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新課標正式頒佈,“讓核心素養落地”,是本次課程標準修訂的重點。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以下簡稱“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以“推進課程改革、最佳化課程內容、強化學科和跨學科實踐、強化素養導向的質量觀、加強學段銜接”為抓手,著力探索核心素養落地的舉措和路徑,推動新課標落地見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構建兒童的“三個世界”全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強化課程設計,助力減負提質,為“五育”並舉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學校建立“三位一體”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從“規範課堂”到“高效課堂”再到“智慧課堂”的系統提升,構建起兒童的“三個世界”全課程體系。該體系榮獲經開區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和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
大單元教學撬動課堂教學模式變革
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落腳點。新課標背景下,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以大單元教學撬動課堂教學模式變革,引導、鼓勵教師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教師們將大單元教學看做是機遇也是挑戰,設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目標,進行問題化、結構化、情景化、任務化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貫穿綜合性評價。學校專門開發了大單元教學設計工具,幫助教師更有效地規劃和實施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們依據教材的整體脈絡及邏輯結構,採取關聯、遷移、建模、整合、教學評一體等策略,從“碎片化”教學走向“結構化”教學,實現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
探索跨學科學習實現路徑
“跨學科主題學習”是新課改的亮點,也是教學實踐的難點。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積極順應新課改,對學校已有課程進行全面審視和重新調整,打破學科壁壘,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一方面在學科育人的基礎上,加強學科實踐、跨學科實踐和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將直接知識與間接知識結合起來,在真實世界中解決真實問題;另一方面堅持實踐育人導向,引導學生在參與藝術、體育、科技、社會實踐、傳統文化等實踐活動中提升綜合素養,培養興趣愛好。
學校發揮區域和校本優勢,豐富實踐育人供給,開展“田園課程”“自然-社會空間課程”“區域研學課程”等。作為北京教育學院協同創新學校計劃專案成員,學校定期開展跨學科專案式學習主題教學研討活動,在理論與實踐中變革教學方式,探究跨學科專案式學習實現路徑。
“教學評一體化”提升學業質量
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評一體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聚焦指向核心素養的學業發展,貫徹落實體現新課標精神的教學與評價,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各學科建立了學科評價指標,提高教師依託評價資料改進教學的意識與能力。依據新課標,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方式,將學生期末學業成績評價、過程性課堂表現性評價、作業評價等評價結果相關聯,進行整體分析,提高反饋水平。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身的核心素養,並最終實現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學校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成為各項評價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一方面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綜合評價體系,關注教學成果、專業發展和價值觀,不僅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也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形成“一體化”的教育格局
加強“幼小銜接”、“小初銜接”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一體化的工作格局,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落實新課程的必然選擇。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全面踐行辦學理念和戰略設想,充分發揮十二年建制學校的辦學優勢,從一體化管理模式、多元性課程設定、適應性活動開展等多維度進行幼小銜接、小初銜接教育,為提高學生的入學適應能力,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課改任重道遠,經開區建華實驗學校將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不斷探索創新,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文字|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
編輯|王平 周靜
校對|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