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啊,院裡規定,今年留院的博士的第一學歷,必須是985院校。”
這不是現實,這是熱播劇《好團圓》中生物學博士高平從導師那得到的最終答覆。
學術能力過硬,教師都看好,人緣也出眾的博士卻因為非985的本科背景,而被研究院直接否決,連一點機會都不給。
或許,這一情節無非是劇情需要,編劇自我發揮,添油加醋創造的戲劇衝突。
然而,“第一學歷歧視”確實是近年來就業市場真實存在的。
第一學歷成了“汙點”
去年底,有央媒記者採訪發現多起研究生求職被拒,皆因“本科雙非”。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畢業的李敏(化名)談道:
在和一家企業的人事專員面試時,對方開門見山,“你本科畢業於XX大學,我怎麼沒有聽說過這所大學。”氣氛頓時略顯尷尬,雙方簡單敷衍幾句後,人事專員把簡歷退回給她。但和她一起前往的研究生同學,由於本科畢業於985院校,與HR相談甚歡,最終獲得聘用。
湖北武漢的陳思思(化名)經歷了與李敏的求學經歷類似,同樣是“雙非”本科畢業,同樣經過自身努力考入了一所北京985高校攻讀研究生。更為特別的,陳思思為了詳細追蹤求職進展,還精心製作了一張求職歷程表格,涵蓋了應聘公司名稱、簡歷投遞日期、是否收到回覆、是否入圍初試以及是否晉級複試等多個環節。表格顯示,在“是否入圍初試”一欄中,“未透過”字樣佔據了絕大多數。
“很多企業都在意求職者的本科學歷,是不是全日制,是不是985或211院校。有的企業比較直接,明確本科非985或211院校不招錄,有的企業比較含蓄,不明說,但在投簡歷或面試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陳思思向媒體表示。
某網際網路“大廠”HR直言,對於部門經理,該公司要求學歷是研究生,並且第一學歷至少是211。對於核心部門的招聘,要求提高到第一學歷門檻必須QS100高校,“越是頭部公司、核心崗位,對第一學歷的要求就越高。”
在網路論壇和社交媒體上,“第一學歷歧視”的相關討論非常熱烈。“第一學歷是否會成為永恆的遺憾?”以及“上午剛向HR提交offer申請,下午就接到HR電話,被告知僅接收‘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等帖子在網路上引發了廣泛熱議。一些受訪的畢業生甚至以自嘲的方式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無奈,“第一學歷不出色,感覺就像人生有了個無法抹去的汙點”。
“第一學歷”困局,何解?
部分企業為何會限制應聘者的“第一學歷”,甚至忽視掉更高層次的研究生學歷呢?從用人單位角度來看,“第一學歷歧視”的產生或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招聘效率和成本的考慮。在招聘過程中,企業通常會收到大量的簡歷。為了提高篩選效率,一些企業會設定特定的篩選條件,如本科學歷必須為985、211高校等。這樣可以快速縮小篩選範圍,降低招聘成本。同時,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礎階段,對於培養求職者的基本素質、專業知識和思維能力至關重要。一些企業認為,本科階段的學習更能反映求職者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選用這類人員能減少“名不副實”的情況,從而選出更有可能具備所需能力和素質的求職者。
二是市場供需關係的影響。在當前激烈的求職市場中,企業,尤其是應聘者競相向往的一些行業頭部企業,通常有大量的求職者可以篩選。在這種供大於求的客觀環境下,為了篩選出更優秀的求職者,就會設定包括限制“第一學歷”在內的更高門檻,來篩選其認為的最合適的人才。
三是企業對研究生教育的看法。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仍然存在差異,加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包括學術研究、專業實踐、專案合作等。部分企業認為,一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可能更注重學術研究或缺乏與產業界的緊密聯絡,導致求職者在實踐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因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難以完全彌補本科階段學習的不足。
誠然,面對同一問題,不同群體從各自利益出發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或做出不同的決定,並非完全不可理喻。但“第一學歷歧視”的怪象,不僅妨礙了就業公平,也破壞了國家倡導的不“唯學歷”的政策風向,對社會情緒造成了惡劣影響。更有甚者,“學歷歧視”還向其他領域蔓延,如一些社交活動、相親活動也講究“第一學歷”,其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學歷”其實是社會大眾的通俗說法,國家政策中從未如此表述。早在2021年9月29日,教育部針對網友提問“請問專升本(非成人高招專升本)畢業後的第一學歷是專科還是本科?”進行答覆稱:
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檔案中沒有使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歷”通常指的是個人獲得的最高或最後的學歷。
在多項國家政策檔案也明確反對“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例如,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要按照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條件、確定學歷層次,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
同年11月,教育部強調,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就在本月初,為了促進2025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保障水平。嚴格落實校園招聘“三嚴禁”要求(嚴禁釋出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資訊,嚴禁釋出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資訊,嚴禁釋出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資訊),積極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而用人單位能否放棄“第一學歷歧視”的觀念,至關重要。“一刀切”或許能提高用人單位的工作效率,但卻陷入了“唯學歷”“唯出身”的泥淖,錯過了一大批能力出眾、堪當重任的優秀人才。畢竟,簡歷上炫人耳目的學歷、經歷、獎項更多是美化後的紙面呈現,不能完全代表個人在實際工作中的能力價值。
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222萬人,就業市場的競爭無疑將更加激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第一學歷歧視”無疑給許多優秀的畢業生增添了不必要的就業壓力。然而,正如教育部多次強調的那樣,就業應當注重的是求職者的實際能力和崗位匹配度,而非簡單地以“第一學歷”作為評判標準。
我們期待用人單位能夠摒棄“第一學歷歧視”的錯誤觀念,給予每一位求職者公正的評價和機會。畢竟,學歷只是求職者的一個標籤,真正決定其能否勝任工作的,還是其實際能力和工作態度。
主要參考文獻:
[1]教育部網站。
[2]“第一學歷似乎成了我的‘汙點’” 記者調查第一學歷歧視現象.光明網,20231020.
[3]第一學歷羞恥:該反思的不只我們還有社會. 紅網,20241107.
宣告:麥可思研究原創內容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要求——
1.文首註明“轉載於麥可思研究”。
2.轉載請在文章釋出的24小時後進行。
3.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主體(含高校),獲得授權可轉發至全媒體平臺;其他主體僅限於微信公眾號平臺釋出。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資料——
☞回覆“月收入”,可獲取2023屆本科、高職月收入TOP30專業名單。
☞回覆“本科就業滿意度”或“高職就業滿意度”,分別獲取2023屆本科或高職就業滿意度較高專業TOP30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