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年來,老師在本職工作之外,常常被要求做一些其他事情。而為了讓老師們安心教書育人,國家釋出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目的就在於全面消除中小學教師的不合理負擔。
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題目叫作《人民網三評“教師減負”之一:不能承受之重,誰理解?》。從題目看,後面應當還有“之二”和“之三”。這個“之一”,一上來就列舉了老師被給予過的諸多不合理負擔,一點不誇張。
但是,人民網不知道,應該說是教育主管部門也可能不知道,其實中小學教師的不合理負擔中,還有一個,那就是“無效培訓”。這一個因為名為“培訓”,所以很有隱蔽性。
說到教師培訓,從正常邏輯上說,應該是合理的。作為教師,就應該不斷更新知識儲備與教學理念,提高業務能力,與時俱進,以適應和勝任日新月異的教育教學工作,否則就會落伍。
所以說,對於培訓,作為老師本應該積極主動地參加,認真學習,爭取有所收穫。可實際上呢,我認為絕大部分中小學老師會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不少培訓是無效的,是形式主義。
所謂的“無效培訓”,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有的培訓內容不好,沒有用處;二是指有的培訓內容雖然有用,但是培訓方式不合適,導致培訓無效。
比如前一兩年多地都好的什麼資訊科技2.0,很多老師都參加了,也都過關了,可是有什麼用呢?有什麼變化嗎?說實話,我就記住個“2.0”。
有些培訓內容的確是好的,認真學習是有用的,可是線上培訓氾濫,而且經常佔用上課時間,讓老師們不勝其煩。一天幾節課,課都調不過來,只能拍張照算事兒。
對於老師的培訓,應該進行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要實用,第二就是不要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第三就是不要過多。
實用,主要就是怎麼改進課堂教學,提供觀摩課還是很受歡迎的,比專家講座好多了,那些理論沒有課堂支撐,顯得空。
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不要過多,可以放在假期裡,比如剛放假前幾天,組織適量的培訓,還是可以接受的。
即使是放在正常教學時間範圍內,次數也不應該過多。現在倒好,一學期能有好多次,從省到市到縣,一搞活動就直播,就讓老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