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北京市大峪中學舉辦科學教育校長聘任儀式。這是北京市首例院士出任中學科學教育校長的創舉,實現了門頭溝區科學教育事業里程碑式的跨越。
這位“院士”科學校長是誰?
汪景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智庫首批入庫專家兼稽核委員會委員,太陽物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汪景琇院士長期從事太陽磁場和太陽活動研究。系統地提出了對太陽向量磁場研究的方法,定量描述太陽活動區磁能積累過程;發現活動區磁剪下具有總體規則性,對活動區磁螺度最早給出定量估計;發現太陽低層大氣中磁重聯存在的證據,提出太陽活動中存在兩階段磁重聯的思想;提出太陽網路內磁場是區別於黑子和網路磁場的內稟弱磁場分量,對太陽總磁通量有重要貢獻。
聘任儀式上,北京市大峪中學校長裴豔萍為汪景琇院士頒發“北京市大峪中學科學校長”聘書。
汪景琇院士表示:“非常榮幸受聘為北京市大峪中學的科學校長,我願意同科學領域的同仁們一道,努力把大峪中學的科學教育做好,充分發揮大峪中學作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基地校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門頭溝區的科學教育取得長足進步和發展。”
汪景琇院士還為大峪中學題詞“心中有日月,手可摘星辰。”同時,他寄語廣大學生既要有崇高的科學理想,又要為追求理想不懈奮鬥,努力實現自己的科學追求和科學夢想。他指出,要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讓學生從小立志當科學家,培養科學家胸懷,發展科學素養、科學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階段科學研究走向科學前沿,鑄就新時代的國家脊樑。
開放式重點實驗室助力形成特色課程“群”
聘任儀式前,汪景琇院士觀看了大峪中學金鵬科技團學生們的科技成果展,展覽包括生命科學、創新發明、機器人、程式設計設計、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了大峪中學的科技品牌和亮點。
汪景琇院士對學生們的彙報逐一作了點評指導,他激勵學生們要關注科學研究最前沿的領域和知識,全身心投入到科學的海洋中,不懈努力,早日成長為國家的棟樑。此外,他還參觀了大峪中學北京市高中開放式重點實驗室,並對實驗室的建設、科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邁進”學術文獻,培養嚴謹科學思維
“希望大峪中學能夠以汪景琇院士擔任科學校長為契機,充分發揮‘頭雁’引領作用,持續最佳化科學育人工作,搭建科學資源平臺,帶動全區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縱深發展。”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白豐蓮表示,全區中小學將繼續推動構建貫穿青少年成長成才全過程的科技教育格局,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實現科技強國目標夯實人才基礎。
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曹彥彥與汪景琇院士共同製作手模。曹彥彥表示,希望在“院士校長”的引領和帶動下,讓孩子們能走進更多的科研院所,接觸到更專業的科研資料平臺,“邁進”更權威的學術文獻,培養更嚴謹的科學思維。“下一步,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將持續加強與中科院、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等各級科研院所和學術組織的交流合作,著力打造更多的金鵬科技團、科技示範校,培養更多具有科學精神和科學家情懷的學生,努力推動門頭溝區中小學科技教育水平再上新臺階。”活動還授予三家店鐵路中學、京師實驗中學、北京景山學校京西實驗學校等10所學校為門頭溝區金鵬金帆梯隊團。
近年來,門頭溝區教委堅持以“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區域發展戰略為引領,透過建立北京市科技示範學校、參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基地學校、打造北京金鵬科技團(分團)、舉辦中小學生科技節等系列舉措,為全區中小學生種下科技和創新的“種子”,積極為廣大師生搭建科學實踐、科研探究、學術研討等各類展示交流平臺,用實際行動和豐碩成果為首都中小學科技教育發展助力,為全面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貢獻了門頭溝力量。
文字:蘇珊
編輯:張秋穎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