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書房並不侷限於一方天地,而是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可能是在路上,在飛機上,在火車裡;甚至在開會,在聽報告,在調查研究中。但心裡始終保持著對事物、對現象、對社會的好奇,想去了解背後的道理。”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坐擁書城》
書名:《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作者: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 編 / 任羽中 主編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簡介:以書房勾勒思想的力量,以故事講述名師的學術人生。
書是人生的真正伴侶。好書就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同樣,我們需要帶著全部的人生經驗去讀書:不同的時期讀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領悟。
——董強
我生命中最深切的感知,都是在文學閱讀中發生的。
——
拿到《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驚豔於它的“漂亮”,為什麼用“漂亮”來形容一本書呢,它不僅是一本文集,也是一本攝影集。它用攝影圖片展示了北大學者的真實的書房樣態,用文字講述了他們的學術生活和精神世界,包括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軒、戴錦華,數學系教授王詩宬等。每位老師還提供了閱讀書單以供讀者參考。
由於是一個一個的書房故事,這本書比較適合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比如出差路上、飯後閒暇、臨睡之時。正文的部分是由不同的人撰寫的,不是學者本人,內容雖風格不同,但也從不同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了北大學者課堂之外的真實的一面。
本次節選的內容是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教授的書房故事。說到書房,我自己還是覺得很親切的,我小時候其實沒有單獨的書房,我記憶最深的書房就是我父親的房間,他的書桌旁邊就放了一個我的書桌,那是我父親專門給我買的,三個抽屜一個鬥櫃,他在旁邊看書,我在旁邊畫畫。我父親還買了兩個檯燈,黃色的燈罩,他說:“檯燈一定要柔和,要亮堂,這樣孩子看書才看得清楚,才喜歡看。”
▾ 點選收聽 ▾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節選
林毅夫 寸心萬壑
未名北路沿途,歷經百年滄桑的朗潤園安然坐落。
曲徑通幽之處、廊道蜿蜒之中,聚集著眾多海外留學歸國的經濟學家,在安靜又充滿變革的土地上,他們分享著對當今世界局勢和國家政治經濟的看法。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的辦公室,便落於園中。
01
▾ 點選收聽 ▾
於胸中丘壑處漫步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在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看來,真正的書房在心裡,是胸中丘壑,是所見萬物。
推開門,一整面牆的木質書架映入眼簾,沒有任何點綴的棕紅色書櫃同園外的風景一般,莊嚴又古老,成百上千本書籍整齊地排列著。從《唐詩三百首》等古籍經典,到《農村全面小康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等現代策論,小小的書架凝聚著博古通今的力量。
在介紹自己的書房時,林毅夫卻只淡淡地說道:“我的書房就是我的辦公室,有一排書;家裡也有辦公室,也有書。”
在他看來,真正的書房不是這樣的。真正的書房在心裡,是一種心境、一種求知的慾望,是胸中有丘壑。“大塊假我以文章”,真正的書房並不侷限於一方天地,而是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可能是在路上,在飛機上,在火車裡;甚至在開會,在聽報告,在調查研究中。但心裡始終保持著對事物、對現象、對社會的好奇,想去了解背後的道理。”
書也不見得就是買來收藏的那些,真正的書可能源於同事、源自朋友,可能是城市的一角,也可能在農村廣袤的天地。如孔子所說,“吾不如老圃”,每個身邊的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而他們的認知,就構成了書房。
在林毅夫的認識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每一種聲音都值得被關心,每一種現象都應該被思考。他說:“如果把對社會、對時代的關注也視作讀書,那是無時無刻不在閱讀的。”
02
▾ 點選收聽 ▾
珍藏最根本的智慧
在身邊、在腦海裡,他始終與經典之書相伴,亦常讀常新。他不排斥閱讀載體隨時代更迭變化,而是堅持著“打破砂鍋問到底”,汲取書中最根本的智慧。
“有幾本書是無論我去哪裡,無論搬幾次家,都會珍藏下來的。那樣的書不多,但可能就是最根本的。”
年幼時期的林毅夫對書籍涉獵廣泛,天文、地理、歷史、哲學,每一種對世界的理解都被他輸入腦海。後來讀了大學,進了研究所,他讀的書逐漸趨向專業化。雖已閱讀無數,但在林毅夫看來,“書重要的不是買了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
有些書丟了,有些書因為搬家被留在了原地,但總有幾本書會一直留下來,留在身邊、留在腦海裡,那些書被看了兩遍三遍,有了新的心得體會都會寫在上面。
在他眼中,那是一些經典的書,比如朱熹的《四書集註》、老子的《道德經》、六祖惠能的《壇經》以及《金剛經》等,它們是幾千年來留下的智慧,傳道授業解惑之“道”,無論哪行哪業都在讀的經典。“如果將來什麼書都可以捨棄,那幾本發黃的書我也會留下來,珍藏下來。”
在談到對於電子書和紙質書的選擇時,林毅夫認為,處在不同的時代,總是要選擇相應的最有幫助的載體。過去沒有電子書,只有紙質書,一些古籍經典甚至連索引都沒有,查資料要靠博聞強識。現在不一樣了,大部分知識資訊都可以電子化,但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唯有了解各種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靈活運用,他反覆提到,“任何知識都是刻舟求劍,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一定對。”
03
▾ 點選收聽 ▾
讀書明理,明明理
閱讀在於明理,更在於明明理。透過閱讀萬千世界,林毅夫提出適合中國發展的經濟學理論,那是一個關於民族復興的夢想,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學者共同的信仰和冀望。
在談及讀書的目的時,林毅夫提到“讀書所以明理”,而明理的目的是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可我們的本又是什麼?“來北大讀書,都是全國最頂尖的人才,因此必須清楚自己作為這一群人中的一分子,我們的本是什麼?”在林毅夫眼中,應該是服務於國家、社會,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們所明的理,應該能幫助我們所處的世界更好地發展,而每每想到這裡,就會去反思讀書夠不夠?現在大學教育裡所讀的書中的理論,絕大多數是總結髮達國家過去的經驗或為解決過去的問題。世界是不斷前進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有條件的差異,從書裡找答案顯然是不夠的。我們能不能僅由讀書提升自己理解所處時代的現象和問題,掌握服務於國家社會進步的理論?”這樣的疑問,也為林毅夫創立新結構經濟學埋下了種子。
如孟子所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書固然重要,而明白如何讀書也極為關鍵。多年的生活體驗讓林毅夫相信,任何理論都是盲人摸象,也是刻舟求劍,而任何書籍都是二者結合之果,因此,讀書最好的方式就如同去美術館欣賞名畫。
作為欣賞者,讀書和欣賞藝術都具有情感性,內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但站在畫家的立場上,看畫的心態就有所不同。在盧浮宮的名畫前,有很多遠道而來的畫家名師前去臨摹這些遠古遺物。在他們看來,臨摹的目的不是為了畫得像,而是去了解名畫背後的道理。畫畫的原則很簡單,運用線條、構圖、色彩,但其背後所展現的時代背景和畫家所表達的感情,才是最令欣賞者感到震撼的。
這和讀書的道理是相通的,一方面要去欣賞作家筆下的世界,理解書中啟迪人生的智慧;另一方面,要去揣摩和了解作者為什麼能體會出這些道理。“讀書所以明理,但理是多樣的,也是不斷變化的,學習如何‘明明理’更為重要”,否則,就如程顥所言,“雖多,亦奚以為”。
懷揣著對世界局勢的洞見、對中國未來的信心、對國家社會的擔當,林毅夫將“回答時代之問,克服時代的難題”視為學者的責任。這位理論創新的先行者、披荊斬棘的改革者也正紮根中國大地,潛心“閱讀”這片土地上的國脈民運,為新時代的到來振臂高呼。
-End-
觀點資料來源:央視文藝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點選名片 ⭐標關注我們▼
點贊、收藏和在看