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學齡人口規模變化,教育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1月22日,北京市人大教育代表組長劉林告訴介面教育,在今年的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他將重點關注北京學位及空間資源問題,建議統籌推進學位供給。
“如在京本科招生規模保持不變,高考本科錄取率將出現‘斷崖式’下降,會引發負面影響。為保持錄取水平基本穩定,需爭取全國高校在京擴大招生,尤其要依靠北京市屬高校。”劉林說道。
劉林預計,未來北京市中小學學位缺口約40萬。其中,北京戶籍高考考生規模持續增加,2035年將達到16萬人左右。而北京市屬高校辦學空間總體處於緊繃狀態,當前教育資源短板非常突出。面臨學位缺口要如何破局? 具體內容一起來看——
建議統籌推進資源供給,應對學位缺口問題
中小學面臨學位缺口
北京市適齡入學人口規模正在持續增加。2003-2016年,戶籍出生人口從4.5萬人逐步增加至20.5萬人,陡增四倍。2017年後,出生人口逐步下降。當前,從小學到大學的適齡入學人口,正對應著戶籍出生人口的上升階段,對教育資源的需求持續增加。
劉林指出,未來北京市中小學學位缺口約40萬。分學段看,北京普通高中2023年在校生規模21.7萬人,將保持十年的持續增長勢頭,2033年達到峰值,學位缺口為21萬個左右。
北京初中2023年在校生37萬人,當前正處於持續增加階段,預計2030年達到峰值,增幅超50%,目前還有19萬個學位缺口。
北京市小學在校生規模2023年首次突破110萬人,2025年將達到峰值117.5萬人左右,目前還有兩萬個左右的學位缺口。
為解決學位缺口問題,北京各區在新的一年都有增加學位的計劃。
據北京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東城區將增加中學學位5000個、普惠託位600個;海淀、朝陽、昌平區將分別增加中小學學位8000、4560、5100個。豐臺區新建教育載體建築總量11萬平方米,可新增學位近萬個。
高考生規模持續增加
劉林預計,未來十餘年,北京戶籍高考考生規模持續增加,2035年將達到16萬人左右。
2023年北京高考統考報名考生6.1萬人,比上年增加1.2萬人,增幅23.1%。透過適度擴招,北京市實現本科錄取率76%,2022年為80%。
如在京本科招生規模保持不變,高考本科錄取率將出現“斷崖式”下降,會引發負面影響。
他建議,為保持錄取水平基本穩定,需爭取全國高校在京擴大招生,尤其要依靠北京市屬高校,其承接了全市80%以上的高考升學人數。
按當前生源變化,劉林預計2024年市屬高校辦學規模將增加兩萬人,2025年增加三萬人,2026-2027年再增加七萬人,學生規模達到47萬人左右,預計2035年市屬高校學生規模達到75萬人左右,相比2023年增加40萬人。
市屬高校空間資源缺口較大
劉林表示,當前北京市屬高校的空間資源缺口較大,未來更趨嚴峻。
據劉林瞭解,北京市屬高校辦學空間總體處於緊繃狀態,當前教育資源短板非常突出。比如,80%的市屬高校辦學條件不達標,宿舍面積缺口達70萬平方米。
他以某藝術院校為例,雖然該校已躋身國際知名高校行列,但現有佔地面積僅為城市節約用地標準的59%,建築面積僅為標準的56%,用地和用房嚴重不達標。
此外,幾所招生大校的生均宿舍面積僅為標準的50%左右,成為制約辦學發展的主要瓶頸問題。
針對北京中小學面臨學位缺口,高考人數逐年上升,而市屬高校現有條件有限的現況,劉林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第一,實行高位統籌。校舍、師資等教育資源的配置,涉及發改、財政、規劃、人社、建委、教委等多部門和各區,且需求量大、週期較長、任務艱鉅,必須高位統籌,才能及時應對學齡人口增長的挑戰,科學有效解決問題。
他建議,由市委市政府重要領導牽頭,相關委辦局參加,組成專項工作組,組織專門力量進行深入調研,提出對策,倒排“工期”,統籌推進。
第二,充分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各區可透過小學初中貫通、初中高中聯辦、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合作、集團化辦學等模式,打通不同學段、不同學校之間壁壘,實行校舍等資源共享,從而使配置更合理高效。
另外,市有關部門進一步統籌疏解騰退空間的利用,進一步挖掘國有單位空餘、閒置的房屋資源潛力,對於符合中小學標準的空間進行改造,擴充中小學校舍來源渠道,避免走學齡人口增長期大規模新、下降期大量閒置的老路。
第三,各區選取一些在校生規模大、辦學條件相對緊張的優質初中高中校,透過現有校園改擴建、就近建設分校區等形式支援上述學校進行校舍擴建與師資擴充。
一方面,應對學齡人口增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另一方面,待到學齡人口下降時,上述學校可利用新增空間緩解辦學條件緊張的狀況,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
第四,針對高考人數逐年上升而市屬高校現有條件緊繃的突出矛盾,建議啟動新一輪疏解計劃,推動部分市屬高校在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郊區建設新校區。
同時加強與環京地帶的河北市縣合作,改造一些現有空餘校舍,設立新校區,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平臺,緩解我市高考入學高峰壓力,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新貢獻。
第五,針對部分北京學生不願意報考外地高校問題,一方面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力度,同時進一步最佳化外地校北京生源畢業生返京就業、考研等方面的服務措施,解決學生及家長的後顧之憂。
另一方面,積極與外地的國內重點院校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伙伴關係,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外地一流院校一流專業擴大在京招生規模,讓更多的本市市民子女享受優質高等教育入學機會。
幼升小人數趨於穩定,學位壓力逐年上移
業內人士分析,戶籍出生人口的快速增長,給各區的學位供給帶來整體壓力。如果再加上非京籍、人戶分離等情況,學位承載壓力變得更大。
據瞭解,2023年北京幼升小人數達到了近年來的“最”高峰。小學入學人數的漲幅呈現出迅猛之勢,部分熱點區縣的增長幅度堪稱“井噴”!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資訊中心官網)
業內專家指出,戶籍出生人口的大幅增加,客觀上抬高了幼升小以及未來小升初的入學門檻,這種趨勢在海淀、西城、東城等熱點區域體現得尤為突出。
好在,北京幼升小人數不會無限地增長下去。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後北京新生兒數量開始減少,學位緊缺的現象將會逐漸得到改變。可以預見的是,前年和去年的北京幼升小會是近年來入學人數的高峰,今年起幼升小入學壓力將會有所緩解,而學位壓力將會逐漸上移。
面對未來變化,如何規劃助力孩子成長?
接下來的幾年裡,北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人數整體仍處於高位增長的態勢。面對升學人數的變化,家長如何提前規劃,幫助孩子從容面對升學關卡?
首先,家長應該意識到,由於學生人數整體上高位增長的態勢,往後數年中招、高招壓力會可能會逐年加劇,想上普高,想讀一所好大學可能會越來越難。但是,等到這波人口高峰過去,以上壓力自然會有所緩解。
可以預見的是,近幾年中考、高考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為了緩解升學壓力,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未來勢必都要進行擴招。但是,擴招不可能無限度地進行下去,新增學位能否填補學位缺口,京城教育圈將會持續關注。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業水平,還應鼓勵孩子學習多樣化的技能,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成為擁有複合技能的通才。多把目光投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點、特長,以及孩子目前欠缺的底層能力,比如好奇心、創造力、閱讀力、表達力等等。
其次,未來各區會透過小學初中貫通、初中高中聯辦、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合作、集團化辦學等模式,為孩子提供多樣化的升學通道,而具有創新思維的拔尖創新人才將會得到更多的升學機會。
再次,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還有北京課程改革年首次期末大考的試卷,無不傳遞出這樣一個訊號:靠勤奮刷題、超前學習就能拿高分的時代一去不返。
為了在未來可能更加激烈的中考、高考中脫穎而出,孩子要從小培養數理思維和綜合素養,不能靠機械刷題,不能靠死記硬背,而要依靠自主思考和不斷地總結、反思。
此外,市屬高校畢竟容量有限,未來可能會有大批北京的孩子出京讀大學。所以,孩子上高中後,家長應助力他們做好生涯規劃和志願填報,在成績、興趣、專長之間,在院校、地域、專業之間做好平衡。
最後,面對學位缺口和升學壓力,建議家長始終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擺在第一位。無論是北京中考體育改革,還是教育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北京中小學勢必會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知識能改變命運沒有錯,但要以身心健康為前提。只要孩子擁有對生活的熱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未來就存在無限的可能。
教育之路千條萬條,怎麼謀劃和選擇,家長更需向內尋求答案。因為無論如何,合適的答案始終掌握在每個家庭自己手中。
編輯|京教君
內容來源|介面新聞、京城教育圈
今日推薦影片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演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裡,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