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節,美食界的兩大“C位”:螃蟹和柿子頻繁被“炫”。家長要注意,這兩樣東西別一起吃。
柿子+螃蟹=胃腸柿石
醫生介紹,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螃蟹中含優質蛋白質,兩者共同攝入易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沉澱物還會吸附胃裡的食物殘渣,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形成柿石。
如果柿石較小,可透過腸腔被排洩出來。但若柿石尺寸過大,好不容易經過了胃腔卻堵在了腸腔內,就會引發了腸梗阻。
柿子怎麼吃才健康?
由於害怕柿石
很多人對吃柿子心有餘悸
其實也不必談“柿”色變
以下吃柿子正確“開啟方式”
家長快來了解一下
儘量選擇成熟的柿子,其鞣酸含量會大大降低。
適量食用。柿子雖然營養豐富,但不能大量食用,建議每天食用1-2個即可。
不要與高蛋白食物一起食用。柿子中的鞣酸與胃腸液中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易形成柿石。
兒童謹慎食用。小兒腸管相對成人管腔細、腸壁薄,進食後更容易發生腸梗阻。
吃柿子後應多漱口。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膠,容易殘留在牙齒上或牙縫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可能會侵蝕牙齒,繼而形成齲齒。
這些“秋冬限定”美食不宜大量吃
秋冬季是山楂、黑棗等成熟上市的季節,這些果實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樹膠、果膠及膳食纖維。尤其是未成熟、未脫澀的果實或果皮,鞣酸含量可高達20%。
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可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分子較大且不溶於水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和樹膠、果膠、植物纖維等混合在一起,就會在胃內積聚形成固體性的團狀,成為結石。醫生表示,是否產生結石在很大程度上受個體差異和食用量影響。對健康的人而言,即使體內產生少量鞣酸蛋白沉澱物,也可隨胃腸蠕動排出體外。但秋冬季,進食高鞣酸食物仍需多加註意。
醫生提醒:孩子一旦食用後出現胃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務必及時就醫治療!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來源:北京釋出 廣州日報
編輯:姜思瑤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