刺癢,重則會出現皮膚腫脹、起水泡以及化膿感染等。
2、髮質損傷
染髮劑內的化學成分會損傷髮質,讓髮絲變得脆弱、黯淡無光、容易分叉。
3、重金屬中毒
染髮劑被允許新增部分汞、鉛元素,但一些不正規的染髮劑可能會有重金屬超標的問題,使用後有中毒的風險。
想要健康的染髮,在染髮前一定要注意這幾件事,避免因此而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首先,要在正規途徑購買。要選擇有國妝特字年份第X號或是國妝進字年份第X號字樣的染髮劑,正規染髮劑內的成分相對會安全一些,過敏的機率也更低。
其次,控制染髮頻率,建議一年染髮的頻率控制在2~3次。染髮時要儘量避免染過於鮮亮的顏色,這種顏色內的有害物質會更多。
最後,建議在染髮前先做試敏實驗。在染髮前48小時,建議在耳後和手肘內側塗抹一些染髮劑,觀察是否有過敏表現。
三、破除那些關於頭髮的謠言
脫髮是困擾很多年輕人的問題,在網路上有不少關於頭髮的梗,但很多其實並不可信,跟隨小九一一來看。
1、頭髮越長,腦子越笨?
不少人覺得頭髮是吸收身體的營養來長的,但其實這個想法並不正確。
頭髮是由毛囊、髮根、發乾三部分組成的,毛囊底部的細胞死亡後會留下角蛋白,角蛋白會形成角質化過程被頂出毛囊,生成發乾。發乾內沒有業管和神經組織,只有死去的細胞和蛋白質的結合物,無論長多長都不需要營養。
真正吸收營養的其實是毛囊組織,但它所吸收的營養含量很少。人體的營養供應有分“三六九等”,其中大腦是最優先供應的,毛囊處於最末位。
另外,也不用擔心頭髮越多耗費的營養越多這個問題,我們頭上毛囊的數量是固定的,不會因為毛髮的多少而發生變化。
2、經常溼著頭髮睡覺,會讓癌症風險飆升?
網上的傳言稱,《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馬拉色菌喜歡潮溼的環境,而溼頭髮正是潮溼環境,傳著傳著就成了溼頭髮睡覺會致癌的結論。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用熒光蛋白標記了真菌,讓它們在顯微鏡下發出明顯光亮。結果發現,真菌可以從腸道跑到胰腺位置,對腫瘤產生促進作用。但要說真菌可以從潮溼的環境跑到胰腺內,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潮溼環境會滋生馬拉色菌,本身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能促進馬拉色菌生長的物質是皮膚上的油脂,不管頭髮是否潮溼,人腦袋上的馬拉色菌數量都可達到數千萬。且該研究是在小鼠身上進行的,所得到的結果並不能直接推論至人體,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可信。
適當染髮一般不會給健康帶來過大的風險,對此無需過多擔心,但日常要注意控制染髮的次數,別過多染髮。
參考資料:
[1] 《經常染髮會致癌,是真的還是假的?看看這些研究是怎麼說的》. 健康榨知機 2023-06-15
[2] 《不只是致癌!經常染髮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脫髮,也就排個第二名…》. 科普中國 2021-02-05
[3] 《知道嗎?頭髮長短,無關營養》.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022-10-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