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蓁蓁~
小時候,班裡總有這樣的同學,每天揹著帶補丁的書包,但卻天天樂呵呵的,在放學的路上瘋跑,感覺沒有什麼事,能讓他煩惱。
如今,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是生活條件更差了嗎?顯然不是!
現如今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沒日沒夜地工作,但卻忽視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其實,一個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家裡窮,而是父母的“反覆提醒”!
無形的心理虐待“你總是這麼粗心大意,連書包都整理不好!”“說了多少次,吃完飯要收拾碗筷,你怎麼就是記不住?”“這道題又做錯了,你怎麼這麼笨!”
這些話你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說?有時候,一天能反覆很多次。
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做了父母之後,立刻就變嘮叨了!
我們的本意是想要糾正孩子的錯誤,促進他們茁壯成長。
卻不知道,當這種反覆提醒,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心理虐待。
心理學研究表明,持續的負面反饋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指出:“兒童的成長,受到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態度與行為方式的深刻影響。”
父母的反覆提醒,會讓孩子相信:我就是這麼粗心大意,我就是記性不好,我就是不夠聰明。
重複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夠將一個簡單的資訊,轉化為一種深刻的信念。
而孩子可能正在深受其害!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指的是孩子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
如果無論孩子做什麼,他都會得到父母的反覆提醒,指出錯誤,過不了幾天,孩子就會放棄努力,變得消極被動。
因為做多錯多,還不如少做少錯!
學會點燃火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知識,而是點燃火焰。”
父母首先要有一雙發現亮點的眼睛,孩子每天都要做很多事,其中總不能都是錯的吧,挑選出孩子做對的事情,誇獎他,這是父母的智慧!
心理學中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認為,當個體做出某種行為後,若隨後給予積極的獎勵或刺激(即正強化物),則該行為在未來發生的機率會增加。
所以我們越是誇獎孩子的優點,做得對的事情和行為,這種愉快的刺激,越能促進孩子再次做出類似行為,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
別告訴我你找不到孩子做對的事情,快好好觀察觀察孩子吧!
學會使用密語
如果孩子確實會經常重複犯錯,那家長就要深思了!
重複性錯誤,往往提示著孩子不具備改正錯誤的能力。
別總覺得孩子是故意的,就是不肯改,其實在我們看來很容易的事情,在孩子那裡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必要的時候,可以坐下來,跟孩子好好聊聊,為啥這個問題,就一直克服不了呢?
究竟難點在哪裡?跟孩子一起想辦法,統一戰線一起打敗壞習慣。
如果一定要提醒,記得嘗試把反覆提醒,更換成“密語”。
跟孩子約定好密語,或特殊手勢,用來提醒他改變某種行為,這樣效果會更好,而且不會給孩子造成更多心理負擔。
比如“媽咪媽咪哄”,提醒他坐端正;拇指食指比心,提醒他要有禮貌,主動打招呼;“代表月亮消滅你”,提醒他不要拖延。
這些密語或姿勢,是我們跟孩子的小秘密,當看到這些提示時,孩子會更願意去糾正錯誤。
寫在最後
別用反覆提醒擊碎孩子的自信,別讓負面評價鎖死孩子的自我評價。
當父母真的不容易,但我們的一點小改變,就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呢?
快去跟孩子討論一下,你們想要設定什麼密語吧!(#^.^#)我是@蓁蓁心理撫養,歡迎關注,瞭解更多家庭教育乾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