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看天下實驗室
本文共5800字,閱讀約需10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
從《虎媽貓爸》到《小歡喜》,再到一度熱播的《小捨得》,“雞娃”“育兒內卷”“教育軍備競賽”等詞頻頻出現在大眾眼中。家長們想盡一切辦法“雞娃”,但大家似乎忘了教育的核心是“教育”。
這不僅僅是中國獨有的現象。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馬賽厄斯·德普克(MatthiasDoepke)和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研究發現父母的育兒風格,與社會經濟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絡。為此,他們出版了專著《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
日前,格致出版社攜手聯想鎖屏,在北京聯想未來中心舉辦了這本書的讀書沙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博士深入分析了這些育兒焦慮到底從何而來,並分享了自己對“好的教育”的看法。
以下是林小英的演講節選:
我們有錢了,卻為什麼更辛苦了?
咱們今天做讀書分享的地方,就座落在中國教育和讀書最焦慮的地方,海淀區。 有人說中國教育看海淀,我作為在一個海淀區讀大學,在這裡工作、結婚和生孩子的人講如何撫育下一代的問題。 實際上這個事情可能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我到現在也還在摸索。
但是,我主要是做教育政策的研究,有什麼問題呢?就是不平等的時代,為什麼我們今天養育孩子跟自己小時候很不一樣?為什麼孩子在學校裡學的那點東西好像還不夠?為什麼一下課一下班就要把他們送到輔導班去?這個世界就“有病”,我們為什麼活得這麼辛苦?
所以我們大概需要把這個時代搞清楚,我們處在什麼座標體系當中。從美國到中國,無論富裕還是貧窮,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希望孩子快樂成長。有可能我自己長大充滿了艱辛,從農村到城市,從外地到北京,總之我們習慣了從一個相對弱勢的地方進入到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地方。我們習慣了過去40年都是慢慢地成長,跟著社會一起成長,可是到今天,好像這種成長不再是自然而然的,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自己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我們希望孩子快樂,這一點在今天似乎成了一個特別難自然而然達到的目標,又要讓他們有所成就,但是現在的方式千差萬別。
我們賺很多錢,但是買不來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自己很聰明,有些人是數學、文學、科學方面的天才,但是對於教育來講,最讓人失望的就是我們的智商沒法遺傳。你絕對不能保證你聰明,你的孩子一定聰明。財產可以繼承,智商沒法繼承,所以你只要生一個孩子,一切從頭開始。
圖源電視劇《小歡喜》
到底什麼是好的教育方式?在這本書裡開篇有這一段話,我原封不動地放在這裡:當我還是孩子時,常常逛到太陽落山,自己去決定找哪個朋友玩,沒有人會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當我們成為父母后,卻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可能還要報美術課,連跳繩也得報班。
我們要督促孩子做這些事情,還要做家庭作業。以前做家庭作業是自己的事兒,什麼時候一個孩子的學習變成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事兒。今天在城市裡,一對年輕的小夫妻生孩子就意味著,雙方老人的家庭開始解散,你要把老人調過來給你帶孩子。為了育兒,讓不該在一起的人在一起,該在一起的人不在一起——婆婆和兒媳,其實不應該在一起,就因為要養孩子才在一起。
如果說跟過去相比較,我們最大的區別在於什麼呢?我們變得有錢了,你想報課要花錢。真的是錢多得花不了,非得花在孩子的課外班上嗎?肯定不是這樣。親子關係首要的是愛他們,我們儘可能地為他們在社會上立足做好準備。
當KPI進入教育,我們必將不堪重負
我們無法用一個確定的關係將教養、決策和社會平均收入聯絡起來。到底富人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還是窮人跟不上節奏和步伐?
我們把極端的富裕和極端的貧窮兩個現象放一起解釋,會發現影響父母育兒行為的關鍵因素,一個是孩子未來收入水平多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的成功。這句話看著比較複雜,實際上解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當一個人必須透過學校教育——簡單地來說,就是透過文憑來決定你的能力,以及你未來的職業,甚至是收入的時候,那麼學校是不堪重負的。
育兒這個事情一定也是不堪重負的,如果這個社會不開放更多其他的途徑來篩選人才的話。這使得我們的育兒變得越來越內卷和焦慮。
第二個是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程度,就是名額有限,而且投放的渠道是非常單一的。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不平等程度和教育回報率之間的關係,不平等程度很高,教育回報率也很高,就是貧富差距特別大,而且這個社會大量的機會是分配給那些有高學歷的人的話,你對孩子的教養一定要求他出人頭地,而且把它當作改變家庭命運的唯一方式。
如果一個高中畢業生和一個碩士畢業生收入差距不太大,一個大學的清潔工和教授收入差距不會差10倍,就差三四倍、四五倍的差距,這個就是教育回報率低,你對孩子就相對寬容。將來當一個保潔,過一個基本體面的小康生活也沒問題,那麼焦慮育兒幹嗎?
如果不平等程度很高,教育回報率卻很低,你只能認命,讀書也沒啥用,也不會帶來更高的收入,你認命就好了。
當我們看到以前那種令人羨慕的狀態,一個人只要以壓線的成績到高中畢業,那麼18歲以前的事情大致不會對人生產生太大的影響,而今天不會這樣。今天我們的孩子為了升大學,現在有一個東西大家要關注,就是綜合素質評價。
我們對一個人全面的考察分佈在這麼長的時間段內,你時時刻刻不敢鬆懈。現在就是贏者通吃,時刻不敢鬆懈的人可以獲得更高的教育回報率。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面,我們父母要隨時擔心每個方面落後於別人——音體美、語數英,甚至還有綜合實踐都不要落後於別人,因為全部都要體現在你的評價體系當中,以前只要學好就行了,剩下的部分一片空白。
其實對人有一個留白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把評價體系做得那麼細緻,教育領域學了很多企業的KPI體系。“KPI”這個詞,我2013年在富士康做研究的時候第一次聽說,後來我發現十年間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KPI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從企業演化到教育領域,就使得整個教育領域都以績效考核作為根本。
當對教師進行績效考核的時候,老師一定會對學生進行績效考核。績效就是有效的成績,它的英文是performance,另外一個翻譯叫做表演。
當我們全面採用這種績效的評價方式時,我們其實不堪重負。當這種高等教育成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必要先決條件時,讀大學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讀本科還不夠,必須要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讀博士。
2021年中國的博士招生人數達到了12萬人,我們需要這麼多博士嗎?這是這個月的最新資料,過去連續這幾年一直都在擴招,它建立這樣一個認知,就是學歷越高越好。在更多高學歷人才參與就業競爭,也使得用人單位會提高對於每個崗位的學歷文憑的標準。其實有很多崗位,本科畢業就足夠了,非得要博士畢業的,人家也不要求要多工資,所以這個內卷就是全面地開展。
所以我們就要求孩子在學校要取得不俗的成就,家長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這個社會最無法讓人忍受的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那怎麼辦呢?我們需要構建更好的制度,最好做到兒童機會均等。人人應該生而平等,但是現實不是這樣的,它是我們人類社會的理想。
對於兒童來講,(尤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儘量地要讓他們與其他人擁有相同的機會,以便造成社會流動,待遇不平等別那麼加劇。
有一句話讓我們新手父母不得安寧,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孩子2歲的時候好多英語培訓機構給我發廣告,我牽孩子手走在路上,(他們就跟我說)你孩子應該學英語了,我說不用學,母語還沒說好。他說這個家長,你得改變觀念,我說你們要改變觀念。他們在不斷加大幼兒之間的差距。這是這個社會最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東西,就是覺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最後導致什麼?我們在孩子身上看不到未來,整個社會就沒有未來,教育再怎麼改進都沒有用。
孩子慢慢長大就要幼小銜接,然後中學、小學的銜接,中學和大學的銜接,中學會開大學的課,一步一步把下一個階段要做的事兒挪到上一個階段來。 幼兒幹小學的事兒,小學幹中學的事兒,中學幹大學的事兒。然後大學就開始去實習找工作。
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趕,所有的競爭都是在一定人群數量,以一定名額髮放的方式進行競爭,你得的多我就得的少,你上去了我就失敗了,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就變得這樣殘酷。
電視劇《小歡喜》
如果我們指望構建一個好的制度,只是在高考或者考試上下工夫的話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愛、金錢和孩子》裡說,在一個虛構的國家,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他16歲的考試,更進一步講,這場考試跟現實社會無關,考試的功能在於提高未來收入水平,人們可能有強烈的動機讓孩子為考試努力學習,為他們請輔導老師或者讓孩子參加應試的填鴨式學校。
然而社會整體變得更糟,因為所有的學習和死記硬背都沒有什麼收益。當然努力學習確實讓孩子找到心怡的職位,但是代價是另一個孩子被拋棄。一次考試定終身,重要到如此程度,那麼帶來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弈的結果。
我們再來看一下養育孩子,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確定了什麼目標,孩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確實是一種可投資的資產,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生了他就是愛他。他體現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繁衍的本能,是群體愛和個體愛的表現。
父母不僅關心現在的快樂,還關心他未來的成就,但是這有約束條件,就是財務、時間、能力和知識,都是養育孩子面臨的外在約束。這種約束就使得我們產生了分類,第一個型別就是專斷型的教育方式,就是對孩子實施嚴格的控制,用一系列行為準則控制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強調更高的神聖的權威。規則不需要被解釋、被理解,只需要被遵守,將遵從看成是美德,用懲罰和強迫的方式來訓練意志。
專斷型的對立面是放任型的父母,他遵循放任的方式,讓孩子自主決策,獨立,以非懲罰性、接受性和肯定性的態度對待孩子的衝動、慾望和喜愛。
那麼介乎二者之間的就是權威型的教育方式,這種父母試圖影響孩子的選擇,但不是透過命令和約束,而是透過說理。父母企圖以理性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努力教他們互相讓步,和孩子分享他們的方針道理。當孩子拒絕時,徵求他們的反對意見,發生分歧時不會對孩子施加控制,也不完全強制孩子接受成年人的觀點。用中國人都能明白的話來講,就是民主集中制的父母,先走個程式,但最終決定權在父母手裡,父母會巧妙地進行理性的引導。
虎媽確實很有名,養育出兩個似乎很成功的孩子,但是我有時候也會想到一句話,誰笑到最後誰就是笑得最好,這一生還沒過完, 是誰真的不一定。
是不是今天成功的人,明天也一定成功?今天失敗的人,大概明天成功的機率更低。所以沒有辦法,我們不焦慮是不可能的。那麼在育兒的時候,我們肯定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經濟不平等是我們選擇更寬鬆還是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決定因素。
公立學校不該變成不斷往外甩人的機構
為什麼現在讀書越來越貴?雖然中國在2007年全國都實施了免費的義務教育,但是沒有帶來養孩子或者孩子的教育支出的下降。我們會發現,原來學費的價格是隨著富人的需求增長而增長的,因為他們付得起這個價格又抱怨學校的課程過於平庸,就使得這些供給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貴。其他人也跟著綁上軍備戰車,所有人都要在這方面投入。
還有育兒時間,在座的各位女性應該深有體會,就是育兒時間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上升。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每天花在育兒上的時間,比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要高兩個小時左右。擁有博士學位的母親沒有一個不參與,都是很隆重地參與孩子的教育,而參與的人當中有一半是權威型的。
平均而言,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工作的時間更長,同時還要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不是因為她們在工作當中擠出時間,而是她們犧牲了自己的閒暇時間,閒暇時間被擠出來教育孩子。
跟老家我的同齡女性相比,她們比我過得快樂多了,我一天到晚忙得要命。
我們提出了這麼多問題,到底怎麼辦呢?給出的解決方式是什麼呢?焦慮是普遍存在的,發達國家,尤其是以歐美髮達國家作為藍本,我們會看到,也一樣在中國上演。
我們覺得不能輸在起跑線,好的幼兒園決定上什麼好的中學,好的中學決定上什麼大學,所以孩子剛出生就是算高考倒計時。
圖片源於《小捨得》
公立學校的作用就被這本書的作者加大確認,就是公立學校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工具,更是增強凝聚力,加強國家的穩定。孩子在學校與同齡人交往,甚至不同階層的交往,可以讓他有更溫和的價值觀,不能太單一了。
我們會看到,實際上當經濟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學校可能最重要的是別太聽從於經濟指揮棒的作用,應該有一種獨立的價值 ,讓學校不是那麼把父母之間的差異完全接納到學校去,這種學校相對來講會更溫和一些。 這就是學瑞典和芬蘭。
如果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程度,我們是否可以改變學校的壓力型教育的程度呢? 學校強調團隊合作和水平教學是不是更好一點?
其實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就是別太強化標尺競爭,就是給孩子多點機會。我又發現另外一個問題,我小時候允許留級,小學可以讀七八年,初中也可以讀三四年,今天全中國都不讓留級。原來覺得這個孩子跟不上留級多正常的事兒,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不可能有兩個相同的人。但是我們非要要求這一批人全一樣,一塊過所有的坎,那怎麼可能呢?
最後就變成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一隻熊。一個人說:“我不可能跑贏一隻熊,我只要跑贏你就行了。”總有一些人要從這個學校裡面被甩出去的,所以學校就變成不斷往外甩人的機構,而不是不斷接納所有不同的孩子的機構。所以傾向於這種競爭的教育方式類似於無效率的競爭,每個人都活得非常辛苦,都在強調我要勝過別人,最後可能就是最大的浪費。
如果一個教育系統強調公平競爭和淡化成年前的競爭,就是18歲之前淡化競爭,使得每個人從容一點,因為18歲是成年的階段,18歲身心才準備好。身體、心理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稍稍讓他們喘口氣,這是比較好的安排。
如果改變不了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安排,也改變不了學校的壓力,那能不能改變自己家庭教育決策的安排和育兒方式呢?我相信這一點可能是需要自己給自己減負,讓自己有一些放鬆的餘地。我們今天大量是倒掛,18歲成年之前一刻也不敢放鬆,然後告訴孩子你考上大學,你就玩去吧,實際上上大學根本不可能玩。
國外有很多很好的家庭是孩子上大學以後才叫人生的挑戰剛剛開始,你要學會熬夜,學會一週看 800 頁的書。
我們今天完全是反的,很多人很疲憊,進入大學以後感覺很迷茫,就是成年之前的過度競爭消耗了此生最主要的精力和精神資源。
我就把這本書結合個人經驗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選下方檢視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