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親子關係的重要性,很多家長也想盡辦法改善與孩子的關係。到底怎樣的親子關係才是健康的?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001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6%的受訪青年覺得近年來人們更加重視親子關係了,63.3%的受訪青年覺得“不尊重孩子意見,獨斷專行”是父母引起孩子反感的重要原因。從調查資料來看,改善親子關係的首要任務是家長要尊重孩子。到底該如何尊重孩子呢?本期細說心語,我們來聊聊尊重孩子之道。
尊重需求的滿足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長尊重孩子,強調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將其當成一個平等、獨立、自主的‘人’來看待:他是他自己,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汕頭市鮀濱職業技術學校心理教師、汕頭市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吳坤嬋表示,尊重孩子也意味著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孩子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嬰兒期有嬰兒期的需要,學前兒童有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青春期有青春期的發展特徵,家長要理解之,共情之。尊重孩子也意味著理解孩子與他人的差異,認識到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和個性特點,從而採用不同的教養方法,是蝸牛就牽著他散步,是羚羊就讓他盡情奔跑。“總之,尊重孩子是父母在價值、尊嚴、人格等方面與孩子平等對待,把孩子作為有思想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尊重不僅是一種對他人的態度,更是一種內在的價值觀。”
為何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尊重如此重要呢?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模型中,“尊重需求”是人類基本需求之一,位於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之後。“尊重需求包括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個人希望在各種情境中感到自信、獨立和有能力,即自尊;外部尊重則是指個人希望獲得地位、威信和他人的尊重、信賴及高度評價。”吳坤嬋強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尊重需求的滿足有助於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當孩子感到被尊重時,他們會發展出更強的自尊感,會意識到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是重要的,覺得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受到重視,這有助於增強他們的自信。這種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增強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元素,也是他們面對未來挑戰、可能遇到的挫折時的重要心理支撐,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
吳坤嬋進一步指出,尊重需求的滿足還能激發孩子對社會的熱情,學會尊重他人。透過在家庭和社會中受到尊重,孩子們會逐漸形成尊重他人的習慣,並且這種習慣會延續到他們的社交生活中。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時,他們更少表現出攻擊性或消極的行為。“總之,孩子尊重需求的滿足,有利於建立自尊、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的關鍵因素,促進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性。父母和教育者應始終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援和保障。”吳坤嬋說。
從小未被尊重的孩子在困難面前容易退縮
“長期在家庭以及社會環境中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會產生心理上的偏差。”吳坤嬋指出,那些從小未被尊重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以下問題:
一是缺乏自尊和自信。這些孩子往往自尊心較低,對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在困難面前退縮。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進而形成自卑心理和自信心缺失。這種缺乏自信的狀態可能會持續到成年。
二是叛逆和反抗。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情緒,特別是在青春期時,可能會全面反抗父母的行為。這種反抗可能是他們試圖重新找回自我價值和自信的一種方式。
三是抑鬱和焦慮。長期的不被尊重感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抑鬱和焦慮情緒,他們會感到空虛、虛弱,孤獨,甚至對生活失去興趣。此外,這種心理狀態也可能使他們在社交中遇到困難,難以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感到孤獨和被排斥。
四是自我中心和缺乏同情心。由於從小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這些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自我中心,不懂得體諒他人。他們可能只關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視他人的感受。
五是情緒管理困難。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難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在社會交往中顯得不夠自信和放鬆。他們可能在情緒激動時不會主動尋求安慰或安全感,表現出依戀障礙的症狀。
六是可能形成依賴性人格或控制性人格。由於從小缺乏獨立思考和作選擇的機會,孩子長大後可能容易發展成依賴性人格。他們可能在生活中或工作中成為“老好人”,不敢拒絕他人,害怕讓他人失望。由於從小沒有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容易在親密關係中過度索取尊重和自由,形成控制性人格。
別用家長有限的認知限制孩子無限的未來
既然尊重孩子如此重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呢?汕頭經濟特區林百欣中學專職心理教師謝敏給家長分享了幾點建議:
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讓花成花,樹成樹,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允許他成為他自己。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開,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奔向大海,每個孩子的優勢智慧結構、成長節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橫向跟其他的孩子比較,甚至拿孩子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而是要縱向比較,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現在和過去比。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揹負家長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別用我們有限的認知限制孩子無限的未來。
平等交流,民主教養,把選擇權、主動權還給孩子。家長與孩子談話時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做到耐心傾聽和溫和溝通。當孩子做得好時,家長不要吝嗇讚美,多感慨:“你是怎麼做到的?”幫助孩子有效覆盤;當家長與孩子的意見出現分歧時,多問問孩子的想法,客觀幫助孩子分析利和弊,把選擇權交還給孩子;當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直接插手干預,而是告訴孩子:“當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請求爸爸媽媽的幫助。”選擇意味著責任,越自主的孩子,越有擔當、越有責任感。
尊重孩子的隱私,保護孩子的自尊。青春期之後,孩子對自己空間的需求更加強烈,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作為父母,不去窺探孩子的隱私,不去評價孩子的朋友。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和場合,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做得更好,語氣是溫和而堅定的,不要用貶低的語言,家長不是為了發洩情緒,更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那會直接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與家長越走越遠。
“語言在尊重孩子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些話能不講就不講,有些話要儘量少講,有些話卻要好好講。”謝敏提醒道,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最重要的話術就是:不用反問句,少用或不用陳述句,多用開放式的疑問句。
謝敏進一步解釋道,反問句就是不需要尋找問題本身答案的,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只是相較於陳述句情感更強烈,很多時候帶著指責、評判的味道,容易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嫌棄,自己很差勁。陳述句更適合上級對下級的語言方式,代表的是一種權威和不容置疑,當觀點有分歧時,會扼殺了孩子內心想表達的慾望。“在與孩子溝通中,儘量使用開放式的疑問句,例如:你是怎麼做到的?這既表達了對孩子的肯定,也幫助孩子對成功經驗進行歸因,也給了孩子表達的機會,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心思,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這個過程在培養孩子思維的整合能力,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尊重≠放縱真正的愛是有邊界的
謝敏特別提醒,尊重孩子不等於縱容孩子。尊重與放縱最大的區別就是有沒有邊界,放縱是沒有邊界的,尊重是有邊界的。“父母與孩子協商之後的規則,當孩子違反之後,孩子是否堅持約定,沒有邊界的父母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協給孩子機會,甚至放棄約定;而有邊界的父母會按照約定,該批評批評,該懲罰懲罰。教育應該是有底線的,如果孩子違背道德或者觸犯法律時,尊重孩子的父母也會尊重他人和社會,不會縱容孩子的過錯,會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放縱孩子的父母,孩子會不斷去挑戰父母的底線,對道德與法律也會缺乏敬畏之心,容易去觸碰到紅線。”謝敏說,縱容不是尊重,更不是愛,反而會害了孩子,真正的愛是有邊界的。
同樣,尊重也是相互的,家長要尊重孩子,孩子同樣也要尊重家長。謝敏表示,要從小培養孩子尊重家長的意識,比如關心父母,感恩父母,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珍惜金錢,不攀比、不亂錢;愛惜自己的身體,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照顧好自己,不讓家長擔心;與家長意見有分歧時,嘗試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主動進行溝通。
心事問診
您有任何心理困惑都可以發往郵箱:[email protected]留言,我們將邀請專業的心理老師來為您答疑解惑。
本期答疑老師:
東莞市萬江中學專職心理教師侯瑞靈
廣州市真光中學專職心理老師蔣藹瑜
問題是挑戰
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學生提問:我是一名初一男生,一直以來我都很期待住校的生活,上初中後,我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住校了。可是住校的生活遠沒有我想象中的美好,每天都要整理宿舍內務,我好幾次沒時間疊被子,被宿管阿姨記過了,還直接給了我停宿的懲罰。疊被子真的這麼重要嗎?我不適應住校生活就證明我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嗎?我現在真的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住校呢?
侯瑞靈:確實,自己那麼期待住校生活,結果住校後因為疊被子等宿舍內務被扣分還被停宿,這真的太讓人難受了。老師能感覺到你的落差、不適應及不理解,以及因為剛上初中就面臨停宿懲罰給自己帶來的困擾。
確實,住宿生活跟我們在家裡的生活有很多不同。在家裡,被子偶爾不疊問題不大,頂多被父母說一句,而且有時他們也會幫我們弄好。但在學校住宿,對於宿舍內務、日常作息等會有一些規定和要求。你有想過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定和要求?我想你可能也思考過,住宿是集體生活,為了方便管理確實會有一些規章制度。而且,疊被子等整理內務的事情,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可是它關係到我們個人習慣的培養,也是對集體生活的尊重和責任感的體現。透過這些日常小事,可以幫我們學會自律,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意義。
不適應住校生活,當然不能說明我們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你能在未上初一前就期待住校生活,說明你在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方面是很不錯的,只是因為剛入初一,第一次住校,對於住宿生活還在慢慢了解和適應的過程中而已,這是非常正常的,其實用不了多久,絕大部分同學都會順利適應。當我們適應之後,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也會邁向一個新高度。
那到底要不要住校,我們又該怎麼辦呢?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給你多一個視角,幫助你更好地作出決定。
1.理解住宿生活適應是個過程。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比如一個月或兩三週來了解、熟悉住宿生活的各項要求,也可以根據這些要求調整下自己的時間安排。比如,你說到好幾次因為沒時間疊被子而導致扣分,那麼可以透過提前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早上起床時間再提早幾分鐘、起床後第一時間整理床鋪等來改善這一情況。
2.主動尋求同學的幫助。看看那些適應得比較好、沒有被扣分的同學,他們是否有好的建議或者願意在你忙不過來時及時給予你一些幫助。
3.積極與宿管溝通。如果對於宿舍生活有困難或者建議,可主動跟宿管老師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努力改善的態度,獲得對方的理解與支援。
4.保持積極的心態。你遇到問題能及時透過平臺求助,這說明你是一個遇到問題能積極面對和解決的孩子。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問題是挑戰,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相信住宿的這個困擾在你理清思路之後,也會帶給你很多成長。
家庭的接納和支援能給予孩子“情緒”平穩的著陸點
家長提問:我兒子現讀高二,他總是為了完成不了作業而情緒不好。我問他,是大部分完成不了還是小部分?還是隻有你一個人完成不了?瞭解了情況後才知道,原來是他自己認為重要的就做,不重要的就不做,總認為老師是不對的,就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久而久之,老師就點名批評他,但他的內心又經不起老師責罵,覺得自尊心受傷。我們經常開導他,鼓勵他,但是總有一個月來兩次這樣的鬧情緒,我們家長也好鬱悶。我們到底該怎樣幫助孩子呢?
蔣藹瑜:首先,孩子因為完成不了作業而感到心情不好,證明孩子內心是想做好這件事的,只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行動卡殼”從而影響了心情。家長在洞察原因之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學習初衷再和孩子一起尋找對策。
其次,家長了解到孩子對作業是有自己的預判的,只是這種預判帶有一定的主觀性。這時,家長仍可對孩子進行肯定:“你對作業有自己的預判,證明你具備獨立性思維以及希望做好相關的學習安排,這是值得肯定的。”
接著,家長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進行“元認知”反思:“關於學習,你是否能明確學習目的(非功利化)從而辨別學習任務的難度?是否能正確對待目前遇到的學習障礙和困擾?是否能反思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做出調整?是否能客觀評估自己是否達到學習標準和要求?”等等。這一做法,主要是引導孩子的預判回到學習的根本上,而非最開始的“是否重要”的問題上。
最後,關於因為老師點名批評而鬧情緒的問題,學生沒有按要求完成作業,老師點名批評是一種教育提醒。家長在理解和支援老師做法的同時,及時開導和鼓勵孩子的做法是很正確的。家庭的接納和支援,能給予孩子“情緒”平穩的著陸點。只要家長一分為二看問題,既看到孩子好的方面,也引導孩子反思自身認知層面的片面性,孩子透過認知重構(改變“非黑即白”的片面思維),便能夠較好地改善學習行為。
家教小課堂
點燃求知之火,照亮成長之路
東莞市厚街湖景中學心理老師 林偉鵬
碎碎念
求知慾是人類探索未知、獲得新知識和技能的內在驅動力,在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透過創設相關環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幼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喜愛透過實踐體驗獲得知識,父母可以給孩子創設有趣的學習體驗方式,例如到博物館參觀文物、一起種花養魚、共同製作科學模型等,透過體驗幫助孩子保持較高的探索興趣,在實踐中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中學階段的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探索世界的方法,父母可以透過鼓勵孩子參加課外實踐、觀摩高水平比賽、欣賞英文電影等方式,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慾望,保持源源不斷的求知慾。
練一練
保持新奇促求知
1.每天解決一個新問題。讓孩子每天在生活、學習中發現和提出一個問題,與父母一同解決,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逐漸發現背後的答案,提高其獨立性。
2.每週發現一件新事物。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悉心觀察,發現並瞭解身邊的新事物,比如瞭解樓下一種昆蟲的分佈、樓頂鴿子的習性等。
3.每月體驗一個新活動。與孩子一起在不同的活動中探索,可以是文明古都的博物館展覽、可以是熱帶植物的植物園觀察、還可以是公園的爬山活動,在不同的活動體驗中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求知的主動性。
4.每年到達一個新地方。帶領孩子到不同的地方進行體驗,可以是旅遊的新景點、也可以是老家的田地,甚至是樓下不曾走過的小巷子,讓孩子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不瞭解的地方,透過好奇心產生求知慾。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許多“為什麼”,父母需要保持耐心,悉心解答,避免傷害孩子尚待開發的求知慾,同時減少孩子使用手機快速搜尋答案、缺少獨立探索的情況。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