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是讓老百姓不用跨過黃浦江就能享受到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
來源丨縣域和基層醫聲
150名三甲大專家來基層坐診,建成了上海市首個市郊“全科門診教學點”,區中心醫院同時擁有四個國家級臨床試驗中心……上海市奉賢區距離繁華的中心城區50公里開外,是醫療資源並不發達的“城郊”地區,然而,近年來,其在醫聯體與專科建設上卻收穫了無數矚目的成績。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奉賢區中心醫院
1月17日下午,由上海市衛健委、奉賢區衛健委牽頭舉辦的奉賢醫聯體及專科聯盟建設媒體推介會在奉賢區中心醫院召開,醫學界“縣域和基層醫聲”也受邀參加了這一會議。會上,奉賢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書記、奉賢區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張英,奉賢區中心醫院副書記、常委副院長徐巨梁等人發表演講,介紹了奉賢區醫聯體建設的具體情況,並帶領與會記者對奉賢區中心醫院進行了探院參訪。
區級醫院建起4個國家級臨床試驗中心,自研膳食、美妝領風潮
走進奉賢區中心醫院營養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井然有序、明亮潔白的景象。室內佈置得井井有條又不失溫馨,桌面與牆面整齊地陳列著一系列由醫院營養科自主研發的藥膳配方,無處不顯示著科室在患者飲食調配方面的專業與用心。
奉賢區中心醫院營養科自研膳食品牌
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自1945年10月成立以來,已逐步發展為一所佔地182畝、建築面積達9.6萬平方米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作為醫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等7所知名院校的教學醫院,這裡不僅建立起了1個市級實驗室,9個國家級和市級規培基地,還是上海市唯一一家集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國家特殊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機構以及國家化妝品臨床評價中心四項國家級臨床專科資質於一身的區級醫院。
打呼嚕這一常見的睡眠障礙問題,在奉賢區中心醫院睡眠中心也得到了充分的關注與治療。透過採取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與耳鼻喉科、心內科等專科進行緊密合作,睡眠中心為患者提供了最全面的睡眠監測與評估。中心病房的設計獨具匠心,兩道門的設定模擬了患者家庭中的睡眠環境,同時,病房裡還配備了醫院自研的睡眠床墊與睡眠枕頭,採用感測器技術對患者的睡眠狀況完成實時監控,透過個性化地調整枕頭幅度以緩解打呼嚕的問題。
奉賢區中心醫院睡眠中心
無獨有偶,在奉賢區中心醫院的國家化妝品臨床評價中心,無數化妝品和護膚品在這裡完成臨床測試,並最終進入市場。中心皮膚科作為上海市市級重點學科,與歐萊雅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採用美國進口的檢測儀對受試者進行科學評估,保障每個產品的臨床試驗在最精確的條件下完成。依託於醫院自身強大的科研平臺,中心還成功註冊了“科美沁”這一化妝品牌,自主研發了護手霜、防曬霜等備受市場好評的化妝產品。據張英介紹,未來,醫院計劃在“科美沁”這一品牌下繼續拓展產品線,以滿足更多消費者對於健康和美麗的深層次需求。
築巢引鳳廣納賢才,打造居民們最滿意的“人民醫院”
作為奉賢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奉賢區中心醫院肩負著為全區居民提供醫療、急救、疾病預防及健康保健等服務的多重職責。自2005年起,醫院便已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攜手開展合作,時至今日合作歷程已跨越20年。期間,奉賢區中心醫院也正式掛牌為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南院。
奉賢區中心醫院引進7個學科帶頭人
2024年6月,奉賢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再次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標誌著雙方的合作管理模式邁入新階段。簽約以來,奉賢區中心醫院成功引進了創傷骨科、內分泌代謝科、耳鼻咽喉科、介入科、麻醉科、腫瘤內科、消化內科等7個關鍵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同時,藉助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醫院持續吸納了來自多家上級醫院的數位頂尖醫療專家資源。
此外,奉賢區還創新性地開展了柔性引進高層次醫學人才的“聚英”專案,深入探索高效、實用的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方法。目前,全區已經引進了市級及以上醫療衛生學科帶頭人及專業技術骨幹100餘人,開展新技術、新專案40餘項,建成了包括中醫腎病學在內的10個上海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其中不乏有專家“落戶”奉賢區中心醫院。
除了不斷引入來自上級醫院、其他三甲醫院的專家和人才,奉賢區中心醫院還十分注重本院人才團隊的培養,定期將各科室的學科骨幹送往上級醫院進行培訓、進修。大量專家的入駐以及本院人才團隊的不間斷培養,有效地提升了奉賢區中心醫院乃至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獲得了患者們的大量好評。
“這半年以來,我們先後有26名骨幹在各大三甲醫院進行培訓,將更專業的技術帶回基層。由於優質的服務與日益提升的診療水平,我們醫院也被周邊患者們親切地稱為奉賢區的‘人民醫院’。”徐巨梁說到。
“讓老百姓不用跨過黃浦江就能享受家門口的優質醫療”
事實上,依託於醫聯體建設,不僅僅是奉賢區中心醫院,奉賢區的整體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診療水平都得到了較大提升。目前,全區已經形成了以3大區級醫院為龍頭,聯合全區社群衛生服務機構組建起的2個區域醫聯體和1箇中醫醫療聯合體,另外還成功組建了兒聯體、傳染病專病診療聯合體、精神衛生醫聯體等多個專科專病聯盟。
家住青村鎮、103歲高齡的金阿婆右臉頰長出了雞蛋大小的腫物,困擾不已。由於老人年事已高,一家人最終選擇了在家門口的青村鎮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就醫。依託於與奉賢區中心醫院結成的醫聯體,從收治金阿婆,到完成各類檢查,再到制定手術方案,中心得到了來自奉賢區中心醫院外科專家的全程參與指導。術後兩週,經過四輪換藥和拆線,金阿婆面部的傷口順利癒合,其家人對青村鎮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表達了感謝。
青村鎮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金阿婆開展手術
而在上級專家資源下沉社群方面,近年來,奉賢區也頻頻發力。據統計,截至2025年1月,全區16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均已實現高階以上職稱專家門診全覆蓋,上級醫院坐診專家數超過300人,其中,市級三甲及以上知名專家近150名。透過開展專家門診、帶教查房、業務講座、中醫師帶徒等多種形式的幫扶工作,以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選派基層優秀骨幹至上一級醫院的進修,奉賢區的基層診療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在全科建設方面,奉賢區聘請中山醫院教授祝墡珠作為全科醫學教學總顧問,構建起了“1+4+X”的全科醫學教聯體,成功打造了上海市首個市郊“全科門診教學點”。這份教學成果同樣也被推廣至了全區16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並收穫了喜人的成果。2016年,奉賢區西渡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趙英榮獲全國基層衛生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一等獎;2023年,西渡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家醫團隊更是代表上海市獲得了全國家醫崗位練兵一等獎。
“我們的目標是讓老百姓不用跨過黃浦江就能享受到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在未來三年裡,奉賢區還將深耕區域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症救治、皮膚、口腔等領域,逐步打造10個區域醫療專科聯盟,進而提升區域整體的醫療質量與安全水平,實現區級醫院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之間的專科一體化管理和同質化運營。”張英在會上說到。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