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每一位學子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成長路徑。徐可欣認為,教育不應僅僅是追求高分的工具,而應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過程。當代學生需要做的並不是盲目追求所謂的“強者”,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謝強 (ID: dalianxieqiang)
文丨前新東方徐可欣 編丨Thea
國際教育是個很大的話題。
我從大學時期在洛杉磯創立教育公司,到任職美國高中學院,到加入北京新東方,再到成為獨立老師並重啟New Tour國際教育,轉眼間在國際教育的各個細分領域都轉了個遍。
我本希望像數學公式一樣,找出衝刺名校的“最短線段距離”,但一旦教育依賴固化的體系,就會出現缺乏創新、缺乏變化的問題,也難以培養頂級人才。
而我們,只能嘗試找“最優解”。
我在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讀大三的時候,開始幫助本地社群大學的同學做轉學申請。
他們大部分是高考失利後選擇了國際賽道,沒有提前準備好的託福和SAT分數,於是先進入社群大學,再憑藉前兩年優秀的大學GPA申請進入前五十的美本院校。
在和這些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知到他們的特點:對校內考試的得心應手和對自我探索的不確定性。
經歷過高考的洗禮,做題和考試成為舒適區,但問及熱愛、自我評價,卻不善於探索和表達。
兩年中我幫助二十多名同學成功轉學進名校。在幫助他們不斷挖掘自我的過程中,我卻覺得很可惜。
因為儘管申請結果不錯,這種路徑的弊端卻很明顯,轉學之後的GPA從零算起,而大三直接上專業課難度驟增,學生疲於學業也很難真正融入大學社交,而且轉學分不夠還導致假期需要多上課從而放棄實習等。
所以更多時候,我聽到的都是“如果早點走國際路線就好了”。
於是我下沉到了高中。
我進了一家位於洛杉磯的私立美國高中學院,同時也在機構內為中國留學生提供給學術輔導。
我主教數學,從代數到微積分到高階選修,其中AP難度及以上的榮譽課程可以到大學兌換學分。
在這裡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美高校內經常被強調的:GPA的重要性和嚴格性。
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board其實對AP課程設定和老師授課進度有明確的要求,我們的每一份教學材料都需要嚴格對標他們統一的知識點圖表,我們也需要經常參與官方的教學研討並且遵循固定的給分比例。
簡單來說,就是不能一個班都是高分。
老師怎麼給GPA?把分數分散到每週的作業、quiz、期中考試裡去,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而不是一考定輸贏。
招生官怎麼看GPA?一看GPA分數,二看課程難度設定,三看往年該學校的給分情況。
要知道,GPA所代表的是一個學生高中三到四年的學術縮影,你的進步、退步、偏科、甚至是學術誠信問題都能從成績單上看出來。
也因此,GPA的重要性是我後來教課生涯中每天和學生強調的事情。
說回來,美高這一年學生給我的關鍵詞是:自主與靈活。
單從數學這一門科上來看,大部分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計算能力是遠不如中國高中生的,進入九年級還不能熟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但原因是很多孩子未來不會選擇數學方向,所以瞭解基本數學概念和熟練運用計算器才是基礎課程目標。
而那些未來會走理工科方向的同學其實數學思維並不差,也會盡可能地透過分班測試考到高階數學班。
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在更早地確定自己想學什麼之後,學生們會選擇更貼合自己的課程和專案,儘量利用學校的資源來展現自己的學術能力和專業熱愛。
學校的走班制也是極大支援了這一特點。
而我所接觸的在校外補課的中國留學生更是如此。
在明確自己的短板的情況下,大部分孩子會主動尋求幫助,透過同步補習穩定自己的GPA,從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擅長的科目或者活動上,良性迴圈。
我始終認為美高是一個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地方,靈活的課程體系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孩子並不自律,也很容易在繁雜的課程和活動中找不到重點,家長和老師的引導與規劃是非常必要的。
相比完成一些教研行政任務,我更喜歡給學生提分的感覺。所以回國後我加入了北京新東方,作為一名AP微積分老師。
我加入的時候正好是寒假,一直到五月初考試都是AP上課高峰期,連續每天十個小時的課程讓我時隔多年又再一次找回“應試教育”的感覺。
在短短的三個月裡,除去班課,光是一對一授課的學生就有幾十位,有我從頭帶到尾的孩子,也有排不下課和別的老師搭班帶的孩子。
雖然疲憊,但好在結果都很不錯,我帶出了非常多5分的孩子。那一年我也成了部門優秀新教師,並且好評率達到了前三。
但與此同時,我積累了太多感受,這些變成了思考,也變成了諸多疑問。
我很喜歡講課,收到最多的評價就是我是個“利索”的老師,別人需要講一節半課的內容我能用一節課講好讓孩子們學懂。
我必須承認,把一年的內容壓縮排三十幾個小時的課程裡,是高效的,講起來是“爽”的,但這又和曾經一點一點把大學課本融進高中課堂的我相違背。
在大廠裡做教育,學生很多,但深入接觸很少。學生和數學之間很難建立聯絡,我和學生之間也是。
我,學生,數學,就像三個獨立的個體,因為即將到來的考試短暫地湊在了一起又分開。
我甚至見到了很多校內明明開這節課,但脫產在外面學習的孩子。
我不想如此,培訓和校內不應該這麼割裂,尤其是AP/IB這種學科類科目,它和標準化考試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應該是孩子們進入大學前對專業的有效探索途徑,也是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培養過程。
成為獨立老師其實源自於一位家長,她說,我女兒喜歡你,她很難喜歡數學,換老師都哭了。
其實我在旺季收到過非常多肯定的評價,但這是我剛離職猶豫是否要去其他行業探索的時候,這句話讓我堅定了留在教育領域。
而隨著家長和學生的口碑推薦,在完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我的學生卻越來越多。在獨立老師期間,我和每一個學生或家長建立了深度的聯絡。
很多學生我從高一一直帶到高三,不再是短暫地應對考試,而是和他們一起尋找學習乃至萬事的方法論。
我看到了學生的煩惱、家長的焦慮,透過我的經驗和專業提供幫助,甚至成為緩和親子關係的樞紐。
我有更多時間去深入研究不同課程體系的區別,去探索公立學校國際部與國際學校對孩子的影響。
說到這想起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北京新東方任職的時候,當時的校長謝強老師佈置了一則任務,希望從數學的角度分析不同課程體系的區別,而這則分析正好交給了我。
當時我從AP、IB和普高數學的涵蓋內容、評分方式和例題對比來分析了三種學習路徑及對未來的幫助。
在我長期沉澱到一線後,除了回答“選什麼體系最合適我”外,我認為另一個很重要的是,“選了這個體系後,我該如何發揮我的優勢和補足我的短板”。
AP的關鍵詞我覺得是“靈活”。
比如AP微積分,“容錯率高”,“專業適用性廣”,“準備週期不長”,這無疑讓AP微積分成為最受歡迎的AP考試科目之一。
Collegeboard也在不斷細化著AP數學,目前分成了三層:Pre/AB/BC。
作為一名數學和統計專業出身的老師,我非常推薦同學們在高中去嘗試和學習這些科目。
不難看出,將AP數學分類碎片化的最大好處是學生可以儘可能地揚長避短,選擇自己的優勢科目來參加考試。
一個數學非常好的學生,在學完微積分BC後,還可以繼續選擇學習方向:
如果對純數學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線性代數;
如果對應用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統計;如果未來想學習工程,則可以繼續選擇計算機科學。
而一個數學不好的學生,自然也沒有必要強求他在微積分BC和統計的高分。
這也是大部分美國高中會採取的數學體系,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大學的前幾年接觸到更多專業知識,幫學生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
國內選擇AP的大部分孩子是進入高中後才開始接軌國際課程,理科基礎是很大的優勢。
但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沒有提前準備從而導致看不懂英文課本、不適應英文教學、或者是被時時刻刻都要關注的GPA打亂了陣腳。
如果在高一前的暑假自學或上一些銜接課,提前瞭解學校課程安排並制定適合自己的AP選課規劃,那麼進入高中後會輕鬆非常多。
IB的關鍵詞是“能力”。
進入IBDP階段的數學通常有兩種路徑。
許多國際學校採用一貫制的IB體系,讓學生能直接從IBMYP過渡到IBDP。
這種路徑的優勢非常明顯,IBMYP不僅關注學生學術能力的提升,還注重培養他們的社會認知和全球視野。
所以在我輔導學生做IA課題時,能感覺到他們具備良好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當然還有優秀的分析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
但是針對數學課程而言,IB一貫制體系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
在IBMYP階段,甚至追溯到PYP階段,學生在計算和解題方面的練習普遍不足,很多基本運算(比如分數的加減乘除,解一次方程)都習慣依賴計算器。
所以很多孩子在進入DP階段後,面對難度陡增的數學課程時感到不適應。
家長和老師必須瞭解這一點,才能在小學初中的階段做好規劃,打好基礎,帶孩子順利迎接DP。
而一旦做好這一點,IB培養給孩子的學習能力將是終身受益的。
少部分公立國際部的學生則屬於半路出家學IB。通常會先學習IGCSE課程作為銜接,然後再進入IBDP專案。
與國際學校相對應,公立國際部的優劣勢也很明顯,學生的數學基礎是相對紮實的,計算能力也不在話下。
但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習慣方面卻容易出現“水土不服“,是否能夠快速融入IB體系也需要根據學生綜合能力來判斷。
課量大,進度快,活動豐富,這些都是雙刃劍。
AL的關鍵詞是“對口”。
英聯邦下的申請尤其看重專業性和考試的表現,這就要求孩子在進入AL選課的時候一定要思路清晰。
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更要明確申請中各專業AL課程的要求,提早規劃,千萬不要等到申請的時候發現專業和課程有偏差。
因為最終只用選3-4門科目而且專業性強,我認為AL很適合偏科且擅長考試的孩子。
比如數學,同樣是用IG課程作為銜接,AL數學的模組更加複雜一些。
卷面容錯率比較低(想拿到AL數學的A*一般需要拿到90%卷面分),但是出題套路固定,而且有多次考試機會,透過練習和刷題還是不難做到“用成績說話”的。
我曾有學生從普高轉到國際軌道,很擅長考試,用一年時間學完兩年內容,最終在AL體系中也拿到了很好的成績。
不過這裡我更推薦“偏理科”的孩子學AL,因為理科生在AL的體系下選課相對比較靈活,而且如果是申請英國,專業對口度要求較高,單學文科申請的的範圍也很受限。
當然這只是我對這三類課程體系從數學專業上的一些看法,孩子們的成長本身就是千人千面,沒有捷徑,只有適合自己。
孩子和家長信任我,願意與我分享,我也收穫頗多。
在獨立老師的這段時間裡,我很享受,也同孩子們一起成長。
我認為的課程不可替代性-既不在於課程本身,因為知識大都是標準化的;也不在於課程節奏和課堂講練設定,因為這些變更起來很容易。
而是在與學生的良好關係裡,讓他自己充滿動力地去吸收和探索,讓他由衷認可並願意主動尋求幫助。
提升分數只是基本。
而在提分之上,是自己的專業素養能為孩子開拓對這個領域的認知;
是自己的學習能力能潛移默化地正向引導孩子的學習習慣;
是自己對教育的敬畏與熱情能挖掘孩子們的天賦與創造力。
是老師,也是朋友。用自身的能量和經驗帶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最優解,強者要強,弱者也要強,這是我對國際教育“本地化”的理解。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